抖音起訴騰訊“壟斷”,騰訊喊冤,網友評論絕了
兩大流量巨頭開戰,網友在線忙吃瓜。
誰都沒有料到,2月份的“第一個瓜”竟然是字節跳動與騰訊種出來的。
前日,網上有爆料稱抖音正在“封殺”騰訊,引發網友熱議。之后抖音方面回應稱“封殺”為不實消息,背后有水軍在推動(詳情點擊此處)。沒成想,這一雙方“互動”只是飯前小菜,“正餐”現在才開始上桌。
2月2日晚間,抖音方面透露稱,已經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
在訴狀中,抖音要求法院判令騰訊停止這一行為,刊登公開聲明消除不良影響,并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
抖音:騰訊在微信和QQ“封殺”我,這是壟斷行為
究竟騰訊是怎么一個“壟斷”法?
依據抖音方面所稱,騰訊在微信和QQ平臺上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這一行為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
據了解,騰訊“封殺”抖音分享鏈接已有近3年。自2018年4月至今,用戶想要分享抖音視頻,也只能先行下載到本地,再通過相冊進行視頻分享。
相反,同樣是短視頻產品,騰訊系的微視、快手等,均可以在微信正常分享和播放。而在最近,騰訊更是在微信平臺重點推“視頻號”。兩相比較,抖音著實有點慘。
抖音在訴狀書中提到,目前微信、QQ月活躍用戶數分別超過12億和6億,且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經營者,能夠提供與微信和QQ具有對等功能的服務。抖音表示,這一事實意味著騰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在抖音看來,騰訊“封禁”抖音是一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表征。這一行為不僅損害了用戶權益,破壞了抖音產品和服務的正常運營,還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騰訊的壟斷行為,妨礙了技術進步和創新,對于提升經濟效率和社會福祉并無裨益,而只能有助于其扭曲其他領域的競爭、鞏固自身已有的市場地位”。
騰訊緊急回應:字節跳動“誣陷”我,將起訴
就在抖音“發聲”之后不久,作為另一涉事方的騰訊也緊急給出了回應,簡單總結:字節跳動“睜眼說瞎話”,我也要起訴他。
針對來自抖音的起訴,騰訊方面表示目前還未收到相關材料,同時強調自己的“清白”,表示騰訊及其產品遵循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理念為用戶和第三方產品提供服務,“字節跳動公司的相關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
有趣的是,圍繞“封殺”抖音一事,騰訊也終于給出了一個正面回應,將“鍋”還給了字節跳動:
抖音再次回應:數據不應成為騰訊“私產”
就在騰訊發出回應的一個小時后,抖音的最新回應也出來了:
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具有絕對的、可完全控制的權利,應該遠遠高于平臺的權利,不應該成為騰訊公司的“私產”。
同時也表示,希望這起訴訟,有助于厘清平臺經濟如何規范競爭,完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規制。
回應全文:
圍觀“頭騰大戰”,網友:狗咬狗
據悉,在騰訊“封殺”抖音的這近3年時間內,字節跳動方面就已經數次對騰訊發起訴訟,但是皆以失敗告終。
事實上,不僅僅是抖音,字節跳動其他一些產品也在騰訊旗下平臺遭遇到了“不公平”的現象,比如飛書會議等,至今也未能從微信的“小黑屋”中被放出來,引得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公開喊話”騰訊停止無理由封殺,要公平、公正(詳情指路)。
而此時,圍觀“頭騰大戰”的吃瓜網友們也分成了數個派系,部分網友覺得兩大流量巨頭打架只是在“狗咬狗”:
有的網友選擇站隊,或是支持對騰訊進行反壟斷調查,或是支持騰訊的一些做法:
更多的網友則是在圍觀吃瓜: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昨晚,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的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正與其合作,成立了由多個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專項工作組,開展相關業務自查工作。
阿里巴巴還表示,將繼續與市場監管總局就合規要求進行積極溝通,于調查結束后會進一步向市場提供更新信息。
從阿里、騰訊等遭到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反壟斷”行政處罰,到阿里巴巴遭遇反壟斷調查,國內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氛圍正愈加嚴肅,“反壟斷”也成為近期的一個高頻詞匯。
此時,抖音大張旗鼓的放話要起訴騰訊“反壟斷”,不知后續將如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