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嘗試用發射塔懸臂回收火箭助推器;中欣晶圓 12 英寸第一枚外延片正式下線
商品不正當價格被罰 50 萬元,唯品會回應:將按要求全面整改;美股美國主要科技巨頭悉數下跌,拼多多上漲 7.77%,嗶哩嗶哩大漲 14.43%。
1.美股美國主要科技巨頭悉數下跌,拼多多上漲7.77%,嗶哩嗶哩大漲14.43%
美國東部時間12月30日,美股收盤走高,市場再度出現樂觀情緒。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24%,報30409.56點;納斯達克指數漲0.15%,報12870.00點;標普500指數漲0.13%,報3732.04點。
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蘋果收跌0.85%;Facebook跌1.77%;亞馬遜跌1.09%;微軟跌1.10%;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1.22%;奈飛跌1.18%;英特爾跌1.30%。
嗶哩嗶哩大漲14.43%,有分析認為,其強勁漲勢可能與跨年晚會有關。
其他熱門中概股齊漲,百度漲12.59%,拼多多漲7.77%,京東漲3.92%,阿里巴巴漲0.94%,新浪微博漲3.59%。
2.SpaceX嘗試用發射塔懸臂回收火箭助推器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 · 馬斯克 (Elon Musk)表示,該公司將嘗試一種與獵鷹 9 號火箭助推器回收截然不同的方法,以回收發射星際飛船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
目前,獵鷹9號火箭返回地面時,依靠的是內置支架。但馬斯克表示,正在開發的超重型火箭的目標是不內置任何支架。在降落過程中,超重型火箭仍然會用引擎控制下降速度,但是也會用火箭主體上的格柵翼來協助控制方向,也就是說在接觸地面之前用發射塔臂鉤住火箭。
因為超級重型火箭沒有內置支架,SpaceX可以節省成本,給火箭減重。還有一個好處便是:超重型火箭返回之后會留在發射架上,在一個小時之內也許就可以再次發射。
3.中國首顆商業 SAR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海絲一號”圖像公布
根據天儀研究院消息,我國首顆商業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海絲一號”成功獲取SAR圖像。
這顆衛星于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并于12月25日23:59:32 首次獲得成像。圖像信息豐富,涵蓋城市、山脈、田地、河流、湖泊等典型地貌,表明海絲一號衛星SAR載荷工作正常。
4.中欣晶圓 12 英寸第一枚外延片正式下線
根據中欣晶圓官方的消息,中欣晶圓12英寸第一枚外延片正式下線,成為國內首家獨立完成12英寸單晶、拋光到外延研發、生產的企業。
官方稱,12英寸外延片的生產是當前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自2019年12月底第一枚12英寸拋光片下線至今,歷時12個月的研發、生產,首枚12英寸外延片順利下線,不僅標志著中欣晶圓生產工藝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也標志著中欣晶圓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同時意味著中欣晶圓在國內半導體外延片生產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
5.商品不正當價格被罰50萬元,唯品會回應:將按要求全面整改
日前,針對“雙十一”前后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購先提價后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等問題,根據價格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有關線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唯品會)開展自營業務不正當價格行為進行了調查,并對唯品會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唯品會回應稱,將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整改,進一步規范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6.CES 2021最強前瞻出爐
受海外疫情,尤其是美國的疫情影響,有著超過半世紀歷史的消費電子展(CES)此前宣布將取消 2021 年的線下展覽,并將整個CES 2021改為線上舉辦。
今年的CES采用了全新的形式,將整個展覽劃分為"5G"、"智能城市"、"數字醫療”與"智能交通"四大重點,并針對各領域巨頭提供專門的展示空間。
7.拼多多市值破2100億美元,黃崢財富超馬云、馬化騰成中國第二大富豪
今日凌晨,美股收盤,拼多多股價大漲7.77%,報179.11美元,市值達2196.47億美元。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顯示,目前黃崢身價已達586億美元,超過馬云(509億美元)和馬化騰(533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8.京東擬分拆云和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
日前,京東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FORM 6-K文件中稱,經董事會授權,公司將探討分拆旗下云業務和人工智能(AI)業務,與京東數科相整合的可行性和條款。
京東表示,此次業務整合將使京東集團進一步聚焦于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業務主航道,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京東還宣布,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于2020年12月30日辭去京東物流CEO一職。同時,董事會已任命京東前首席人力資源官余睿為京東物流CEO。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