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王”張忠謀反駁Intel,稱摩爾定律最快將于2025年失效
在其看來,Intel的“大約每兩年,晶體管密度就會增加1倍”這一說法在2025年將遇到極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摩爾定律”是集成電路行業的一個準則,而近年來,關于“摩爾定律已死”的言論可以說是不絕于耳。其中,以Intel、AMD、華為為代表的一眾企業認為“摩爾定律”不會失效,而站在他們對立面的,則是NVIDIA等站在一條戰線的企業。
就在最近舉辦的TSMC 30周年慶高峰論壇上,人稱“芯片大王”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會上表示,Intel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所判斷的“大約每兩年,晶體管密度就會增加1倍”的說法在2025年將遇到極大的挑戰。
張忠謀稱,摩爾定律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晶體管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于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快于摩爾定律的時間來倍增晶體管密度,并維持到至少2025年以前。這也就意味著,摩爾定律最快將在2025年失效。
對于張忠謀的說法,全球光刻機之王ASML(阿斯摩)的CEO Peter Wennick從自家技術出發,給予了一個小小的反駁。Wennick稱,他們的技術規劃已經推進到了2030年,也就是說,張忠謀所擔憂的那種狀況不會在2025年出現。
不過,張忠謀緊接著還是繼續追加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技術可行性也許如你所說能到2030年,但經濟可行性會在2030年之前就凸顯出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