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用VR可視化DNA結構
研究團隊希望借助VR分析DNA的狀態來探尋疾病的根源,找到新的治療方案。
虛擬現實不僅可以廣泛用于商業,還能助力解決一些學術難題。繼用于論證物理學引力波證明難題后,又一家大學將VR融入了學術研究,這一次是探究生物科技。
據悉,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那不勒斯帕斯諾普大學的物理學家,以及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軟件開發者和藝術家正在進行一個“探索DNA的3D結構”的項目。
在這個項目中,他們用到了名為CSynth的先進技術,可通過整合基因組測序數據,計算機建模和高功率顯微鏡,提供一種沉浸感十足的方式來探索和了解3D基因組的復雜結構。此外,研究人員還在CSynth中使用虛擬現實模式能夠幫助他們以更直觀的方式可視化這些復雜的三維結構。
每個人體內都有獨特的DNA序列控制著基因的表達,而DNA在三維空間中的排列方式同樣對人類健康和疾病存在巨大的影響。DNA折疊的細微變化影響著基因在特定時間是否可以開啟或關閉,決定細胞可以做什么。研究團隊希望借助VR分析DNA的狀態來探尋疾病的根源,找到新的治療方案。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弗雷德里克·萊馬里(Frederic Fol Leymarie)教授表示:“通過把數學和物理學與計算機游戲技術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編程出逼真的分子相互作用,并把人們沉浸在動態的DNA世界中。”
VR可視化在研究項目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隨著遺傳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現在可以從患者和志愿者提供的生物數據中獲取更多信息。而通過CSynth軟件,研究人員可以把來自不同實驗的數據整合到更加有形的信息中,幫助研究人員了解DNA折疊。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