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出來的京東物流更像是個“包袱”,不過也有成“王”的可能
因為劉強東向來都是雷厲風行、說到做到。
昨天中午,京東CEO劉強東發微博宣布京東物流正式獨立,新成立的京東物流子集團將擁有更加獨立的經營權和決策權。
那么,新成立的京東物流又將做哪些事呢?京東官方的宣傳稿是這樣說的:
京東物流子集團未來將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務(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商家數據服務(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跨境物流服務、快遞與快運服務等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還將聯合京東商城共享線上線下渠道資源,并聯手京東金融推出創新性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保險產品。
要知道,去年一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13億件,同比增長高達51%,物流行業的這份大蛋糕劉強東肯定不會放過。只是,京東物流的理想可以算得上是十分“豐滿”,但現實恐怕還十分“骨感”……
巨虧300億,京東獨立物流也像是在甩包袱
這些年,外界對于京東物流的質疑可以說從未停止過,其中最大的質疑聲無非就是京東自建物流體系以來,虧損高達300億元。而彼時的競爭對手們,順豐和三通一達已經在2016年創造了4000億元的收入。
對此,劉強東本人也有過回應,在接受央視《對話》欄目的提問時,他說:“現在投資最多就是買土地建自己的庫房,租不到這么大的物流中心必須自建,一年可能上百億,但是這些本身都是公司的資產,并不是燒掉了。”
不難看出京東物流的高額虧損確實是存在的,而這些虧損實際上是因為成本過高,但是劉強東所說的也僅僅是倉儲成本而已?,F如今,在越發強調時效性的物流行業內,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鄉鎮都有著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如此一來,隨著渠道的下沉,單個配送件的成本必然隨之攀升,對于更加強調高質量服務的京東物流來說,成本壓力肯定也就越大。
再有就是,雖然劉強東在微博上說京東物流的業務范圍和三通一達以及順豐交集很小,大部分并不是競爭關系。但是鎂客君覺得,劉總你真心沒必要“忽悠”,不與快遞業競爭那么單獨成立京東物流的意義何在?難道真的是為了讓京東自己的財報更加好看,而甩掉物流這個“包袱”嗎?反正鎂客君是不信。
無人化確實是物流行業的終極未來,只是現在來看想要做到并非易事
都說無人化是物流行業的終極未來,那未來的京東物流將為客戶提供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一系列的高科技配送服務。無人車需要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到真正商業化之后,而無人配送站更像是現在的云柜服務,所以這里就不展開。
無人倉的建設,自然離不開智能倉儲所必備的三大要素:物聯網、機器人以及大數據技術,恐怕現階段的京東也并未獨立自主的掌握。由此帶來的基建成本問題,依然嚴峻。
再一個就是無人機配送的問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歷時3年,才在上個月完成了首次無人機投遞。有意思的是,雖然亞馬遜宣稱這是一次成功的投遞,但收件人卻表示無人機送貨不管對收件人還是對貨物來說都不太安全。對于京東物流的無人機服務,未來恐怕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再加上前不久成都雙流機場就曾因為無人機的干擾,造成了多個航班無法正常起降,進而引發人們對于無人機“黑飛”頻發的激烈討論。而且國內對于無人機的監管措施一向十分嚴格,所以劉強東所說的“要覆蓋40萬村莊”的無人機恐怕一時間同樣無法繞過監管的難題。
結語
今年,順豐在上市之后的市值大漲,創始人王衛身價更是直逼馬云,物流行業被資本市場無限看好,而這一切想必讓劉強東眼紅。
目前,圓通、中通、申通、韻達、順豐五家率先上市的快遞企業,市值總計超過3000億元,五家創始人的身家在2000億元以上。
出于商人逐利的本質,恐怕才是劉強東決定將物流業務從京東電商中剝離出來的真正原因。雖然說現在來看京東物流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難度不小,但是向來雷厲風行、說到做到的劉強東也并非沒有創造過奇跡。所以,鎂客君也期待京東物流和劉強東真的可以引領整個行業走向智能化、社會化、高端化。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