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嘗到甜頭,亞馬遜計劃用機器人軍團代替60萬崗位
目前,亞馬遜已計劃 2027 年前復制 40 個自動化倉庫,這場技術革命對美國藍領市場的沖擊已經開始
就在人們還在擔心 AI 是否會取代人類崗位時,科技巨頭們已經悄悄開始加大機器人的布局。
據《紐約時報》援引泄露的文件顯示,科技巨頭亞馬遜計劃到 2033 年通過機器人替代本應由60多萬個美國員工承擔的崗位。
據報道,亞馬遜機器人團隊計劃自動化公司75%的運營環節,而自動化戰略的核心驅動力源于降低成本。數據顯示,在實現自動化后,亞馬遜每送出一件商品節省0.3美元,僅2025至2027年期間就能為公司節約126億美元成本。按照這種計算方式,公司估計到2033年商品銷量將翻倍,利潤更高,需要支付的人工費用則更少。
與此同時,人類崗位的削減計劃同步推進,2027 年前將消除16萬個本應新增的崗位,到 2033 年累計用機器人替代崗位超 60 萬。泄露材料還顯示,亞馬遜高層已在考慮參與社區項目,以化解因崗位消失而引發的社會反彈。
顯然,亞馬遜高層很清楚自動化會引發失業擔憂以及來自社會的輿情。
為緩解外界壓力,內部文件顯示其暗藏公關技巧,亞馬遜內部建議避免直接使用“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等表述,傾向用“先進技術”,甚至考慮用“協作機器人”(cobot)等弱化機器替代人類的詞匯。同時,公司聲稱已培訓 70 萬員工轉型技術崗位,而康涅狄格州揀貨員 Neisha Cruz 轉型后薪資翻 2.5 倍的案例也常被公司內部大肆宣傳。
其實早在今年7月,亞馬遜就宣布全球倉庫已部署第100萬個機器人,這一里程碑背后,亞馬遜的機器人軍團早有具備取代倉庫工人的能力。
例如,今年 5 月亞馬遜推出的雙臂機器人 Vulcan 具備觸覺感知能力,通過力反饋訓練可處理 75% 的庫存商品,已在美、德倉庫完成 50萬份訂單處理;搭配生成式 AI 模型 DeepFleet 優化路徑后,機器人運行效率再提 10%。
在實際應用中,路易斯安那州 Shreveport 的 “下一代物流中心” 更成為自動化真實案例樣板,70 余臺機械臂主導分揀打包,不僅讓商品流轉速度較傳統倉庫提升 25%,員工數量也較非自動化模式減少四分之一,目前全球 75% 的亞馬遜配送任務已由機器人參與完成。?
有數據統計,亞馬遜全球倉庫平均員工數降至 近些年來的最低,每名員工年處理包裹量則從 2015 年的 175 個激增至 3870 個,效率提升的背后,其實反映了人力結構的變化。?
有專業人士分析支持,亞馬遜的自動化轉型不僅關乎自身利益,更可能成為整個行業的風向標,引發全美范圍內的連鎖反應。
202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達龍?阿西莫格魯就發出警告:“亞馬遜的自動化模式若盈利,將迅速蔓延至沃爾瑪、聯邦快遞等行業”,他擔憂這家曾是就業創造者的企業,可能淪為 “崗位破壞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