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新旗艦緊跟iPhone 17 Slim,明年上演”超薄機型“大PK?

jh 8個月前 (11-10)

近日,科技媒體smartprix在GSMA IMEI數據庫中顯示了一款市場名稱為"Galaxy"、型號為SM-S937U的智能手機,這款手機...

近日,科技媒體smartprix在GSMA IMEI數據庫中顯示了一款市場名稱為"Galaxy"、型號為SM-S937U的智能手機,這款手機的型號與Galaxy標準、Plus和Ultra手機的型號一致,預示這是“Galaxy S25 家族”的新產品。

此外,韓國媒體報道稱,三星可能正在開發一款"Galaxy S25 Slim"的超薄機型,預計會在2025 年第二季度(4 月至 6 月)發布,這款手機也將成為Galaxy S25系列的后續產品。

一般來說,三星通常會在六到七個月后將正在內部測試的智能手機添加到數據庫中,然后再發布,按這個時間間隔來計算的話,作為“超薄機型”的Galaxy S25 Slim大概率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十年后,又一次輪回

追求手機的“薄”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趨勢。早在十年前,眾廠商之間就流行過一陣輕薄風,例如6.9毫米厚度的iPhone 6,至今沒有新款iPhone能超過。

而國內OV兩廠更是在輕薄上卷到極致,10年前的vivo X5 Max憑借4.75毫米的厚度問鼎全球最薄智能手機的寶座,至今還沒有一款手機能超越。

就當時來說,研究超薄手機更多還是追求外觀以及手感上的體驗。首先,當時智能手機的尺寸并不像現在這么大,往“薄”的方向做更加合理。作為主打線下渠道的OV,可以憑借更舒適的手感吸引客戶。

另外,當時手機的功耗還不像現在這么離譜,這也給手機廠商留足了空間。

不過“超薄手機”的概念還沒火起來就被拋棄了。一方面是因為超薄手機為了輕薄可以犧牲一切,這就導致電池究極的小,用戶實際體驗非常差。

同樣是走“超薄手機”路線的OPPO R5甚至完全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這在當時來說無疑是砍掉了一個剛需功能。

另外,“超薄手機”還沒有來得及被旗艦機型采用,各家就開始向“桶機”方向發展,與續航關系密切的“厚度”也不再作為主要賣點,最多只是在介紹外觀時一筆帶過。

大電池給超薄開綠燈

都說潮流是個輪回,這一次的“超薄風“可能又要被蘋果帶火。

蘋果率先在iPhone 17這一代主推“超薄版”,其重要性甚至比Pro版本還要靠前。

根據供應鏈的說法,蘋果會對iPhone系列進行大改,砍掉銷量不佳的mini版本以及Plus版本,而Slim會成為新的主推機型。

從最新的銷量來看,幾乎沒啥創新的iPhone16系列行情非常慘淡,非Pro機型大約被砍單約1000萬部,就連往年溢價最高的Pro Max版本也早早加入了雙十一的降價陣容當中。

對于亟需提升銷量的蘋果來說,“小屏手機”(Mini版本)和“大屏手機”(Plus版本)的策略都已經不管用,折疊機短時間里也不見得能搞定,那么現在能做的方向也就是“超薄手機”(Slim版本)。

至于三星為什么也要做超薄手機,我們可以從今年已經發布的幾款安卓旗艦機型里看到幾個趨勢。

首先,“手機影像”基本已經卷到頭了,各家高端機的主攝CMOS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升級,基本上靠的是算法的進步。未來攝影這一方面基本上都是交給自家的Ultra版本。

其次,今年手機的續航手機可以說是“質的提升”,例如小米15 Pro的電池容量達到了恐怖的6100毫安,而上一代的電池容量不過才4880毫安。而iQOO的迭代新機更是做到了6500毫安,大電池時代已經到來。

既然性能和續航的問題初步得到解決,那么手機往“超薄”方向發展自然有了可能性。

不過對于十年前,如今的“超薄風“更多是一次被動的選擇,國產手機廠商是優先選擇AI還是緊跟蘋果、三星,這也算是個未知數。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