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矽杰盧煜旻:芯片同所有產品一樣,抓住客戶需求、維持高性價比很重要
在盧煜旻看來,作為初創公司,在毫米波雷達芯片的推廣上,上海矽杰的重點還是結合需求,提升用戶的體驗。
“一款芯片產品是否能獲得市場及用戶的認可,關鍵在于把握好性能和價格的平衡點。這無論是對汽車半導體,還是通訊及消費類半導體來說都是如此。當然汽車半導體對于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有更嚴格的要求。”深入行業二十余載,上海矽杰微電子創始人兼CEO盧煜旻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圖|自動駕駛汽車
中國“芯”軟,對創業者卻是黃金十年
1991年,盧煜旻進入復旦大學半導體材料專業,自此便與“芯片產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8年,盧煜旻在謝希德和華中一教授的推薦下到美國留學,在獲得密西根大學EE博士以后,來到波士頓。并先后在美國微波芯片老牌廠商M/A-COM、汽車電子一級供應商AutoliV和NXP半導體(北美)從事芯片的開發工作。
而這一留,就是十年,也因此,他對歐美的芯片產業發展有了深入的認識。
2014年1月,盧煜旻選擇回到上海。2月,入選了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的他,在自己臨近不惑之際,送給了自己一份 “禮物”:從新的起點開始。
“青年千人計劃的申請者年齡限制在39歲,我申請的時候剛好是39歲,不管能否入選,也就一次的機會。入選千人計劃,這是對我過去成績的一種認可,但是,即便沒有入選千人計劃,我也會回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在盧煜旻看來,盡管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一直是不溫不火,被眾人吐槽。但對創業者而言,得益于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中國才是一塊充滿了機遇的“寶地”。
“從硬件行業的發展上來看,歐美已經十分成熟,這方面沒有太多創業的機會。而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才剛剛進入黃金十年。”
所以學習到歐美經驗的他,始終心心念念要回國做些嘗試和探索,以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圖|上海矽杰微電子創始人兼CEO盧煜旻
資本進入,上海矽杰正式告別實驗室
通過中科院微系統所的引進,盧煜旻回來并留在了上海。
“因為我有更多的產業經驗,所以2013年成立的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成為了我回國后主要投入精力做產業化嘗試的平臺。”
參考臺灣工研院孵化出整個臺灣半導體行業的經驗和模式,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在逐漸的形成和發展中也采用了相似的模式,致力于“超越摩爾”和物聯網領域優秀項目的孵化。
“我的項目和實驗室就是由工研院這個平臺孵化出來的。”
但是盧煜旻指出,從實驗室要走向市場,首先要得到資本或者市場的認可。
“為了避免出現閉門造車,作為工研院孵化出來的項目,我們堅持走到資本市場,通過展示自己的項目來獲得市場化資本的認可。”
2016年11月,歷經了三年的孵化,盧煜旻拿到了Pre-A輪融資,同華資本的進入,正式宣告上海矽杰微電子獨立開來,邁進市場。
海歸+本土精英的核心團隊,投資人眼中的“例外”
2017年,上海矽杰完成了A輪融資,領投方為中民投資本,跟投為青域資本。“中民投集團旗下投資平臺中民投資本圍繞智能汽車,智能出行方向正在積極布局。雖然中民投投資的項目一般是比較中后期的項目,而上海矽杰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例外’。”
當然,在國內產業發展經驗相對匱乏的高端芯片領域,作為一家芯片初創公司,一個優秀的、有經驗的核心團隊也成為上海矽杰非常明顯的優勢之一。
圖|上海矽杰芯片產品
這一方面,也是盧煜旻引以為傲的事情。據盧煜旻介紹,上海矽杰核心管理團隊成員確實都有著豐富的產業經驗。
“我們的銷售副總,在來矽杰之前,他擔任的是NXP半導體大中華區的銷售總監,此前在飛思卡爾等芯片巨頭工作過,有著豐富的市場銷售經驗和廣泛的業界資源。
而負責研發的副總和我一樣,都來自密西根大學的Rad Lab,他博士畢業后2009年回國,先在上海交大擔任教授,后來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加入了我在工研院的產品開發團隊,帶領研發團隊順利量產幾十個射頻及毫米波芯片產品。
第三位副總負責運營,他曾在展訊、NVIDIA負責項目管理,供應鏈的管理和上下游供應商、產能、生產計劃、項目安排等工作,目前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
確實,其中的每一位都有著深厚的行業積累,亦是上海矽杰起步的關鍵力量。2017年,矽杰因此入選了上海嘉定區第11批高層次創新創業和緊需人才團隊。
充分抓住用戶的需求,做高性價比產品
“從產品公司的角度來看,做正確的產品,做市場需求的產品,把工作做好,做踏實,公司總會起來,要有這個信心和堅持。”
“產品定義正確不正確,是市場說了算。所以了解客戶的需求非常重要。”
在市場里跌打滾爬幾十年,盧煜旻非??粗厥袌?。
在他看來,芯片同所有的產品一樣,能不能被市場認可的決定點在于產品是否解決了客戶的痛點。“客戶的痛點無外乎是性能和價格的最佳組合。”
“與做科研最大的區別在于,我們并不簡單地一味追求單一性能的卓越。我們做產品,講究的就是要在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做到性價比最高。”
但盧煜旻指出,對于初創公司來說,要保持超高性價比,以達到與芯片巨頭的抗衡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在確保了芯片整體性能處于行業高水平的基礎上,亦有著自己的優勢。比如說對于雷達系統,收發信號隔離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這方面,我們做的比競爭對手要好。上海矽杰的芯片的信號隔離表現比目前市場上的同類芯片要好10dB以上,這是我們的優勢點。”
在降低芯片成本上,上海矽杰抓住了毫米波雷達芯片的特點,在測試環節上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對于很多低頻的芯片來說,測試成本占總體成本的比例較小。但是對于高頻的毫米波雷達芯片,測試成本占了較大的比例。這一部分,是我們降低成本的重心,即通過我們的測試方案測試方法以及自測試功能把總成本降下來。”
圖|上海矽杰評估板
目前,針對車載、智能家居、智慧照明等八種應用場景,上海矽杰都有著針對性的產品。 “汽車應用是目前毫米波雷達最受關注的方向,但我認為,毫米波雷達還可以被用在工業、物聯網應用等不同場景下。根據不同的需求,我們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最后
對于目前的市場和大環境,盧煜旻還是非常有信心。
“中國在過去3到5年內,對ADAS系統討論較多,但實際落實的還比較少。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的ADAS裝機率還只有2-3%左右,而目前整個汽車市場對ADAS正在升溫,2018年很可能是國內ADAS的元年。毫米波雷達行業的發展也將得益于此。”
而對于目前“中興”事件帶來的芯片行業出現的投資熱,盧煜旻也給出了忠告:“芯片產業投資回報周期長,投入大,短時間內難見效, 投資人需要有清晰的認識。 不過總體來說,國內半導體行業還是很需要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各方持續的關注和投入”
【鎂客·請講】專注于報道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