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表示不排除以更低價收購推特;小米12 Ultra已入網,首批用上驍龍8 Plus

jh 3年前 (2022-05-17)

在消息傳出后,推特股價聞訊一度下跌8.1%。

1、馬斯克稱不排除以更低價收購推特

當地時間周一,馬斯克在邁阿密的一個科技會議上表示,以更低的價格達成可行的交易并非“不可能”。推特股價聞訊一度下跌8.1%。

由于擔心馬斯克可能會放棄440億美元收購推特,該股一直在下跌。過去一周,隨著馬斯克質疑推特公開披露的關于其社交媒體服務上垃圾郵件和虛假賬戶百分比的數據,這種擔憂有所增加。馬斯克周一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他預計虛假賬戶至少占所有推特賬戶的20%。推特對此拒絕置評。

2、美股公司CEO薪酬排名公布

5月16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財報數據平臺MyLogIQ的數據,對美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進行統計排名。數據顯示,標普500成分股中除去履職未滿一年的CEO后,剩下425名CEO平均年薪達到1467萬美元,連續六年刷新最高記錄。

收入最高的CEO基本都來自傳媒和科技板塊,排名第一的是線上旅游平臺智游網(Expedia)的首席執行官Peter Kern,個人薪酬高達2.96億美元(約合20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二的是傳媒界大亨,華納兄弟探索公司CEO大衛·扎斯拉夫,去年總薪酬達2.46億美元;排名第三是云計算平臺軟件公司ServiceNow的Bill McDermott,薪酬達到1.65億美元。蘋果CEO庫克薪酬9873萬美元,僅排名第四。在他后面的是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年薪為8443萬美元。

3、騰訊收入利潤增速放緩,馬化騰發聲回應:公司要換檔發展

昨日,騰訊發布《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2021》,這是自1998年以來騰訊發布的第九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是首次升級為“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對2021年戰略升級后完整的年度成績單做了總結匯報。

他指出,騰訊正面臨著挑戰與發展并存的新階段,一方面,收入與利潤的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我們也認為可借此換檔,去創造更高質量的發展——那就是更加聚焦以用戶價值、科技創新及社會責任為中心的本源,更加堅守科技向善的愿景。

4、消息稱小米12 Ultra已入網,首批用上臺積電4nm驍龍8 Plus

據爆料博主@李昂昂昂啊最新消息,小米旗下代號為L1的旗艦2203121C已經正式通過了無線電核準,這就意味著距離發布已經不遠了。

從此前的多方爆料來看,這款代號L1的機型就是小米最強旗艦“小米12 Ultra”的代號,在性能、拍照等各方面都會帶來堪稱史詩級的加強,是安卓頂級旗艦之一。首先在性能上,傳聞稱新機將會是首批搭載更換臺積電4nm工藝驍龍8 Plus芯片的機型。

5、特斯拉、奔馳、保時捷宣布召回汽車,總計超23萬輛

昨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消息稱,保時捷、梅賽德斯-奔馳、特斯拉等公司分別宣布召回部分汽車,總計超23萬輛。

日前,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6、OPPO從夏普購入無線通信、視頻編碼等專利

據知識產權媒體IAM Media消息,OPPO從夏普手中購買了大約100項專利資產,涵蓋無線通信、視頻編碼等技術領域。

此次OPPO從夏普手中購得專利也顯示了雙方在專利領域的進一步合作,更彰顯OPPO積極的專利策略。除了在全球申請和獲得專利外,OPPO一直對購買優質專利資產感興趣。得益于積極的專利戰略,OPPO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1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排行榜中,OPPO排名第六位,已經連續三年躋身PCT申請量全球前十。目前OPPO已在全球范圍內40多個國家及區域布局專利。

7、大疆正開發“Avata”FPV無人機:重500克

最新泄漏信息表明,大疆(DJI)正在開發全新的 FPV(第一人稱視角沉浸式)無人機,允許用戶在其室內飛行。此前,線報提供者@DealsDrone 和@OsitaLV 提供了關于一架更小、更緊湊的無人機的泄露圖片和細節,這架無人機可能會在 7-8 月之間發布。

據說這款無人機在上市之后會叫做“Avata”,重量為 500 克,這意味著用戶如果選擇在室外飛行,就必須向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注冊(重量超過 250 克的無人機必須向 FAA 注冊)。

8、英特爾高管薪酬方案遭股東否決

周一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英特爾股東否決了高管的薪酬方案,包括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1.78億美元的薪酬。英特爾表示,在該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高管薪酬方案大約收到了17.8億票反對票和9.212票贊成票。但此次投票不具有約束力。

該公司表示,他們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來解決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包括將薪酬與績效掛鉤,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