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2用戶數突破1億;博世芯片黑市價格暴漲300倍
到明年上半年,將有近百款智能手機、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終端支持升級HarmonyOS 2。
1、華為HarmonyOS 2用戶數突破1億
在今晚的華為智慧辦公新品發布會之前,余承東宣布, HarmonyOS 2升級用戶數突破1億。在不久前的華為P50發布會上,余承東透露,平均每一秒就有8位用戶升級HarmonyOS 2。
根據官方公布的適配進度來看,目前HarmonyOS已經適配了近90款機型,其中有56款華為和榮耀的老機型均已推送了正式版HarmonyOS 2系統。到2022年上半年,華為Mate 10系列、P20系列、nova5系列、Mate9系列、P10系列、華為智慧屏V系列、華為平板M5、華為暢享平板等用戶也將迎來HarmonyOS的更新推送。也就是說,到明年上半年,將有近百款智能手機、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終端支持升級HarmonyOS 2。
2、TCL已無限期擱置低成本可折疊手機項目
在今年年初,TCL展示了一款稱為“Fold'n Roll”的概念手機,將折疊屏手機和卷軸屏手機合二為一,結合了TCL的“龍鉸”鉸鏈技術和可擴展顯示面板。這是一款6.87英寸的手機,可以通過折疊方式展開到8.85英寸,然后再拓展到10英寸平板電腦般大小。TCL的這款概念手機應該是最具有創新性的,但從技術上來說,結構也會比較復雜。
TCL首席營銷官Stefan Streit表示暫停推出首款商用可折疊智能手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推遲的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擴散導致供應鏈短缺以及生產成本上升。
3、投資135億元,寧德時代在宜春建立鋰電池基地
寧德時代發布公告,擬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建設寧德時代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宜春)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35億元。此前,寧德時代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德時代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項目擬落戶宜春。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德時代將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相關縣市區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宜春。
4、阿里巴巴:積極響應工信部專項行動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指出,互聯網發展一定要能夠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助力各方面發展,最終促進互聯網行業、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當天回應表示:“互聯是互聯網的初心,開放是數字生態的基礎。阿里巴巴將按照工信部相關要求,與其他平臺一起面向未來,相向而行。”
5、移動物聯網市場統計:華為芯片占比全球第二
日前,統計機構Counterpoint發布了對二季度全球IoT市場的統計報告。二季度IoT蜂窩無線通信模組總營收同比提高了60%,出貨量提高了53%并達到1億片。其中,5G模塊增幅高達800%、其次是4G Cat.1的100%,第三是NB-IoT。
廠商方面,按照營收劃分,排在第一的是上海Quectel(移遠通信),第二是Fibocom(廣和通),3~5名分別是Telit(泰利特)、Thales'和Rolling Wireless(銳凌),前十名中還有中國移動。芯片解決方案上,高通高居第一,拿下接近一半的出貨份額,其次是華為海思,NB-IoT芯片更是貢獻了海思超9成的出貨。第三名是紫光展銳,也是TOP5中唯一年增量超100%的廠商。
6、臺積電第二代EVU 3nm工藝可減少20%層數并提升毛利率
根據花旗集團的最新報告,隨著第二代EUV 3nm工藝的準備就緒,臺積電(TSMC)即將迎來月度營收的連續增長。撇開季節性的因素,成本降低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花旗認為臺積電的第二代 EUV 3nm 工藝可進一步減少將近 20% 的半導體層數。盡管不會大幅提升性能,但它還是有助于臺積電大幅節省制造先進芯片的成本。
7、原價13元現價4000元,博世ESP芯片黑市價格暴漲300倍
有媒體爆料,受馬來西亞疫情影響,博世ESP(車身穩定系統)芯片當前黑市價格約4000元/只,而正常供貨情況下博世ESP芯片僅13元/只,黑市價格比起正常價格高出近300倍。
疫情發生后,馬來西亞汽車與芯片制造業的生產全面停擺,8月底剛剛恢復,但也沒有做到100%恢復。根據馬來西亞疫情和芯片從封測到裝車的周期,博世ESP芯片的短缺最快恢復也要10月上旬。
8、韓國呼吁將OLED納入戰略技術領域
盡管韓國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但鑒于中國面板廠商的不斷趕超,韓國也開始緊張起來。
據韓國時報報道,韓國顯示面板制造商擔心,他們可能會失去在OLED技術上的競爭優勢,這是在LCD領域曾發生過的狀況。市場研究人員預測,中國公司將迅速擴大應用于智能手機的中小尺寸OLED的市場份額。據Omdia稱,預計明年中國公司將占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市場27%的份額,高于今年的15%。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