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jh 5年前 (2020-12-11)

資本追捧、技術加持,加之在賽道上的堅守,這些原本只想活下去的造車新勢力們,最終在年底收到了回報。

2020年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經歷過寒冬,也迎來了春天。

一邊是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爆雷、一邊是蔚來、小鵬、理想等股價瘋漲。

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特殊的存在,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在2020年經歷了新一輪洗牌。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造車新勢力的春天

誰都不會想到,上半年還“現金不足”的蔚來,下半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市值第四的車企。

市值最高達到754.4億美元,一度超越國內車企市值第一的比亞迪,甚至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甩在身后。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圖 | 2020年蔚來汽車股價變化

而同為“造車新勢力美股三劍客”的小鵬與理想也不甘示弱,前者最高市值達到519.4億美元,超越了本田;后者最高市值365億美元,超越了福特汽車。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一年之間,三家從瀕臨破產走向了騰空而起。在這背后,不僅是資本的力量在托舉著造車新勢力向前行,本質上也是因為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盡管股價起伏不定,但從資本市場來看,造車新勢力的潛力遠遠高于傳統車企,它們的高市值,絕非僅僅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紅利,畢竟傳統車企早已布局新能源汽車,甚至產品迭代遠遠快于造車新勢力,但推出的車型總是差強人意。

有人將造車新勢力們比喻成汽車行業“門口的野蠻人”,早期行業巨頭也曾批判這些跨界新星們缺少對于行業的“敬畏之心”。

但現在看來,它們帶來了傳統車企不具備的創新思維——推出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產品。

智能化帶來的機遇

首先,它們強調了汽車作為“硬件產品”的概念,打破了傳統的造車邏輯,將汽車從交通工具,開始轉變為“智能移動終端”。

從三家頭部企業來看,每家都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差異化優勢:蔚來在技術上主導換電模式,在營銷上對標特斯拉,增強車主使用體驗;理想旗下的理想ONE主打增程式線路,解決用戶里程焦慮問題;小鵬汽車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面向家用市場,性價比極高。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但存在差異化的同時,三家公司都強調了研發創新,這是與傳統車企強調產能的不同之處。

其次,造車新勢力們在銷售服務體系上也與傳統車企大相徑庭,更善于利用互聯網,增加用戶粘性。

疫情期間,線下汽車經銷商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這讓傳統車企面臨很大的銷售壓力。而造車新勢力們大多采用直營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支出,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此外,直營店的模式價格更加透明,相比傳統4S店更受用戶歡迎。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擁有天然的互聯網企業基因,在線下營銷受阻的情況上,線上的優勢將比傳統車企更加突出。

類似蔚來就建立了自己的社群,通過社區交流來加強與用戶的聯系。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于是在疫情影響下,造車新勢力們的優勢突顯出來,并在年底換來了銷量上的回報: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出色的銷量證明了市場的接納程度,造車新勢力們很顯然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科技公司出身的它們,離夢想越來越近。

強者愈強,弱者淘汰

即便造車新勢力們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虧損一直都是它們不可避免的話題。

以蔚來為例,從2016年至今,累計虧損超300億人民幣,直到今年毛利潤才首次轉正,虧損金額開始收緊。

與傳統車企不同,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并不具備造血能力,而造車本身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有時候數億元的投入可能只是市場的小小漣漪,最終止步于此。

認真造車的企業需要靠著融資活下去,更不要說那些單純為了騙取補助、投機取巧的無良企業。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圖 | 2014年以來的部分“造車新勢力”企業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出臺,取消了地方補貼,國家補貼降幅超50%,這讓許多資本退出了這個賽道。

這些被資本拋棄的企業相繼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最終淪落到被洗牌出局的悲慘下場。

這其中,有拖欠數千名員工薪資的拜騰,在燒光84億融資后卻不見量產車型,多個辦公室撤租,南京工廠停工停產;有被曝出資金鏈斷裂,遇到嚴重經營困難的博郡汽車;還有被人舉報“空手套白狼”,在花費60億元之后,僅僅賣出31輛“老頭樂“的賽麟汽車……

除此以外,在2020年上半年,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紛紛宣布“倒閉”、“停產”、“退市”……

它們當中,有些是融資不到位,資金鏈斷裂;有些是市場銷量不濟,資金難以回籠;有些是因為量產車交付遙遙無期選擇退出;還有類似賽麟汽車這種“騙補貼”。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些企業就在茍延殘喘,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成為壓垮它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的消息,今年上半年,蔚來、理想、小鵬及威馬四家造車新勢力一線品牌銷售車輛總數突破4萬輛,占全部銷量的八成,而部分品牌銷售輛僅為個位數。

換句話講,目前造車新勢力市場兩級分化加劇,強者愈強,而弱者已經沒有市場,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很顯然,從去年開始,資本就逐漸從狂熱趨向于理性,資金也開始向頭部企業傾斜,而良莠不齊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在經歷過2020年的洗禮后,最終迎來了一次大洗牌。最終能活下去的企業,都有良好的資金鏈和穩定的投資。

或許,未來的市場真像美團CEO王興預測的那樣,能留下來的,只有少部分公司——蔚來、理想、小鵬,還有不服氣的威馬。

新的一年,一切都是未知

隨著2020年的結束,漸入佳境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已經初顯格局,但行業的洗牌未曾結束。

一邊是恒大汽車的強勢入局,雄厚的資本實力能快速形成自身優勢。

對于“資金一直吃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這個財大氣粗的后起之秀,或許能夠實現后來居上成為2021年的攪局者。

而年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出臺,加速了傳統車企的轉型升級,這些企業不單有豐富的造車經驗,更有造車新勢力們不具備的造血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造車新勢力美股三劍客”中,有兩家是面向高端電動車市場,而這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蔚來跟理想他們不單要面臨來自特斯拉和奔馳、寶馬和奧迪們的競爭,另外東風“嵐圖”和上汽“智己”等國產品牌也在蠢蠢欲動。

2020年造車新勢力:幾家歡喜,幾家愁

總而言之,造車新勢力們的前景還是相對美好,但絕對不是一帆風順,在未來是否能實現銷量的穩定持續增長并最終扭虧為盈,還是一個未知數。

熬過了2020年的風雨,迎接它們的是更強的挑戰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