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巫盼 8年前 (2017-03-14)

今年的兩會,人工智能被寫進了政府報告,那么“好伙伴”VR的處境是怎樣呢?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人工智能可以說是搶占了風頭,馬化騰、雷軍、李彥宏這些互聯網大佬紛紛就人工智能提出各種議案,而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寫入到政府報告中。相比較之下,去年被炒得很火的虛擬現實顯得略為“冷清”。

不過,雖然沒有獲得和人工智能一樣的待遇,但是虛擬現實的元素也是無處不在。

兩會上的VR元素

每年的兩會都是各大媒體使出渾身解數,全方位秀出自己專業報道的競技場。從去年開始,VR全景報道開始走入大眾的視線。

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今年VR和新聞報道的融合進一步“升級”,光明網推出了一套“可穿戴設備”“鋼鐵俠”,這個多信道直播平臺集新聞采集、分發于一體,記者只需要佩戴該設備,就能夠快速進行視頻、全景VR內容的直播與錄制。

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除了VR直播報道之外,兩會上還有一道特殊的VR風景線——佩戴全景相機執法的警犬。這也是今年兩會安保的新措施,這些配備全景相機的巡邏犬,能夠以360度視頻的形式記錄周圍的場景,并且實時回傳到現場指揮員佩戴的VR頭顯內,從而實現遠距離的現場指揮。這倒是給為安防行業不少新的啟發,VR也是一個不錯的安防設備選擇。

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既然是兩會,自然少不了各部門的工作報告。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上,采用了VR全景技術來呈現。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到最高人民法院主建筑的全景畫面,轉動頭部或者拖動屏幕可以觀看360度全景,然后點擊“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即可進入到室內,看到高院院長周強發言的全景視頻,而圍繞周強身邊的是幾個H5鏈接,內里詳細介紹最高法工作報告情況。

除了這些比較亮眼的VR元素之外,兩會上還有一些媒體采用各種造型奇怪的VR設備進行報道,代表們也用VR眼鏡體驗一些全景視頻內容。

和去年相比,VR進階之路困難重重

去年是VR被炒的最火的一年,在2016年的兩會上,VR作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之一,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利器。據不完全統計,使用VR全景報道的媒體大約有十多家,當然,今年這股熱潮成功延續下來了。

但是經歷了一年的發展,我們會發現VR在兩會上扮演的角色并沒有大的變化,還是以全景視頻的報道或者呈現為主。但是這種報道也僅僅是將現場以360度的視角呈現出來,并沒有體現出VR的交互和沉浸式特點。

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一年前,當移動VR設備的普及度還沒有現在高的時候,大家會以一種好奇的心理去接受這種報道呈現方式。但是隨著新鮮感過去,再加上VR硬件打不開消費端市場,全景報道的方式更多的還是借助手機或者電腦平板等傳統硬件來傳播,更是背離VR體驗的初衷。

而且以光明網重達30斤的“鋼鐵俠”設備為例,其實它就是將手機、全景相機、平板、云臺等各種設備集成在一起,是個多硬件陣列組合終端,其中并沒有什么創新的技術元素在里面。

這也間接顯示了如果VR硬件無法抵達到消費者手中,VR內容的發展也會受限,不能真正得到用戶的認可。

不過,這次兩會上除了和新聞結合之外,VR在安防的應用上倒是讓人眼前一亮。全景相機不僅僅可以作為拍攝設備,同時它也可以作為視頻監控系統,而且它監控的范圍和角度相比較傳統相機會更廣。

兩會VR元素以全景呈現為主,技術應用落地還未成熟

另外,國內外已經有很多安防企業在VR或者AR領域進行布局,美國安防企業IC Real Tech去年就展示了全景VR攝像頭,Fortem公司也已經成功實施了一些3D/AR概念的監控平臺。

佩戴全景相機的警犬借助兩會的熱點,也讓更多的B端用戶看到VR在安防行業應用發展的前景。

時機還未成熟,VR暫作配角

看到人工智能以無孔不入之勢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相比較之下,VR似乎離我們遠了點。雖然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少了VR的身影,但是此前一系列和VR相關的國家政策出臺,也給了VR行業發展更多的資金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

在2016年12底,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其中就強調了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布局。

再往前推到8月份的時候,國務院正式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諸多前沿科技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劃,強調在工業、醫療、文化、娛樂等行業實現專業化和大眾化的示范應用,培育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產業。

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家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只是現階段時機還未成熟,VR的落地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兩會明天就要正式閉幕,這次作為場外配角的VR,說不定在下一屆兩會中,成為當仁不讓的科技界的主角。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