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汽車聯盟,助力BBA角逐智能汽車市場
究竟是什么讓一直互相傷害的BBA(寶馬、奔馳、奧迪)走到了一起?
幾天前,德國三大高檔車企業寶馬、奔馳和奧迪宣布將攜手歐美等半導體和通信設備企業,在采用新一代高速通信第5代(5G)技術的服務開發方面展開合作,并且成立“5G汽車聯盟”。除了3家德國企業之外,美國半導體企業英特爾和高通、通信設備企業瑞典愛立信、芬蘭諾基亞和中國華為技術也將參加。聯盟將研發、測試和推進通信解決方案,支持標準化,加快商業化以及全球市場滲透。
那么究竟是什么讓BBA(寶馬、奔馳、奧迪)走到一起,建立這樣一個擁有廣闊前景的聯盟呢?
5G對于智能汽車,不可或缺
手機網絡從2G到3G再到現在的4G,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快速更迭,也正是憑借4G網絡的發達,才造就了現在移動互聯的火爆局面。反觀汽車領域,這一情形必將會重現。只不過對于汽車來說,4G網絡的通訊速度無法應對更加高效通訊的需求,那么只有使用5G。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V2V和V2X,這也是未來智能汽車最基本的功能。未來人們駕車時,要不停的和路面上的其他車輛,以及基礎設施進行信息和數據的交換。這就和飛機類似,地面、機組需要時刻保持連線,目的是要清楚的知道飛機所處的位置以及周圍的環境,同時飛機自身的信息也需要通過這種通路向外發送。
再看未來人車交互,將不再局限于車內,而是延伸到我們的整個生活,這也就是V2X最直白的定義。車內交互很好理解,這也是很多人對于“車聯網”的理解:網絡更快,就可以實時和云端交換更多內容,在中控的那塊屏幕上,獲得更好的體驗。但其實向車外、向不同終端延伸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也就是要達到V2X的狀態。
在半自動駕駛甚至完全自動駕駛的時代,這種信息傳遞更加顯得尤為重要。巨大的數據傳輸量、超低的傳輸延遲(延遲越低,越能保證車輛安全),意味著對網絡要有更高的要求。更加強調安全和效率的自動駕駛,就是 5G 網絡的重要應用場景。所以說,5G網絡將是未來智能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
有意思的創始成員構成
奔馳、寶馬、奧迪、英特爾、高通、愛立信、諾基亞、華為,基本上可以看出來“5G汽車聯盟”是一個汽車和通訊科技行業的精英俱樂部。有意思的是,除了英特爾、高通和華為,剩下的5家都是來自歐盟國家的公司。不難看出,作為聯盟主導的BBA,遵循的原則是,能關起門來解決的,就不找外人。
那么英特爾和高通,這兩家作為曾經的硅谷領軍企業,現在已經基本上被谷歌壓制,讓出了領袖位置。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英特爾和高通也希望通過此次聯盟,來找回他們在硅谷應有的地位。
至于華為,也不難理解。首先就是BBA肯定不會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再有就是華為在通訊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而諾基亞和愛立信,作為通訊業的元老,在歐美是毫無疑問的存量市場第一,而且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新增市場第一,并且他們在通訊領域的技術領先也是全球公認的。
Here+數據標準化,打造更大的汽車生態圈
此前BBA已經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將成立合資移動互聯汽車研發公司Here。而這家新合資公司Here的前身是諾基亞Here地圖服務,于去年被賣給BBA。
而Here的理想運作模式就是,BBA生產的汽車將會向Here 提供實時的感應器數據,提供數據的方式是通過剎車、雨刷、頂燈、定位系統、攝像頭和其他感應裝置,然后利用Here 服務將信息編碼后,再發到駕駛員的儀表盤上。
關于汽車數據分享,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數據的標準化。因為不同車型之間的數據類型是不同的,比如說寶馬3系和寶馬5系之間,而在不同品牌的汽車之間,這種數據上的差異更大。因此,讓不同的車型遵從同一個數據標準就成了最大的挑戰。而此次聯盟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數據標準,未來接入更多的汽車廠家,形成一個更大的行業生態圈。
通訊標準落地還有難度
智能汽車未來必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主流,BBA早前就已經嗅到這一趨勢,去年就聯手收購的Here,再到今年成立“5G汽車聯盟”。不難看出,未來他們想要主導互聯汽車領域。不過,目前聯盟還缺失通訊網絡中的重要一環:運營商。雖然聯盟的發言人表示,正在與運營商接觸,拉他們加入。但是,已經有評論人士說到,神秘的運營商很可能還不存在。
所以,盡快找到可以讓通訊標準落地的運營商,才是聯盟在建立標準的同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