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認為是炒作的億航載客無人機,這次真的要起飛了

Joker 8年前 (2017-02-15)

既然是載人通勤工具,那么安全就將會是億航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去年一整年,整個無人機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都十分的迅猛。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將自己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開上實際道路進行測試,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大大方便人們的日常出行。當然,也有多家無人機公司推出搭載最前沿技術的新產品,無論是面對普通消費者還是專業的應用場景。

就在自動駕駛和無人機大熱的時候,載客無人機也逐漸進入了公眾的實現。在去年年初的CES展會上,億航推出了其自動駕駛載人無人機“億航184”(1位乘客、8只螺旋槳、4個軸),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科技圈人士的眼球。

無人駕駛領域再添一員猛將,只不過這位是在天上的

而近日,迪拜市道路與交通管理部部長瑪塔爾·艾爾·塔耶爾在世界政府首腦峰會上宣布,迪拜將會在今年7月推出載客無人機服務。在這項服務中所使用的的無人機就是此前億航推出的“億航184”。

為了實現上天夢想,億航184已經過三代更迭

億航184從2016年CES問世以來,經過一年的測試,進行了三代更迭。

無人駕駛領域再添一員猛將,只不過這位是在天上的

螺旋槳。第一代螺旋槳主要是滿足了億航 184 早期時候的飛行測試需求,在第二代的時候其性能進一步提升,單支槳可以提供的最大拉力達到了 87 公斤。而第三代的槳葉優化設計不僅使氣動效率 10%-15%的提升,也降低了旋轉時所產生的噪音。

電機。億航184所使用的電機從第一代的 13830到第二代的 13845,已經在磁缸高度有所加高,性能更加穩定,拉力也能達到億航 184 的設計要求。但是為了進一步確保性能,在第三代電機18030上,功率更大,效率和最大拉力都有所提升。

飛行控制系統。目前億航 184 的飛控具有充分的冗余設計,其搭載的兩套飛控系統均配有兩套傳感器,而且兩套傳感器之間具備互相通訊的功能。

電池管理系統。目前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采用工業級的設計方案,可監控所有電芯的參數,包括如電芯的溫度、當前的容量、電壓等,進行主被動均衡,可以有效的管理電池性能和壽命。

按照億航的說法,現在的184噪音更小、性能更強而且效率更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變得更為可靠。

迪拜推出載客無人機服務,說明該項技術已經獲得政府的認可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商用,除了需要技術發展到相對成熟,還離不開政府監管部門的認可。就像自動駕駛技術在誕生初期,谷歌等企業也只是閉門造車、閉門測試。直到自動駕駛已經可以保證安全之后,才獲得了政府部門的認可,再往后就是取得合法上路測試的資質。這樣的套路,其實對于載客無人機來說,同樣適用。

無人駕駛領域再添一員猛將,只不過這位是在天上的

就連此次宣布將要在迪拜推出載客無人機服務的道路交通局主管瑪塔爾·艾爾·塔耶爾都表示:“這臺無人機(指的是當時展示的億航184)并不只是一個模型,我們已經對其升空能力進行了測試,7月份就會投入運營。”并且,億航184已經通過了迪拜民航局的相關審查。在將來運營時,也會通過迪拜當地的4G網絡對無人機進行實時監控。

無人駕駛領域再添一員猛將,只不過這位是在天上的

可以說,一直以來迪拜對于新興科技的需求,始終走在世界前列,這當中就包括建筑規劃、城市交通設計、生態治理、未來城市網絡等方面都有著超前的規劃。之前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His Highness 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還曾宣布,迪拜計劃在2030年實現全市25%的自動駕駛普及率,足以說明政府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認可。

所以,對于載人無人機將在迪拜推出,也足以說明政府層面對于這項技術的認可。

對于億航來說,還有很多難題需要克服

在去年12月,“裁員風波”對于億航來說,可謂是打擊重大,業界對于億航184能否真正實現商用也產生了不小的質疑。甚至還有消息稱,億航為184成立的指揮中心在投入使用時,億航184多次發生炸機。

無人駕駛領域再添一員猛將,只不過這位是在天上的

此外,對于任何的載人交通工具來說,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就連現在已經相對比較成熟的自動駕駛,在測試時都需要工程師坐在駕駛位,以便隨時接管車輛。那么載人無人機在進行測試時,如果無法保證產品的穩定性,那么也就無法保證乘員的安全。更何況,飛行器還是處在空中,一旦出現危險情況,與道路上行駛的汽車相比,恐怕還要多出很多危險。

可以說,在很多輿論不利的環境下,億航能夠取得迪拜政府部門的信任,是很難得的。只是,他們還需要拿出更多實質性的的東西來證明自己,證明184是安全可靠的產品,如此一來,方能順利搶占載人飛行器領域的頭把交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