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Joker 9年前 (2016-10-29)

隨著LTE-V的V2V標準凍結,車聯網商用化進程加快,車聯網行業或將迎來一輪爆發。

今年9月26日,在3GPP會議上,LTE-V的V2V標準正式凍結,并計劃于2017年3月完成V2X的其他核心協議,車聯網平臺有望迎來行業的爆發期。據埃森哲的數據顯示,16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7億美元,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162億美元,對應的2016年至2025年車聯網市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45%。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前裝車聯網市場,未來將更加開放

經相關機構調查表明,2016年我國前裝車聯網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9%,也就是19%的新車搭載了可以實現車聯網的設備。而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會接近50%,全球范圍內將會達到50%以上。所以說,我國未來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前裝車聯網市場,預計在2025年市場規模將高達2162億美元。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現如今,我國的車聯網市場尚處于“市場啟動期”,很多用戶甚至還不知道車聯網是一種怎樣的產品。并且前裝車聯網市場仍由車企為主導,比如通用的安吉星系統,這類產品更加側重于安全服務。但是此類前裝車聯網產品閉環相當嚴重,這與互聯網開放的理念是相悖的,并不利于整個車聯網生態的建設。這樣一來,與專注于車聯網行業的科技企業相比,無論是產品的功能服務、更新速度,還是大數據的積累,都是單一車企無法企及的。

未來的前裝車聯網產品,依靠傳統的解決方案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對于汽車智能化的需求。自動化、智能化,讓行車生活更加高效、便捷和愉悅,這是車聯網的未來趨勢。有觀點認為,未來汽車智能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ADAS(輔助駕駛),其覆蓋率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25%,而ADAS技術的一個終極目標,就是無人駕駛。

后裝車聯網市場,將不再局限于聯網

在后裝車聯網初期,由于當時的硬件處理能力還很弱,想要實現不同的功能就要購買不同的產品。此后,隨著處理器的進步,車聯網產品逐步可以實現導航和播放功能。而現代的車聯網產品則加入了聯網功能,使車輛可以連接網絡。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而未來的后裝車聯網產品則將不再滿足于聯網,而是要實現V2R(車輛與道路)、V2H(車輛與人)之間的互聯。并且還可以通過車載天線與智能聯網互通,實現無線升級,這一點與現在的特斯拉系統升級類似。

車聯網產品操作系統市場選擇并不多

現階段,黑莓旗下的QNX操作系統是全球市場的主要選擇,并且每年的市場份額都在逐步增加。而反觀微軟的操作系統就隨之減少,這當中主要原因是福特的sync系統由2代升級至3代時,拋棄了微軟系統而轉投黑莓的QNX。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國內車企的主流選擇還是微軟的操作系統,但是現階段正在逐步向安卓系統轉變。而近年來剛剛起步的YunOS則憑借其實際使用效果和生態方面的優勢,有望在未來成為主流選擇。

由此可見,車聯網產品操作系統市場目前來看,并沒有很多選擇。

車聯網的安全性問題將決定其成敗

車聯網顧名思義,最大的功能就在于聯網,這樣一來產品的安全性就必將成為重中之重。此前就有外國黑客通過車聯網系統控制了一輛jeep車并成功接管車輛,而人們熟知的特斯拉也被我國的技術人員成功攻克,可以實現無鑰匙開關車門、終止自動駕駛程序等操作。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如果日后車聯網日趨普及,那么相關的安全問題就不容忽視,不應只看到其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便捷,而將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拋之腦后。

從用戶需求出發,布局車聯網

對比國外的車聯網技術,不論是從自動駕駛、智能巡航系統、自動出入車庫泊車等功能上,還是從普及程度、認知程度上,我國的車聯網發展進程都處于落后地位。有觀點就認為,中國的車聯網偏向“娛樂化”,缺乏控制車輛的技術“干貨”。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盡管我國車聯網發展略顯緩慢,但這不意味著毫無成就:目前國內已有企業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無人駕駛測試,并獲得成功;另外,目前工信部正組織起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經過行業多輪討論,現已形成標準框架體系并開始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對外公開發布。

隨著技術和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各家布局車聯網的企業還需重視用戶的需求,準確把握住這一契機。從車輛研發、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售后等過程中,整車制造商、產品供應商、軟件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等各種角色應當互相協調,合力打造一個更加龐大的車聯網生態圈,從而更加健康的發展。

行業標準正式凍結,車聯網行業爆點可期

一旦車聯網行業標準落地,規范化之后的車聯網行業也將迎來一輪爆發。面對這一爆點,無論是主攻前裝車聯網還是后裝車聯網市場的企業,若能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打造更多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則必將會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享受到行業爆點帶來的紅利。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