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肇觀電子閆巖:智能3D視覺芯片的突破,為機器人賦予“看懂”世界的能力

IM2Maker 11個月前 (08-19)

本文作者:jh,題圖源:肇觀電子

人們常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的確,人類有超過80%的感覺信息都來自視覺系統,這是人類認識并改造世界的一個主要途徑。

在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量時,人類視覺系統可以依靠大腦發揮出極其優越的性能。而作為生物視覺的“模擬品”——機器視覺在面對高速運動、昏暗等極端場景時,識別準確率會大大降低,甚至無法工作,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對于機器人來說,3D感知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能力,如果需要進行高強度、全天候、全場景作業,就需要對機器人的機器視覺能力提出極高的要求,而為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提供“眼睛”,正是目前上海肇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肇觀電子”)在孜孜不倦探索的方向。

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芯片公司,以其自研的VPU芯片入局千億規模的“棋局”,他們的芯片在泛機器人行業被多家頭部客戶采用。盡管這些企業有著各自不同的落地場景,但最終都是歸落到“3D視覺”這個聚焦點上。

那么從2D轉到3D視覺究竟有多難?如何才能讓智能設備真正“看”懂世界?

從鎂客網與肇觀電子副總經理閆巖的對話里,創業公司也能從產品研發背后的故事里中尋得一些啟發。

肇觀電子副總經理 閆巖

一顆小芯片,開啟智能3D視覺市場

閆巖告訴鎂客網,VPU的主要用途其實非常廣泛,凡是端側設備涉及到視覺處理,都能借助這種新形態處理器進行一系列復雜動作。

例如專注于計算機視覺的英特爾Movidius Myriad,可以用于邊緣媒體、推理應用,一度是英特爾旗下的明星產品。

而肇觀電子的VPU主要給泛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提供2D視覺到3D視覺的升維能力。

簡單來說,包括肉眼看到的日常畫面,以及安防、工業檢測所拍攝的場景,其實都屬于2D視覺。對于機器人來說,它們在擁有3D視覺感知的能力后,可以進一步對周圍的環境等進行感知、測距與判斷,以此達到規避障礙物,定位及導航等目的。

除了給機器人賦能3D視覺感知外,肇觀電子的VPU芯片自身也是一塊復雜的SoC(系統級芯片),可以提供端側AI的能力,在對實際環境進行精準感知,機器人可以借助AI與生產場景實現交互。

客戶在使用我們芯片時,可以將一些視覺算法直接部署在芯片上,這樣的話能幫它省去單獨購買工控機的費用以及部署所需的場地空間和布局布線的費用,這一方面上有明顯的系統級別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我們芯片的高集成度和高度異構化的架構,也可以保證泛機器人場景要求的低延時。”閆巖告訴鎂客網。

對于計算機視覺而言,高效、精確、低延時的“視覺感知”一直是技術人員追求的目標。智能設備和物理世界的互動,從感知到光子開始,到成像,到做3D分析和AI處理,到輸出結果,整個過程往往需要在100ms以內,這對視覺處理芯片的架構和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肇觀電子為機器人打造的D系列芯片能夠在一顆芯片里面,在極短時間內把這些任務都處理掉。

低延時也是汽車感知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肇觀電子為車載領域打造的V系列芯片可以做到行業內延時的最低水平之一,目前該系列芯片已經通過了車規級芯片認證,并成功應用在多家前裝量產客戶的ADAS(高級輔助駕駛)、CMS(電子后視鏡)等場景里。

值得一提的是,肇觀電子也是目前為數不多已經量產商用車和乘用車的電子后視鏡芯片的國產廠商,為有需求的車企提供了一個國產的優秀芯片的選擇。

下一步,肇觀將為行業打造領先的視覺系統,賦能包括具身智能、無人機、家庭機器人等在內的各種形態的機器人。

一路走來,肇觀電子歷經了轉型與突破,最終依靠產品得到了投資人與客戶的一致認可。目前,肇觀電子已完成2億元D輪融資,由華山資本領投。

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機器人行業整體正在迎來爆發。作為堅定在這個領域持續深耕多年的團隊,肇觀電子提供的價值不斷地被行業所認可。

未來公司的發展重心將瞄準具身智能、無人機、家庭機器人等在內的各種形態的機器人這些廣闊的場景,幫助各類機器人對三維物理空間進行精準感知和理解。

想要實現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是很重要的一點。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機器人需要對三維空間有準確的感知,這樣才能跟真實的物理世界去做交互,而這也是我們看到的最大的一個機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