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朗新新電途鄭靈國:超充元年,如何用好AI這把“利器”?

jh 1年前 (2024-05-30)

有需求的地方,永遠不會缺少機遇

對話朗新新電途鄭靈國:超充元年,如何用好AI這把“利器”?

圖 | 朗新新電途首席戰略官鄭靈國

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此外,在技術與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頭部車企們紛紛進入了“內卷”的新篇章。

然而對于數目增長迅速的新能源車主們來說,“續航焦慮”并沒有因為電車性能的提升而得到緩解。在遇到極端天氣、高速堵車等突發狀況時,車主們對于充電的擔憂依然影響著正常的用車需求。

有需求的地方,永遠不會缺少機遇。為了解決“找樁難”的問題,充電樁市場出現了“新電途”這樣的聚合平臺。

作為朗新集團旗下的第三方聚合充電平臺,新電途采取了與網約車行業的高德、滴滴類似的模式,將頭部及大量中小充電運營商整合進自己的平臺,連接起消費者以及場站兩端。

在近期舉行的2024第十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上,朗新新電途首席戰略官鄭靈國從“AI”的角度切入了充電行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場域——用戶體驗以及運營整合力。

充電生意,不止有補能

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有超36萬家充電樁相關企業。同時,全國公樁數量在今年4月已達297.6萬臺,情況遠高于歐美市場。

但在數量激增的另一面,我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仍存在布局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運營不夠規范等問題。在利用率普遍不足的背景下,公共充電樁虧損嚴重成了運營商們遇到的難題之一。

電動車車主們同樣沒能享受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擴張帶來的福利——想快速、就近找到充電樁,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時,聚合充電平臺的出現,便能成為車主與充電樁之間的樞紐,通過數字化運營能力,新電途在供需兩側都體現了自身價值。

對話朗新新電途鄭靈國:超充元年,如何用好AI這把“利器”?

鄭靈國給鎂客網提供了一個數據: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新電途合作的充電運營商有1300多家,接入的充電設施有130多萬臺,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云快充等國內頭部運營商都跟新電途建立了合作。

從覆蓋范圍來看,新電途目前已覆蓋400多座城市,服務新能源車主近1400萬,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充電業務覆蓋。

鄭靈國表示,無論是合作伙伴數量還是覆蓋網絡范圍,新電途都稱上全國領先。

打通兩端數據,只是聚合平臺的基礎。

在整合了絕大多數充電樁資源后,新電途作為一個流量平臺,可以給充電樁運營商以及車主提供更多定向精準流量,幫助運營商更好地做引流,也能為車主們提供補能以外的服務項目。

據鄭靈國介紹,目前新電途與國內20多家新能源汽車車企建立了合作,包括理想、蔚來、小鵬、AITO、比亞迪等主流車企都已加入新電途的充電網絡。

此外,新電途還與貨拉拉、T3這樣的出行平臺、網約車平臺建立起合作,并與各個支付平臺以及各種金融機構一起搭建起入口渠道,在產業鏈上下游建立起全場景的服務體系。

最終,在生態合作伙伴的幫助下,新電途構建起“流量”+“運營”的經營模式,形成了口碑效應。

使用AI重塑場景,解決更多痛點

如前所述,近年來新能源充電行業涌入越來越多玩家,隨之帶來了更多新的問題。

就充電樁這個行業來說,隨著參與方越來越多,入住率越來越高。但市場也隨之進入飽和狀態,盲目選擇會出現分流情況,翻臺率與收入也會隨之不斷降低。”鄭靈國告訴鎂客網。

除了選址困難以外,場站在定價上也很難跟上電價的波動,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價,整體收益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一些區域的充電樁運營商開始出現互聯網時代司空見慣的價格戰打法。對于充電樁這樣的“重設備、高投入”的基礎設施行業,忽視成本的價格戰毫無疑問是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應對復雜的市場環境,更好地服務運營商,新電途很早便開始在AI領域進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在本次展會上,新電途帶來了自主研發的“新電兔”AI助手、AI充電專用大模型、AI商家管理平臺、AI智能選址技術等產品及應用,吸引了眾多嘉賓、客戶及觀眾駐足參觀。這些AI工具可以有效地在決策層面直擊行業痛點,幫助充電站投資方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對話朗新新電途鄭靈國:超充元年,如何用好AI這把“利器”?

據鄭靈國介紹,新電途在AI能力上針對用戶端和商家端提供了不同的AI技術。

針對用戶端,新電途提供了AI導航、AI客服、智能找樁、場站介紹等功能,并且這些服務都被整合為“新電兔”AI助手,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在提供日常充電服務之外,還能滿足用戶的其他對話需求。

而在商家端,新電途圍繞AI充電專用大模型,提供了一些AI運營、AI智能定價、智能選址等一些產品,通過多維度的衡量標準,幫助運營商布局最佳位置、改變定價策略,極大緩解了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與充電場站運營能力缺失之間的矛盾。

2024年我覺得整個充電行業核心兩大關鍵詞:一個是超充,另一個是AI,未來所有的產品和用戶場景都值得用AI工具重塑一遍。”鄭靈國表示。

從大環境來看,大模型作為本輪AI浪潮的核心技術,正引起新一輪的生產和服務方式變革。而新電途作為整個生態的連接者,自身也需要從更多元的角度“創造”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投資回報周期漫長的充電樁行業里長期走下去。

朗新新電途的突破之道

事實上,聚合充電并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想在“運營商流量”和“用戶收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對于平臺的運營整合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鄭靈國介紹,新電途早在2019年便切入聚合充電領域,在時間點上恰逢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一波浪潮。

對話朗新新電途鄭靈國:超充元年,如何用好AI這把“利器”?

正是這5年的積累,新電途積累了豐富的訂單與客戶,最終靠著高口碑的傳播,新電途成功連接上下游產業鏈,構筑一條核心的“生態護城河”。

但隨著價格戰競爭的加劇,以及快充、超充等充電技術的迭代,行業競爭格局也會隨之改變,因為在運營能力之外,用戶體驗也是新電途未來重點布局的方向之一。

如今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將迎來更多的創新、更有用的價值。正是基于這個核心價值點,新電途會在探索AI能力的道路上持續發力。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