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跑路,團隊集體辭職……美國AI獨角獸們“很受傷”

jh 1年前 (2024-03-21)

AI初創公司的壓力更大了。

昨天剛公布新品,今天就被爆出核心團體集體辭職,這么離譜的事情就發生在知名AI獨角獸Stability AI身上。

AIGC這條賽道有多擁擠無需多言,Stable Diffusion算得上少有成功的頭部玩家。

但從媒體的報道來看,Stable Diffusion背后的Stability AI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危機。

不只是Stability AI,另一個AI獨角獸Inflection AI也被微軟一夜吞噬,兩位聯合創始人集體出走,還帶走了公司大部分員工。這家企業曾拿下15 億美元融資,其產品被視作ChatGPT的有力競爭者。

如今,這兩家獨角獸已經成為AI行業殘酷競爭背后的一個縮影。

AI大佬集體跑向大廠

據《福布斯》報道,Stable Diffusion核心研究團隊已集體辭職,名單包括研究團隊領導、論文一作RobinRombach,共同一作Andreas Blattmann,以及另一位作者Dominik Lorenz。

據知情人士透露,離職消息由Stability AI首席執行官Emad Mostaque在內部全體會議上親自宣布。至于離職的原因,《福布斯》報道稱,是因為Stability AI入不敷出且融不到新資金。

事實上這不是Stability AI第一次遇到核心成員出走。

去年7月,兩名高管從Stability AI離職,分別是研究主管David Ha和首席運營官Ren Ito。

再往前數,Stability AI多位高管相繼離職,而他們在Stability AI呆的時間都非常短。

一般來說,雖然科技公司有人員流動并不稀奇,但Stability AI的人員走動實在是過于頻繁。

有人認為是Stability AI管理混亂,也有人直接點出Stability AI內部存在周轉困難的情況。

從商業模式來看,Stable Diffusion 作為一款開源模式,吸引了大量活躍用戶,開發者社群已經為此提供了大量免費高質量的外接預訓練模型(fine-tune)和插件,并且在持續維護更新。

相比于另一款知名競品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擁有更豐富的個性化功能,在經過使用者調教后可以生成更貼近需求的圖片,甚至在AI視頻特效、AI音樂生成等領域,Stable Diffusion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但成也開源,敗也開源,隨著Stable Diffusion的模型越做越復雜,版權問題開始凸顯出來。

不少藝術家開始指責Stability AI“AI侵權”。

隨后不少人挖出Emad Mostaque竟然存在涉嫌竊取代碼、學歷造假和私吞公款等行為,一時間一場關于技術、倫理和商業道德的爭議逐漸浮出水面,引起了業內一致譴責。

而在這件事件后,Stability AI的風評不斷下降,高管離職也是遲早的事。

拋去創始人的丑聞不談,Stable Diffusion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方面開源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維護,根據彭博社此前的爆料,該公司每個月至少要花費800萬美元來支持業務運營。

此外,Stable Diffusion上手難度和學習成本略大,并且非常吃電腦配置,這無疑又勸退了一部分用戶。

因此《福布斯》直接寫明:根據內部文件顯示,Stability AI的支出大大超過了收入。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Stability AI的體量以及開發者的支持,直接倒閉可能性并不大。目前,Stable Video 3D以及Stable Diffusion3都相繼發布,做AIGC的壓力也比做大模型小得多。

相比之下,Inflection AI的處境就慘得多。

比起Stability AI,Inflection AI更有潛力,不僅創業陣容里有DeepMind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這樣的大佬,還有硅谷頂級風投Greylock的孵化,還有一眾業內頂級的人工智能專家。

靠著一款EQ(情商)超高的“聊天機器人Pi”(personal intelligence的縮寫),這家成立僅1年多的海外AI公司,成功拿下微軟、英偉達和3位富豪的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1億)融資,外界估值高達40億美元,堪稱北美AI創投圈的最大黑馬。

此外,背靠英偉達的投資,Inflection AI的另一大優勢是算力。在這個“算力堪比金錢”的年代,誰掌握了英偉達高端顯卡,就等于掌握了大模型訓練的主動權。

有意思的是,Inflection AI的合作伙伴是云服務提供商CoreWeave,而這家企業同樣得到了英偉達的投資。

然而就這么一家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黑馬,卻慘遭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的背刺,直接帶領團隊跳槽到競爭對手之一的微軟。而微軟甚至專門為其設置了新部門微軟Microsoft AI,可見這場人員變動蓄謀已久。

和Stability AI的情況類似,Inflection AI其實也陷入到“收入陷阱”中。

讓我們再次回到Pi這款產品上,這是一個堪稱帶有情感的AI產品,但然而正是這種無限接近人類的AI,反倒會引起用戶的恐慌。

因此Inflection AI在付出數億美元的投入后,做了一款“偏離市場”的產品,其收入可想而知。

根據最新消息,Inflection AI將由新任CEO Sean White以及另一名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成員Reid Hoffman帶領。

但失去了核心產品后,Inflection AI想要再與ChatGPT等產品進行競爭,已經非常困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多次提到的“AI個人助理”,如今微軟挖走了最好的AI助理團隊,那么他們會帶來什么產品呢?

結語

AI競賽愈發激烈,我們可以看到就連融資到手軟的明星創企,也遭不住不斷燒錢卻看不到收入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科技巨頭們的“鈔能力”也開始主動挖掘優秀項目與人才,從而彌補自身弱點。

再往長遠點看,隨著其他科技巨頭不斷發力AGI,AI初創公司的壓力更大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