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廣告主」先賺大錢

jh 2年前 (2023-07-28)

論變現能力,廣告自然排第一。

在全面轉向AI后,昔日頻頻踩坑的Meta終于迎來了股價的翻身。

7月27日,Meta公布了23年Q2財務業績,其中在廣告收入一欄,單季度收入315億美元,這幾乎貢獻了全部收入份額(319.99億美元)。

財報出爐后,Meta當日股價一度暴漲8%,距離股價崩盤前的歷史最高值只有一步之遙。

從深陷泥潭,到強勢反彈,一方面靠著扎格伯格及時剎住元宇宙業務,最重要的還是今年推出名為Advantage功能的AI廣告業務,讓Meta跟著廣告商們狠狠賺了一筆。

同樣靠著廣告業務躺賺的還是谷歌,單季度進賬518億美元,如此吸金能力,讓微軟也羨慕不已。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憂。對廣告商們一頓騷操作的馬斯克,就快把推特搞黃了……

當廣告商們用上了AI

在推特、YouTube、ins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在線廣告投放是一項非常成熟的產業鏈。

平臺方在各種資源版位上投放廣告,廣告商們借著龐大的社交網絡換來收益。

但隨著經濟大環境陷入低迷,互聯網巨頭們大幅度地裁員,降薪、股票價格回撤,廣告商們也受到了影響。

這種表現反映在去年Q4各家公司的財報里,可以說除了少數幾家不依賴廣告業務的公司以外,幾乎全部互聯網科技公司都在廣告收入上遭到了重創。

整體來看,宏觀經濟讓廣告商們提高了在線廣告的審核程度,縮減了投放金額。反過來平臺的不景氣也讓廣告投放的效果大大降低,最終導致每個廣告的平均價格下降,成為了一項惡性循環。

然而ChatGPT的出現,讓廣告行業出現了轉機,作為先進生產力代表的AI大模型,開始在廣告行業發力。

首先改變的是廣告投放規則,簡單來說就是讓用戶更精準地收到想看的廣告。

常期刷購物網站或者短視頻的同學們可能深有感悟,軟件刷多了之后,看到的東西更加雷同,越來越符合自己的胃口。

而這只是第一步,靠著AI工具,平臺也可以在最合適的地點,最合適的時間跳出最匹配的廣告。

例如谷歌推出的Video View Campaigns廣告服務,基于AI功能開發,可以讓AI找出最佳投放位置。

據谷歌官方的說法,相比于單次收費的可跳過插播式廣告,Video View Campaigns產生的平均瀏覽量提高了40%。

除了優化了投放效率以外,有了生成式AI工具可以直接幫助廣告商生成實時的廣告詞、圖片甚至是短視頻,直接降低了廣告自身的成本。

這些都是常規操作,微軟、谷歌等手握聊天機器人的科技公司們,干脆直接讓AI打工賺錢,在對話式AI產品中直接插入廣告。

圖源 | IT之家

雖然消息一出,網友們罵聲一片,但并不妨礙其他公司跟進這種對話式廣告。

總的來說,AI的出現,讓匹配更準確的廣告,讓廣告商得到了回報,平臺得到了抽成,如此往返,不斷得滾雪球,廣告商和平臺方都實現了受益。

廣告業務的混戰

除了受益于AI大模型本身以外,互聯網巨頭們能在今年廣告業務上突飛猛進,還靠了幾位神隊友的“助攻”。

第一位就是商業天才馬斯克,在收購完推特后,靠著意想不到的整活直接趕跑了金主爸爸們。

在馬斯克入住推特之前,這家公司在商業化的探索上非常謹慎,一直靠著廣告收入維持運營。以2022年上半年為例,廣告收入占到推特總收入的比重高達91.8%。

對廣告收入過度依賴,決定推特自身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在廣告商對廣告投入較為謹慎的時間段,推特的業務自然出現下滑,這也逐漸成為推特的一個頑疾。

除此以外,推特前任高管一直對言論自由做出限制,放任發帖機器人與垃圾郵件,這讓廣告商的推廣效果逐漸下降,推特的廣告收入也不斷下降。

因此當馬斯克提出收購推特后,廣告商們一致稱好,都希望這位推特網紅能重視起廣告商們的真正需求。

沒想到,天使面孔下竟是惡魔,收購完成后,馬斯克不僅沒有優待金主爸爸們,反倒用發帖限制、付費認證服務等手段,希望降低推特對廣告業務的依賴。

后面的故事這里就不細談,總之不少廣告商開始出逃推特,將更多預算投入了Meta、谷歌等平臺,甚至國內的微博也收納了一大批“推特難題”。

友商們樂開了花,廣告商們靠著AI賺到了更多的錢,推特則成了鬧劇下的小丑。

另一個跌下的則比較可惜,是抖音國際版TikTok。

處在發力期的TikTok本來是海外廣告商們掘金的新陣地,在國內也算是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平臺。但隨著對手的快速阻截以及自身背景的限制,TikTok在目前基本失去了歐美廣告商們的熱情。

從數據來看,在TikTok深陷禁止令后,Meta旗下短視頻應用Reels的用戶數直接起飛。

而廣告商們也發現,手握AI技術的Meta、谷歌們,在廣告轉化率上確實很高。

結語

AI大模型的出現,改變了很多行業,廣告行業自然也是其中一個。

本質上來看,AI的出現進一步提升了廣告商投放的效率,降低了廣告商的成本。

至于廣告內容本身,AI做的更多是輔助工作。

因此,我們看到生成式AI帶來了非常多的應用,但能賺到錢的卻并不多,這其實還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對比之下,互聯網廣告投放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體系,變現能力自然出色。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