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聲電子劉熙民:以技術立足TWS耳機行業,踏準消費電子產業轉型步伐

jh 3年前 (2022-11-09)

如今,ODM模式被越來越多廠商接受,這類“幕后玩家”享受著“名利雙收”的同時,也伴隨著誤解。

圖 | 瑞聲電子副總經理 劉熙民

進入2022年,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陷入低谷。以手機為例,為了應對長期“寒冬”,各大頭部廠商均開始縮減訂單,但作為智能手機的配件之一,TWS耳機卻依然保持著強悍的增長能力。

據Canalys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今年Q1與Q2,TWS耳機是唯一實現增長的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品類,也是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消費電子細分產品。

隨著OPPO、小米為首的安卓手機廠商加入戰局,TWS耳機普及不斷加速,整個行業價格開始下探,僅需數百元就能感受到過去數千元價位產品才有的體驗,自然能匹配出色的銷量。

如今,TWS耳機已經成為“物美價廉”的代名詞。一方面,安卓手機陣營旗下TWS耳機基于龐大的用戶群體快速擴張;另一方面,來自背后ODM廠商提供的技術支持,也讓安卓手機廠商們在TWS耳機領域快速成長。

作為數家安卓廠商的“幕后”合作伙伴,江西瑞聲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聲電子)近年推出多款爆款耳機單品,出貨量均達到千萬級別。也正是與手機廠商的合作,讓瑞聲電子迎來業績上的飛升,躋身中國電子企業百強行業。

近日,鎂客網有幸采訪到這家ODM大廠的研發副總經理劉熙民,聽他講述瑞聲電子在ODM模式下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對行業的理解。

從有線耳機代工廠,轉型TWS耳機ODM廠商

縱覽瑞聲電子的發展歷程,“轉型”一詞被多次提及。轉型的每一步既需要踩準時代變革的節奏,同時也離不開決策層的正確判斷。

劉熙民告訴鎂客網,瑞聲電子的創始團隊為國企出身,最初的創業方向是為MP3設備生產有線耳機。

在瑞聲電子身處的江西吉安市,匯集大量的老牌聲學企業,并不缺少耳機代工企業,但瑞聲電子幸運地在早期拿下了步步高電子(OPPO與vivo母公司)的訂單,也為后續轉型藍牙耳機產品奠定了基礎。

瑞聲電子劉熙民:以技術立足TWS耳機行業,踏準消費電子產業轉型步伐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浪潮,OPPO與vivo快速成長為手機巨頭,瑞聲電子也成功進入OV兩廠的供應鏈體系,負責為旗下手機生產配套耳機。

時間來到2016年,蘋果AirPods的發布徹底引爆了“TWS耳機”的概念,這種基于TWS技術(True Wireless Stereo)的新型藍牙耳機一經推出,就打破傳統耳機市場格局。這其中,既有主推高端產品的傳統音質廠商,有推出生態鏈產品的華為、OPPO、小米等手機廠商,更有一大批充斥低端市場的白牌耳機,激烈程度不亞于手機市場。

劉熙民表示,瑞聲電子很早就注意到耳機市場的變動,第一時間就投入TWS耳機的研發??恐芯€耳機時代的技術和合作廠商的幫扶,瑞聲電子快速從一家制造型代工廠商轉型為研發型ODM廠商。目前,在劉熙民的帶領下,公司研發團隊迅速擴展至超300人。

瑞聲電子劉熙民:以技術立足TWS耳機行業,踏準消費電子產業轉型步伐

相較于其他手機廠商,OV兩廠在TWS耳機的起步較晚,作為聲學領域的合作伙伴,瑞聲電子自然承擔起研發的重任。同時,OV兩廠給予瑞聲電子資金與訂單上的最大保障,兩者相輔相成。“在這個內卷的行業,我們依然能保持快速增長,主要還是得益于與客戶的共同成長。”劉熙民說道。

隨著瑞聲電子在TWS技術上的不斷成熟,旗下多款耳機產品靠著極致的性價比和優秀的質量,成為爆款。

瑞聲電子劉熙民:以技術立足TWS耳機行業,踏準消費電子產業轉型步伐

圖 | 瑞聲電子與OPPO合作產品

這些耳機不僅幫助客戶完成了AloT市場的布局,同時也幫助瑞聲電子實現了業績上的突飛猛進。

據劉熙民提供的數據,瑞聲電子在2021年實現了18億元的收入,是上一年業績的翻倍。

行業內卷下,頭顯設備業務成出路

TWS耳機市場動力依舊的同時,市場也逐步走向內卷,且低端產品和高端產品呈現兩極分化,低價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以今年來說,TWS耳機市場內卷情況非常嚴重,幾乎是一個危機的時刻。”劉熙民說道。

對于消費者們來說,享受市場競爭下低價質優產品固然是受益明顯。但對于供應鏈廠商們來說,不僅要面對客戶砍價,同時要承受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利潤可想而知。

在低價化趨勢面前,要么繼續在功能上突破,要么就開拓新的方向,而瑞聲電子得益于強大的研發能力,在兩個方向上皆有布局。

“如今(即便是TWS耳機的)新技術,也快到了瓶頸期,基本上很難有太大的創新,因此必須圍繞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的步伐做出改變。”劉熙民坦言道。

在新業務上,瑞聲電子先后立項了智能穿戴研發團隊以及AR/VR制造基地。其中,在當下火熱的AR/VR賽道,瑞聲電子已經具備了完整的ODM能力。

瑞聲電子劉熙民:以技術立足TWS耳機行業,踏準消費電子產業轉型步伐

劉熙民告訴鎂客網,針對頭戴設備需要的空間音頻技術,瑞聲電子的“聲學企業”標簽完美匹配;而在其他技術層面,瑞聲電子已經與其他解決方案供應商共同推出相應解決方案:“目前瑞聲電子在光學、算法、零部件以及后期生產測試環節都能完美解決。”

但相較于TWS耳機業務,瑞聲電子在AR/VR業務上要面臨的困難更多。“對于整個產業鏈來說,芯片的問題、功耗的問題、產品便攜度的問題,都亟待解決;而就瑞聲來電子說,我們自身缺乏內容產出的能力,這部分是互聯網公司或者手機廠商的強項。”劉熙民解釋道。

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爆火,AR/VR產業近些年在內容產出層面開始有所突破,但就機器本身而言,仍因硬件問題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

與AR/VR產業類似,硬件接受度的問題在智能手表業務上得到了體現,當前主流智能手表存在芯片集成度不高、成本偏高、功能偏少等問題。想要真正打動消費者,還需要瑞聲電子這類ODM廠商與合作伙伴們共同努力。

ODM模式并非易事

從有線耳機,到TWS耳機,再到頭顯設備,我們可以看到瑞聲電子成功踩準了轉型的每一步。與此同時,靠著ODM廠商的身份,瑞聲電子在幕后實現了“名利雙收”,成功躋身國內電子產業前列。

這看似是一種“運氣”般的偶然,但更多也是必然。

在談到瑞聲電子的成長歷程時,鎂客網也注意到許多關鍵信息——產業化、自動化、全球化以及技術主導。

從默默無聞的江西企業,到享譽業內的國內ODM大廠,瑞聲電子很好地掌握了產業集成化帶來的優勢。在目前的企業布局中,除了位于江西的總部以外,瑞聲電子開拓了深圳以及成都兩大地區,前者擁有全國乃至全球豐富的市場資源,而后者則是西南地區的研發中心。

在打通國內市場后,瑞聲電子又開始向海外拓展,利用人口成本優勢,在印度與印尼建廠,同時開拓低價產品市場。

事實上,在低價化趨勢面前,耳機廠商出海既是看重機會,也是一種無奈。在TWS耳機市場大好的背景下,今年Q2全球仍有多個智能音頻設備市場出現負增長,例如美國市場下降了1%,中國市場下降了13%,而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則增速驚人,達到50%之多。

“接下來我們也會開拓越南或是其他南亞市場。”劉熙民告訴鎂客網。

但局限于TWS耳機,顯然并不是長久之計,瑞聲電子看準了頭顯設備也是為了未來做好準備。

同時,瑞聲電子也在自動化工廠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未來工廠”正逐漸成為制造業巨頭們的標配,既是一種寶貴資產,同時也是一種應對措施。

結語

身處幕后的ODM廠商,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是“缺乏技術”的代工廠。

但事實上,類似瑞聲電子這類的ODM廠商,在技術層面并不落后于業內大廠,甚至在技術儲備領域更加豐富。

與此同時,ODM廠商也隨著行業的步伐大步向前。在競爭殘酷的市場面前,唯有及時“轉身”,才能應對變化。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