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存儲蘇?。核{光光盤打開“冷數據存儲”市場,手握核心技術覆蓋全產業鏈
存儲行業發展百花齊放,光存儲帶來新思路。
各行各業的數據量暴增,早已成為有目共睹的現實。
據知名研究機構IDC的報告顯示,受物聯網(IOT)、人工智能、5G、云計算、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的影響,全球數據的信息量將在2025年將達到11ZB,近乎2022年數據信息量的兩倍之多。
然而海量數據之下,很大一部分數據都屬于訪問頻度較低的“冷數據”??萍季揞^Facebook曾對后臺數據進行訪問分析,結果顯示82%的訪問都集中在近三個月內產生的8%的新數據上,而舊數據則會迅速“變冷”。
面對這些很少被訪問的數據,使用磁盤或閃存等能耗高的熱存儲或溫存儲模式只會徒增成本,于是以光盤、磁帶為主的光存儲形式開始成為企業冷數據存儲的主要方式。
在今年8月于深圳舉行的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22)上,匯集了多家大數據存儲龍頭企業。鎂客網也有幸采訪到紫晶存儲售前總監蘇健,聽他講述紫晶存儲在冷存儲領域的技術儲備與前瞻布局。
作為國內領先的光存儲高科技企業,紫晶存儲靠著性能出色的高容量藍光光盤換來市場的關注,并于2020年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藍光存儲第一股”。
冷數據存儲需求日益劇增,藍光光盤成“新寵兒”
1994年,比爾蓋茨坐在33萬張紙上,手中拿著一張光盤告訴全世界,一張光盤能記錄的內容,比這33萬張紙都多。
作為光存儲的經典介質,傳統光盤在個人電腦早期發展階段風光無限。然而相較于GB級別的硬盤,傳統光盤在容量方面就顯得捉襟見肘,逐漸被時代淘汰。
簡單來說,光存儲是依靠光在光盤上刻“字”來記錄數據,而傳統光盤所利用的紅光波長較長,因此能記錄的數據十分有限,相比之下,藍光的波長小得多。在改用藍色激光進行數據讀寫之后,藍光存儲技術(BD-R)一下子突破了傳統光盤的存儲容量限制,據悉目前一張藍光光盤的存儲容量可以達到500GB。
但相比于硬盤,藍光光盤的容量終究存在限制,但為何還能在千億級的存儲市場占得一席之地?
面對疑惑,蘇健告訴鎂客網:“光存儲擁有自己特有的應用領域和應用場景,藍光光盤主要應用于數據的歸檔保存這個領域,我們在業界叫做‘第二存儲’。當數據從熱數據轉成溫或冷數據以后,就可以存放到藍光光盤里。”因此,僅從容量的角度將兩種存儲方式進行對比,并不妥當。
前文提到,溫/冷數據已經成為日常龐大數據的重要部分,這些數據訪問頻率低、訪問時延容忍度高,但要求保證數據難以篡改,比如公檢法部門的歷史結案數據、又比如大型企業的各類經營歷史數據等等。相比之下,磁盤、硬盤這類磁存儲、電存儲設備,由于涉及到后期維護問題,很難做到長期保存,既無法達到安全穩定,又存在安全風險。
除了對冷數據的存儲需求以外,蘇健表示:“近些年政企各方對降成本、低排放的要求,也讓更多客戶開始關注藍光存儲。”
據了解,同等數據容量的存儲系統對比中,藍光存儲相較于磁存儲要節省80~90%的電力消耗。在當下雙碳戰略持續推動的背景下,這樣明顯的節能效果算得上藍光存儲產品在未來發展道路上重要的優勢點之一。
打通“產品-解決方案”,定制化滿足不同客戶
從市場環境來看,國內從事藍光存儲業務的企業并不多,更多的國產存儲企業都將目光瞄準了半導體存儲器業務,這一“空窗”給予了紫晶存儲良好的發展機遇。
經過10余年的發展,紫晶存儲的業務已經最初的光存儲介質業務逐步拓展到光存儲全產業鏈產品服務,并成為國內領先的光存儲科技企業。另外,蘇健也提到:“紫晶存儲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在藍光存儲產業中能夠做到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信創企業。”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最終還是需要用成熟可靠的產品體系打開市場。
目前,紫晶存儲的主要產品為“光磁混合存儲系統”,以及基于該系統的數據存儲管理解決方案。對于整套系統而言,擁有藍光光盤核心技術的優勢可以讓紫晶存儲面向不同行業、不同應用場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打通“場景-痛點-產品-解決方案”。
據蘇健介紹,目前紫晶存儲主要還是面向G端與B端用戶,例如政府機構、數據災備中心、檔案館、醫療系統、公檢法系統以及一些金融機構,從這些企業類別可以看出來,數據安全是日常運營中無法忽視的一環,這剛好從側面凸顯出紫晶存儲產品的可靠性。
在CITE 2022的現場,我們也看到紫晶存儲展示的磁光電混合存儲系統及相關行業解決方案。據蘇健介紹,現場展示的產品單柜容量達到1.2PB,而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該套型號存儲系統還有多達十種不同配置的產品,足以應對不同客戶的需求。
全球存儲市場下行周期,光存儲逆勢增長
市場的巨大需求帶動了紫晶存儲的成長,我們也能預料到在新技術的推動下,藍光存儲技術的市場空間將被進一步打開。
其實不僅是G端市場,企業級存儲領域同樣會擴大藍光存儲的需求。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統計,2021年中國企業級外部存儲市場增速持續領先全球,而在細分領域,一級存儲由于供應鏈的影響,份額略有下降,但二級存儲依然持續增長,這對于紫晶存儲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放眼整個存儲市場來看,整體環境處于下行周期,尤其是存儲領域應用最廣、市場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存儲領域,受到手機、PC等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出貨量下滑,頭部廠商都面臨著產品庫存較高、供過于求的局面。
在談及這個問題時,蘇健表示:“就冷數據存儲領域來說,這個細分市場依然處于一個爬坡發展的階段,并且擁有高速的增長區,依然是值得關注和期待的一個產業方向。”
但前文也提到,藍光存儲相較于半導體存儲在容量上依然存在體量的巨大差距,面對日益膨脹的數據,藍光存儲的首要目標還是突破存儲容量的限制。而對于紫晶存儲這類本土企業來說,如何保持將核心技術抓在手里,構建強大的技術護城河,也是未來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好消息是,在這個充滿機遇的賽道,紫晶存儲已經完成了對當前市場和未來發展的迭代研發布局,有能力維持在光存儲行業的技術優勢。而來自不同行業的合作伙伴也會共同構建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助力整個國產存儲產業的進步。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