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屆機峰會 八年風雨情 ——峰會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創新是一個組織或平臺的生命力,對于競爭激烈的行業會議更是如此。
近日,隨著特斯拉入局人形機器人,再一次拉爆機器人概念。據統計,截止2022年6月30日,今年國內機器人行業融資86起,已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近70近元。素有中國機器人行業風向標之稱的中國機器人峰會余姚峰會辦宣布:因為疫情原因,本應每年5、6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推遲至今年秋季舉行。該消息傳出引起業內一定的關注。這不得不讓人討論,在當前機器人概念熱度空前,行業會議遍地開花的局面下,為何中國機器人峰會能成為行業同仁共同認可的平臺呢?峰會的成功或特別之處在哪里呢?今天我們有幸遠程專訪了中國機器人峰會聯席秘書長張歡喜。
張歡喜介紹說,從2014年到2022年這八年也是中國機器人發展最快、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八年。隨著前七屆中國機器人峰會的成功舉辦,峰會的規格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升溫,引領國內機器人行業及相關領域發展的行業交流、技術研討、產業對接、人才引進、權威評價的綜合性平臺。成為國內機器人、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產業和市場的重要風向標。
當回答峰會為什么成功時,張歡喜說:峰會的成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為我們踩準了時代的步伐,2014年正值中國機器人產業大爆發的歷史時刻。“必然”是因為得到峰會主席團和業內各界大伽們的支持,也源于峰會團隊勤勉和上進心,還有所有機器人行業伙伴們多年的持續捧場。更離不開峰會舉辦地天津市、浙江省各級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主辦、承辦過峰會的各界領導和協作伙伴們的鼎力支持。張歡喜如是說。
張歡喜,中國機器人峰會聯席秘書長、南京理工大學北方研究院院長助理、天津市機器人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作為峰會的聯席秘書長之一,張歡喜在峰會組織分工中,除了重磅嘉賓的邀請,部分分論壇的策劃,還主要負責品牌宣傳、峰會創新黑客、內外部協調以及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后兩項工作,只要盡心盡力盡職做好就行了。而談及峰會的品牌宣傳和峰會創新,張歡喜明顯對這個話題更感興趣。
中國機器人峰會聯席秘書長張歡喜向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匯報峰會籌備情況
品牌定位差異化
峰會起源于2014年,起步比較早,因為到2015年關于機器人的會議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雖然中國機器人峰會出現的比較早,但是后來者可畏,后來者居上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所以,如何創新,如何定位,如何保持峰會的引領力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張歡喜懇切地說道。
不可否認,大會的專家陣容是核心,但當大家的專家大伽陣容都差不多,出現“紅海”現象時,差異化定位就顯的彌足珍貴。所以當別人都提“規?;?、國際化、高端化”的時候,我們適機提出了辦會“實效化”,定足“產業化”定位。相對于熱鬧一下,峰會更注重大會的實效化,跟產業的接軌。同時我們又是專業的,跟世界機器人大會一南一北。這樣我們定位就更明確了,做出了“差異化”。
中國機器人峰會創意門
注重品牌意識
中國機器人峰會不光是行業內最早的較大規模的會議之一,也是行業第一家注重品牌包裝的行業會議。
眾所周知,出席領導、專家層次還有報告內容都是會議核心能力。但要把會議做好還要注重會議的品牌形象包裝。所謂品牌形象包裝,就是通過包裝設計、媒體宣傳等給會議現場營造出一種氛圍,給所有目標參會人員留下深刻記憶點,用當下流行的理念來解釋,即用戶體驗。如果是幾十個人的會議,純學術的,包不包裝沒有關系。但是如果是上千人的會議,如果沒有VI,沒有CI這些品牌概念輸出,觀眾是沒有深刻的辨識度和記憶點,而這恰恰也是品牌建設與推廣的最重要一環。我們在第二屆峰會開始就引入VI理念了,所有視覺功能型會議材料上都采用統一的形象設計。
其次,在第二屆峰會的晚宴上,我們還跟正和島合作,一群“正和島”的企業家給全體與會嘉賓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化的機器人主題話劇。這一系列的動作一下子就把峰會的檔次、品牌形象拉上去了。這與大牌專家和精彩報告也相得益彰、相輔相成了?,F在峰會的形象包裝和氛圍營造上更是越來越具有引領性。
統一VI的中國機器人峰會宣傳廣告牌隨處可見
注重媒體宣傳
中國機器人峰會是非常注重媒體宣傳的,而且是把媒體宣傳當成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來對待的。峰會很早就建立了正規的新聞編輯團隊,是行業第一家日常持續更新峰會自媒體的平臺。我們組建了專業媒體、大眾媒體的公關團隊,尤其是央媒公關團隊。
每年峰會舉辦的前幾個月都會在北京召開百人以上的新聞發布會,都會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日報等百余家媒體邀請到現場并溝通報道。峰會召開期間,峰會更是把國內外數百家媒體都邀請到峰會現場進行實況報道、直播盛況。而且在峰會前期、中間我們都會策劃形式多樣的、不同主題的系列媒體宣傳活動,如專家訪談、專家祝福視頻、預熱宣傳片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屆峰會期間我們策劃的一期頗具影響力的“南湘北苗”媒體群訪活動——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VS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田苗教授兩位國內兩位最具代表性的創業導師首次共同接受媒體記者的群訪,把脈中國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暢談創業導師的責任與擔當,給創業中的業界朋友予以指引。兩位教授的精彩絕倫的回答被媒體不斷放大傳播,“南湘北苗”的美譽就此被廣為傳頌。
李澤湘教授與王田苗教授親密交談,接受全國媒體群訪
在傳播形式上,峰會的宣傳團隊更是創意“精彩紛呈”,多媒體形式、新媒體形式等十八般武藝輪番登場,充分發揮不同媒體的各自優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現場報道、專訪、探營、對話、直播、航拍等多種渠道,采用文字、圖文、海報、廣播、電視、H5、視頻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報道,淋漓盡致地展示峰會諸多亮點,使峰會大放異彩,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評價。
中央媒體的強勢宣傳拉高了峰會的層次,傳播形式的多樣性則為峰會營造了一個強烈的氛圍。媒體宣傳陣容強大,報道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創新高。據統計,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先后總共有285家注冊媒體、340位記者參與峰會報道。原發與轉載的各類媒體報道超過100多萬篇(條),百度搜索數據最高峰達到903萬個,在線觀看峰會直播的人數突破了900萬人,總體宣傳覆蓋人數達3.02億+人。
大媒體宣傳大專家、大企業(家),全方位打造,多維度推送,多渠道發力,把峰會打造成了一個海內外業界最值得聚焦的大舞臺,把國內外最新的前沿技術、發展勢趨和新聞資訊第一時間通過峰會平臺發布出去,充分發揮了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作用。
全國首個機器人主題公園
持續不斷創新
創新是一個組織或平臺的生命力,對于競爭激烈的行業會議更是如此。中國機器人峰會從創立之始就堅持不斷創新,年年推陳出新的原則。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媒體宣傳形式多樣化、活動策劃多樣化等方面的創新外,在峰會的版塊及欄目設置上也持續創新。除了峰會首創推出品牌包裝、媒體宣傳包裝等外,我們還率先提出了“機器人主題公園”展覽概念、“機器人晚會”、“機器人話劇”等全新版塊和活動內容,還跳出行業局限,組織策劃了備受矚目的峰會金牌欄目“跨界巔峰對話”等。“跨界巔峰對話”每期我們會選擇5位行業重磅級的大咖,進行一場思維碰撞的盛宴,其間的金句、熱點頻出,被很多媒體和業內人士所津津樂道。自推出以來便受到行業內的一致追捧。
峰會的成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為我們踩準了時代的步伐,“必然”是因為峰會背后有一群大專家、大企業家的帶領與支持。張歡喜最后動情地說,總之,峰會還會一直辦下去,而且會越辦越好,將持續為機器人行業提供交流、學習與合作的原動力。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