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原董事長」趙偉國被查?!執掌13年打造3000億帝國,曾揚言收購臺積電
回顧紫光集團的過去,可以說是“成也趙偉國、敗也趙偉國”。
距離紫光集團“換主”不過半月,“前任掌舵者”趙偉國就被帶走調查了?
據財新網消息,他們從多名知情人士處獲悉,趙偉國已于7月上旬被有關部門從北京家中帶走,目前仍處于與外界失聯的狀態。
報道中也指出,被調查的原因或與其個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利益輸送相關,比如設備采購、裝修工程等未經公開招標的問題。
趙偉國,何許人也?
現年55歲的趙偉國出生于新疆,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后從事自動控制系統軟硬件開發工作3年,接著回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通信碩士學位。
攻讀碩士期間,趙偉國第一次接觸紫光集團,業余時間兼任紫光集團自動控制系統方面的工程師,并在碩士畢業后正式加入紫光集團,擔任自動化工程事業部的副總經理。1997年,趙偉國出任清華大學旗下另一家公司同方電子的總經理。
2004年,趙偉國創辦私人企業北京建坤投資集團,從事IT、天然氣、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也是這家公司,在紫光集團2009年陷入虧損時入股35.3%,后增加至49%,形成了清華控股與健坤投資各持有紫光集團51%、49%股權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清華控股并不參與紫光集團的運營,因此實際運營管理交由董事長趙偉國負責。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開啟了紫光集團長達13年的“趙偉國時代”。
而站在如今紫光集團的角度來看,它可以說是“成也趙偉國、敗也趙偉國”。
主導一系列并購,曾放言收購臺積電
因為這一系列并購,趙偉國將紫光集團的規模從最初的幾十億成長為千億級。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至今,紫光集團發起的并購數量已經超過了60起。
其中在關鍵的半導體領域,更是因為一系列并購的舉措,趙偉國被稱作“芯片狂人”。
具體來看,這一切可以從2013年趙偉國主導并購展訊通信開始說起。
那一年,紫光斥資17.8億美元收購了展訊通信,后者主要從事智能手機、功能型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手機芯片平臺開發。這也是紫光集團正式進軍芯片產業打響的第一炮。
就在拿下展訊的次年,紫光接著以9.1億美元收購了手機芯片公司銳迪科。也是在這一年,展訊通信與銳迪科被紫光合并整合為紫光展銳,成為當前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廠商。在趙偉國的引領下,紫光展銳還獲得了英特爾90億人民幣的注資。
以此為開端,趙偉國在半導體并購的道路上也是越走越遠。
其中在2015年,紫光集團在收購方面顯得尤為激進,出手十幾次共斥資超過600億元,包括以25億美元的價格從惠普手中收購華三通信51%的股權,并成立新華三集團;以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后成立合資公司紫光西數;以6億美元拿下臺灣半導體封測廠力成科技25%股份……
2016年,紫光收購武漢新芯多數股權,后又聯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湖北省科投等機構共同出資成立長江存儲,打破國外巨頭對存儲芯片的壟斷。
2018年,紫光以22.6億歐元收購法國芯片組件商Linxens……
據不完全統計,近2013年到2019年,紫光就投資并購了13家芯片相關企業。也是這段期間,趙偉國曾揚言希望讓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并,更是喊話要與張忠謀商談入股收購臺積電的事情,并計劃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等等。當然了,趙偉國的這些“雄心壯志”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此外在芯片制造方面,紫光集團也是豪氣十足,分別在武漢、成都、南京設立半導體制造基地,計劃投資額總計超過700億美元。
對于這一系列的投資并購,趙偉國也曾在2016年作出回應:
并購行為是紫光集團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正?,F象,沒什么太特別,我們是新來者,所以有點引人注目,慢慢大家會習慣的。
只是如今再回頭看,這些頻繁并購確確實實拼湊出了如今紫光集團近3000億資產規模的體量,但也帶來了逾2000億的債務。
紫光重組,終結“趙偉國時代”
其實在后面,趙偉國對于自己激進的并購風格也作了反省,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我們這些年很多企業出問題,是因為野心過度膨脹,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且相信運氣會再次發生。其實你的能力、邊界沒有那么遠,你的運氣也沒有那么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運氣。
2020年底,紫光集團發生債務危機。次年7月,由債權人向法院遞交的一份破產重組申請書,將紫光資不抵債的債務危機徹底攤開在所有人面前。
如今,經過20個月的重整,紫光集團已經完成重整,走向新生。今年7月11日,紫光集團管理人已經與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智路資產和建廣資產牽頭成立)舉行了交接會,將紫光集團的章證照及經營管理事務進行全面移交。(詳情點擊:《紫光集團「換東家」》)
依據紫光集團的公告,集團董事長、董事、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皆發生變動,由李濱兼任董事長與總經理職務,原董事長趙偉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至此,在通過頻繁收購為紫光集團攢下一片家業,并帶來千億級債務后,“趙偉國時代”正式結束。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