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望公司李海平:用“大數據”破局鄉村振興管理難題,打開農村數字化發展“新思路”
一幅數字化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我國大地上徐徐展開。
圖 |卓望數碼技術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李海平
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國832個縣全部脫貧,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堪稱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跡。
但受制于傳統農業的深刻烙印,想守住脫貧攻堅的成果并不容易,如何防止農村脫貧人口“返貧”,成了當下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
為此,我國推出“鄉村振興”戰略,希望從多個角度破解難題。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地域遼闊,農村地區情況復雜,導致各鄉鎮實施的鄉村振興項目數量眾多、種類繁雜,這對上級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為了探尋鄉村振興管理難的“破局之道”,鎂客網特點參觀位于南京舉辦的“2022數字鄉村暨智慧農業博覽會”。
本次大會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鏈接農業主管部門、數字鄉村示范點及服務商、高??蒲性核?、行業用戶等供給方和需求方,積極探索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全面振興。
在會上,鎂客網有幸與卓望數碼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望公司”)副總經理李海平進行一場有關“大數據助力鄉村振興”的對話交流。
織好“鄉村管理網”
隨著傳感器、算力以及算法的升級,農業很早就成為大數據受益的行業之一。
目前關于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十分廣泛,包括加快作物育種、優化耕種方法、實現食物追蹤溯源等。
但大數據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從已有的案例來看,農村大數據的應用依然停留在田間地頭,想要真正將“端”連成“網”,還需要加強互聯網、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也正是因為這張“網”的缺失,導致不同環節的數據或信息不能及時流通,造成“數據孤島”的現象。
具體到鄉村振興項目的管理上,還存在以下問題:在省市級別,部門之間時常存在“跨區域、跨部門的數據資源不統一”的情況;而到了推行政策的縣鎮鄉級別,則會出現“無法精準識別貧困戶”的難題,導致“規模性返貧”。
李海平告訴鎂客網:“無論是實現精準扶貧還是鄉村振興,核心關鍵是能匯總到全行業的數據。”這其中,鄉村振興對于數據的要求更高。
只要能將分散在各處的數據匯集到農村建設中,就可將原本孤立的信息源“織”成一張“大網”。
作為一家數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卓望公司很早就開展了“鄉村振興”的項目。針對前面提到的管理難題,卓望公司推出了一套綜合管理系統,其中包括面向精準扶貧的“防返貧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以及面向鄉村振興的“綜合服務信息平臺”。
李海平介紹道,在“防返貧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的幫助下,政府部門可以匯總到民政、教育、醫療、公安、銀行、交通等各種領域的有效數據,繼而對已經建立檔案的貧困戶進行監測。這樣既能實現精準貧困,同時杜絕“假貧困戶”的現象。
圖 | 防返貧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
而“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的主要功能是對地區發展情況進行智能化評估,依據“五大振興”的維度建立評估模型,實時評估縣鎮鄉的發展情況,并最終給出發展意見。
圖 | 綜合服務信息平臺
“例如這個地區適用種植一些作物,那個地區有發展旅游業的潛能,這套大數據平臺都能給出準確的指導性意見。”李海平舉例說道。
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里,中共中央、國務院就曾對鄉村振興提出“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的要求。然而在現實情況中,相比于城市化與工業化,鄉村振興并沒有樣板可以模仿,因此大多數鄉鎮在推行鄉村振興項目時,只能依照上級部門的標準進行實施,忽視了“因地制宜”的思想,繼而導致產業項目效益未達到預測,甚至造成了生態破壞。
當有了大數據的加持之后,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便能依據平臺的指導意見做出最恰當的決策——事實上,當大數據產業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用數據決策”這一管理意識已經逐漸被各行各業認可。
越來越多企業走進鄉村
鎂客網注意到,除了卓望公司以外,包括京東、騰訊和阿里等科技巨頭企業都已涌入鄉村振興這條賽道。但李海平認為,鄉村振興賽道的規模足夠大,容得下不同類型的企業。同時他指出:“在做鄉村振興這件事上,企業間可能存在競爭關系,但更多地還是互幫互助。”
得益于卓望公司在鄉村振興的搶先布局,鄉村振興綜合管理系統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首先發布”,這讓卓望公司在短時間內收獲到多地政府的訂單,包括海南省、廣東省以及甘肅省部分縣市。
李海平告訴鎂客網,在系統完成部署上線后,當地政府給出積極的評價與反饋。其中,原本在鄉村振興進度上排名落后的海南省,在這套系統的助力下完美達成指標,得到了國家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認可。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我們也能從平時的新聞里窺見中國農業近些年的快速發展。
也正是越來越多像卓望公司這樣科技企業加入到“鄉村振興”的建設中,農民才真切感受到科技給農村帶來的改變。
對此,李海平也坦言,只有當企業們一同從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細分領域助力國家的鄉村振興的戰略的發展,才能真正完成這樣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
“就卓望公司來說,我們的鄉村振興項目管理業務所需的數據也需從其他公司獲取,這不是哪一家公司能獨立完成的。”
做好鄉村振興產業“技術引路人”
除了“IT公司”的定位以外,卓望公司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標簽”——中國移動旗下專業公司。
自2000年成立以來,卓望公司一直深耕通信行業,為大股東中國移動默默提供支持。而近些年中國移動的轉型,也為卓望公司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思路。
李海平告訴鎂客網,卓望公司一直圍繞著國家戰略進行布局,其中鄉村振興就是主攻方向之一。除此以外,卓望公司還為教育、醫療、安全等領域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是圍繞“數智化”進行。
“我們公司的愿景是要成為一流的數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另外,卓望公司作為國企也要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感,為國家戰略發展添磚加瓦。”李海平說道。
回到鄉村振興的話題上,對于企業而言,如何真正的走進鄉村、扎根鄉村,為農民帶來實惠,卻非一件易事。
正如開頭所言,當傳統農業的深刻烙印與現代科技相碰撞,數字化技術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就好比一款地方特產,很難保證在全國范圍內都能打開銷路。
這是“縱向產業”一直存在的弱點,一般從事“縱向產業”的企業只能依據當地情況開展業務,很難知曉其他地區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來自“橫向管理”的力量支持——這里包括各級政府部門進行統籌規劃,也有卓望公司這樣的技術方提供技術支持。
也正是越來越多像卓望公司的科技企業加入到我國農業建設中,一幅數字化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我國大地上徐徐展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