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行劉繼達:圍繞車載UWB應用,構建以算法為核心的技術壁壘

韓璐 3年前 (2022-04-14)

除了數字鑰匙,UWB技術落地汽車還有更多的潛力應用。

2年前,小米發布了一項名為“一指連”的黑科技。在展示視頻中,演示者只是將手機在方向上對準了某一設備,相應的控制卡片就在手機界面上彈出,方便用戶進行下一步動作。

彼時,小米方面也曾表示,未來用戶甚至不需要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即可實現無感打開智能門鎖。

如今2年過去,UWB技術雖然還未實現以上智能家居暢想,但卻先行一步落地汽車,成為數字鑰匙的一種方式。

UWB汽車數字鑰匙的首位“嘗鮮者”是寶馬。去年1月份,寶馬宣布將為旗下2022款車型引入“增強版數字車鑰匙”,而該功能正是基于UWB技術實現的。

但是,“直到去年7月份,UWB技術作為數字鑰匙的相關標準才公布,所以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UWB數字鑰匙真正得到車廠大量關注,并開始主動推動這一技術落地。”清研智行產品總監劉繼達表示。

圖 | 清研智行產品總監劉繼達

清研智行為清研訊科的子公司,于去年底正式分拆獨立。“我們母公司就立足UWB定位領域,已經成立有了8年時間,也是國內第一家UWB解決方案商。

同時他也指出,截至目前,圍繞UWB技術,全球范圍內還沒有真正量產的車型,都還處于推動、定點和落地的階段,“今年底和明年,UWB量產車型才會被陸續推出。”

而說到UWB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除了數字鑰匙,劉繼達也跟鎂客網提到了其他多種潛在方向與市場。

數字鑰匙,是UWB技術最快落地汽車的應用

可以說,數字鑰匙是UWB技術落地汽車場景最快的一個產品方向。

這之前,數字鑰匙多是通過NFC、BLE(低功耗藍牙)來實現,比如特斯拉Model 3的數字卡片、手機(藍牙)鑰匙,前者是將射頻芯片嵌入卡片中做到觸碰解鎖,后者則是認證手機與汽車之間基于藍牙配對實現解鎖。

但是,抗干擾能力強、定位精度高、共存性強這三大特性,也讓融入UWB技術的數字鑰匙方案得以進一步提升。

舉個例子,藍牙和WiFi都是使用2.4Ghz頻段,也因此信號干擾也成為了一種“家常便飯”。相較而言,“UWB在車上使用的是頻段是6-8Ghz,因此與其他信號共存的能力很強。”

與此同時在原理上,UWB利用ToF飛行時間來精準測量車身錨點與數字鑰匙之間的距離,可以提供0.1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感知能力。這也是該技術落地汽車場景的核心功能。

隨著UWB技術的加入,數字鑰匙解決方案也從第二代升級為第三代——UWE、BLE、NFC三種無線通信技術共存。

該方案下,BLE將被用于車輛與認證設備間的遠距離感知、鑒權和交互等,而UWB負責車輛與認證設備間的測距。至于NFC,則是作為Plan B,一旦BLE和UWB同時失效,用戶也可以選擇用NFC進行解鎖。

在清研智行的UWB數字鑰匙方案中,以汽車為圓心的20米半徑圓內,UWB技術即可精準定位到認證設備(手機/智能手表);3-10米為迎賓區,UWB系統定位識別到認證設備后,車輛就會打開車燈;1-3米為解鎖區,車輛會在精準定位到認證設備后自動解鎖,同時會轉向燈閃爍、喇叭提示;車內,一鍵啟動按鈕鍵即可實現車輛啟動/熄火。

數字鑰匙之外,UWB的更多可能性

正如前面所說,位置感知是UWB最為核心的功能,基于這一點,“UWB還有運動和微運動感知,可以用UWB雷達來檢測環境中的一些動作和微動作。”劉繼達表示。

針對這一點,目前清研智行也已經開發出兩個方案,分別是腳踢開箱和車內活體檢測。

以車內活體檢測為例,“人類呼吸時候的胸腔、腹腔的微小變化,是可以被UWB雷達檢測出來的,也就可以利用這種微動作的感知來判斷車內是否有活體等等。”劉繼達接著表示,“這兩個方案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技術方案,應該可以很快落地到車上。”

與此同時,基于位置感知能力,UWB技術還能夠被用于輔助自動駕駛的精準定位。

劉繼達解釋稱,“精準定位是自動駕駛的重要參數之一。室外條件下,北斗、GPS等皆能夠給汽車的形式提供一個相對精準的位置,但是地下車庫、隧道、立交橋,以及城市中;樓宇比較密集的點,實際上是衛星的盲區。”

換句話說,在以上這些場景中,汽車有可能難以獲知衛星信號,而不能獲知信號意味著不能提供實時定位,這并不利于自動駕駛系統的路徑規劃等功能。

“利用車身上已經安裝的UWB模塊,以及以上那些位置安裝的UWB基站,即便是在這樣的盲區,我們的車輛也能獲得一個0.1米級精度的準確位置,為自動駕駛、室內導航等場景提供一個可實現的技術路徑。”

劉繼達表示,針對這一能力,清研智行也正在與一些主機廠、研究院開展合作項目,但是因為UWB微基站這一基礎設施建設仍未完善,因此該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

此外他還提出,UWB技術也可以被用于便捷支付場景。

屆時,以加油場景為例,基于UWB技術對汽車位置和加油量的感知,金融系統即可依據該數據自動扣除相關費用。“當前ETC的一些功能也有可能會被UWB支付所取代。圍繞這一應用,當前也已經有不少的組織和機構在進行積極探索。”

算法,直接決定UWB整體定位性能

當前,清研智行在業務上以數字鑰匙為主,另外也提供UWB車內雷達、智能位置服務,在產品交付上更為側重于車端的一整套模塊硬件(硬件+算法),且多為定制化交付。

當然了,“我們也有一套基準方案,如果車廠能夠接受這種通用的方案,相對來說落地也會更加地快捷。”

而放眼UWB車載方案市場,“前期國外Tier 1廠商的市占率會高一些。”劉繼達說到,“但是近一年來,國內廠商也是發展得非常迅速,并涌現出了不少解決方案。相對而言,國內中游解決方案廠商的勢頭更加迅猛。”

在他看來,國內廠商在成本和服務上也是更具備優勢的,因為能夠用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加個性化的支持,去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此外從清研智行的角度出發,劉繼達也表示,公司目前的重點是在構建一個以算法為核心的壁壘,“算法會直接決定整體的定位性能,尤其是在復雜場景下的行駛。”

針對這一塊,“首先在技術上,我們母公司已經有了10年的技術積淀,核心定位算法持續領先業內一、二代的技術優勢;其次,我們的算法已經在其他領域經歷了上千個項目的應用和驗證,僅UWB定位這一塊就已經有3000多個案例,因此就算法穩定性而言,我們在業內不說最好,也是非常領先的。”

據他透露,清研智行與全球50多家主流汽車行業客戶都有聯系和比較深入的溝通,目前已有定點項目。

最后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國內新車前裝標配搭載遙控鑰匙、藍牙/NFC等數字鑰匙上險量為1804.27萬輛。與此同時,各大汽車制造商也在加快數字鑰匙的上車速度。其中,UWB技術方案則越來越受到頭部車企的關注。

就在今年,搭載著UWB技術的蔚來ET7車型正式開啟交付,而適配UWB數字鑰匙功能的寶馬ix 2022款xDrive50也已早一步上市。他們之外,包括特斯拉、現代汽車、長城等等皆對UWB技術有所動作。

另有數據預測稱,未來3-5年,乘用車UWB將實現超過百萬量級的前裝搭載量。屆時,隨著搭載量的提升,單車成本也將大幅下降,或將逐步推動UWB技術成為“標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