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發展、醫械鑄造未來!2021東方醫療器械創新峰會成功舉辦
在這個講究實效與進步的時代,“創新”是永恒的話題。
提到“醫療器械創新”,你會想到什么?是微觀世界輔助人類結構健康運行的小工具,還是越來越聰明的醫療機器人,或是如電影般科幻的腦電波控制儀器。在這個講究實效與進步的時代,“創新”是永恒的話題。
2021年的11月7日,由東方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聯合CCI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和長三角生命科技產業聯盟共同打造的“東方醫療器械創新峰會(2021)”在蘇州工業園區盛大召開,峰會聚集了包括兩院院士、業內頂尖專家學者、大三甲醫院院長、醫院學科帶頭人及一線投資機構和醫療器械明星企業創始人在內的重量級人物,掀起了一場關于醫療器械創新未來之路的頭腦風暴。
此次峰會圍繞“醫療器械創新”主題,現場匯聚了300余位業內頂尖專家學者、優秀投資人和企業家,大會直播更是吸引了3萬余人次的觀看,精彩的議程點燃了與會者逐波高漲的熱情。
創新峰會正式拉開帷幕
在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葛均波教授致辭表示,“我國醫學創新領域是處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期,挑戰期,發展期。進入“十四五”新時期,國家層面指出“四個面向”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對醫學科技創新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使命,醫學創新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葛均波院士為在場嘉賓詮釋了推動醫療創新的初心、描繪了醫療器械發展的未來趨勢和美好前景,讓在座嘉賓感同身受,更堅定了醫療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產業創新離不開營商環境,產業發展更是離不開政策支持。本次峰會也邀請到了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顧海東先生為大會致辭,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林小明先生及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峰會。顧市長介紹了蘇州大市和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并為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寄予了極大的期望。
隨后,東方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秘書長許師明先生對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并總結了過去一年創新中心的工作成果;
同時匯報了接下來有關創新中心的工作情況與發展規劃,并著重介紹了正在開展的四項重點工作:【東方創新中心法律專家咨詢委員會】、【瑯琊計劃】、【醫心創新公益基金會】、【中科大合作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參會院士專家、領導、嘉賓共同見證了啟動儀式,與此同時,一場融合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維盛宴正式拉開了帷幕。
院士論壇!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分享
中國工程院院士、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通過主題演講《可降解鎂材料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研究》講解了上海交大團隊在可降解醫用鎂合金領域的研究新進展,指出其優勢與不足,提出了團隊的解決策略。這是一場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精彩講解,讓現場觀眾受益良多。
隨著冠狀病毒變異的不斷出現,團結一致對付新冠大流行,防止病毒傳播成為了一項重要戰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為我們帶來了主題演講《健康中國和科技創新》,講述了在新冠疫情大爆發的環境下,全球科技發展和創新生物技術、生物經濟的相關話題。高屋建瓴的演講極大開拓了在座觀眾的思路,并為醫療創新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規劃。
納米科學與技術作為學科交叉與技術創新的底層技術,在各個行業內引發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線上分享了《從納米材料技術前沿看醫學創新》,介紹了納米技術/納米材料在醫藥行業內的相關研究工作,發表了自己對醫學創新發展的獨到見解。趙院士講解透徹,邏輯清晰,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從“發現”切入講題,以從古至今多樣的經典案例為大家打開關于“發明”與“發現”的新思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名譽院長張英澤在主題演講《發明與發現推動科技進步的辯證關系》中提出:自然科學的發展之路是由一系列的發現和發明鋪就而成的。張英澤院士的演講極具感染力,由淺入深的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給臺下聽眾帶來了不同維度的啟發。
伴隨著本輪環節的演講結束,由葛均波院士、丁文江院士、霍勇主任、褚家如院長參與的圓桌環節成為本輪論壇的亮點之一。圓桌環節由徐亞偉主任擔任主持,諸位院士、專家和主持人共同圍繞“推進醫學創新轉化”進行精彩的觀點分享。
泛血管論壇!開啟醫工領域新思路
在過去幾年中,醫工結合的概念不斷深化,醫生從臨床需求出發結合工程技術人員的奇思妙想,逐步地將臨床上尚未被滿足的需求轉化為充滿創新靈感的醫療器械產品。加速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和普及,從而提升醫療水平。在醫療器械整體創新鏈當中,醫工結合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上海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張瑞巖的主持下,葛均波院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主任賀偉罡、蘇州市立醫院黨委書記、江蘇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孔祥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健世科技創始人呂世文分別從醫學教育、醫療政策、臨床應用、新材料研發和產業運營幾個視角對泛血管領域醫工創新展開了闡述,從科技前沿到商業模式,話題環環相扣、步步論證。
葛院士通過臨床案例,以“主動迎接技術”誕生的過程為引子,詮釋了醫工人員對于創新概念的新思索。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醫工創新的起源往往是從非常規臨床案例開始,在面對常規操作無法應對的局面時,是否能夠通過現有的器械去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結果。
這要求一個醫生不僅要擁有精湛的醫術,而且還要有逆向思維、工程思維,能夠在極端的情況下突破思想禁錮,以扎實的醫學理論為基礎,巧妙地使用新方法去解決問題。醫工創新還要重視每一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以臨床實踐結果為導向,總結經驗,再通過工程研發形成新產品,既能夠規避之前經歷的復雜操作,又能夠高效實現同樣的治療效果,最終再通過企業運作形成市場進行普及。簡而言之,醫工創新,即是探索臨床需求化繁為簡的過程。
現如今,泛血管還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希望將來能夠成為真正的學科,也希望泛血管這一專題會隨著醫械領域在未來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內容更加豐富而完善。
未來論壇!一語道破“醫械科技創新”
本次峰會最后一個板塊為“未來論壇”,匯聚了對于醫療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應用的思考與探索。未來論壇由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建軍主持,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院長李路明、睿笛生物創始人陳新華分別從全柔性纖維器件、從腦起搏器到腦科學研究和腫瘤治療新技術幾個熱點方向講述了未來技術研發新動向。
最后的【圓桌討論:創業與企業家精神】不僅是創業者熱議的話題,也是創新峰會當天的點睛之筆。本次的圓桌討論由以心醫療創始人王莉主持,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弘暉資本創始人王暉、健適醫療創始人王欣等嘉賓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探討及分享。
中國醫療器械正處在黃金的發展年代,自主創新、國產替代將成為醫療器械發展的主旋律,中國也一定會孕育出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器械龍頭企業。
2021東方醫療器械創新峰會的圓滿舉辦,承載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懷與支持;匯集了諸多專家學者和企業機構的參與與付出;凝聚了眾多醫療科技和醫療器械行業企業家的熱情與智慧。醫療器械的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進步,任重而道遠。未來,希望東方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能為更多的醫療企業賦能。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