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IM2MakerOpr 4年前 (2021-10-25)

以“技術x文化,驅動組織創新”為主題的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10月16至17日)在廣東東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華為歐洲小鎮舉行。

AI時代,CTO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實現公司目標,然后才是與之配套的技術目標和方法,包括重構技術、商業模式、組建人才與團隊。如果管理者的目標不清晰,就會出現組織的臃腫、層級的復雜、條塊的劃分,會導致那些具有創新精神的員工望而卻步,優秀人才不斷流失......此外,作為一名CTO,架構、產品、研發等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幫助更多的CTO成為全方位復合型技術領導,以“技術x文化,驅動組織創新”為主題的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10月16至17日)在廣東東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華為歐洲小鎮舉行,33位互聯網行業CTO與科技界導師走進華為,通過學習業界領先公司的產品設計經驗、創新演進路徑、先進技術戰略、組織文化體系,全方位構建高質量CTO圈層,賦能組織創新。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CTO創新助跑團

全方位、多角度打造戰略格局

在CTO領航班開營環節,微上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msup創始人兼CEO劉付強、華為云中國區互聯網業務部總經理陳默紛紛發表了歡迎致辭。他們表示,通過華為云聯創營活動可以真正幫助到CTO們從文化、產品、技術角度,構建技術戰略核心能力體系,共同建立面向未來的技術委員會,構建組織級能力通道。

此外,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二期學長、花椒直播CTO唐賡也作為學長代表,再次回到領航班的課堂,并表示希望本次活動可以幫助CTO學員們獲得新的成長。

聚焦當下CTO的業務場景

助力企業創新升級

本次活動聚焦CTO業務場景,通過解密爆款產品體驗設計經驗,對標華為與技術型公司創新演進路徑實踐,到剖析互聯網公司技術戰略以及分享華為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全方位賦能CTO,助力企業創新升級、技術戰略落地、業務實現增長。

互聯網CTO的選擇題: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

如影智能創始人&CEO、前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唐沐,從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一定是辯證統一、產品價值公式、平衡方法論等方面為CTO們介紹了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究竟該如何平衡。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如影智能創始人&CEO、前小米生態鏈副總裁 唐沐

用戶體驗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功能體驗、易用體驗、品牌體驗及情感體驗。用戶體驗是頂級戰略,也是循序漸進的一把手工程。用戶體驗一定是需要自己去親自負責的一件事,而且是親自關注、身體力行,甚至把它寫在公司綱領、作為績效考核的其中一項去做的。

他給出了產品價值的四個公式,即:

1、產品價值=用戶價值+商業價值-情緒成本×2

2、用戶價值=用戶體驗+競爭力

3、商業價值=直接收益+間接收益

4、情緒成本=被動貶損+主動貶損

其中,商業價值可以通過各種數據和指標來衡量產品的商業價值,用戶愿意花錢的產品服務及可持續盈利才是這個產品的商業價值,其中可持續這一點非常重要;而情緒成本是產品價值的重要減分項。

他將平衡方法論分成了:使命遠景價值觀(愿景、使命、價值觀)、極簡設計(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極簡意味著綜合成本最低;把路徑縮短,讓用戶容易忽略商業帶來的不悅感)、峰終定律(用戶體驗評價=(Y1-Y2)+Y3)、第一性原理(解耦合,化繁為簡,把問題“燃燒”掉,才能找到本質;把本質做到極致,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人性心理、心流(做事情時那種投入忘我的狀態,一旦上癮,將會忽略一些毛刺體驗)及無體驗感模式(好的商業模式設計對用戶如同空氣一樣無感)七部分,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及案例的解讀,唐沐老師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用戶體驗設計的專家,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結合理論授課,讓大家表示受益匪淺。

技術管理與科技創新當齊頭并進

華為云首席產品官方國偉老師從組織管理、技術創新、戰略發展等角度,圍繞“企業背后創新邏輯”與大家展開了深度的研討與交流。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華為云首席產品官 方國偉

在《技術管理與科技創新之道》主題分享中,方國偉老師結合自身豐富的從業管理經驗和華為云內部實例,主要分享了三部分,一是在技術管理過程中,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二是如何繼續成長;三是華為創新。

方國偉提出技術管理的三要點,即設定目標、找到合適的人才、營造文化和氛圍。他說到,研發管理應學會使用PPT(People、Process、Technology)模型,管理者要控制好自己的Ego,領導者要Walk the Talk,即做到評價標準統一,團隊成員都知道,公平、公正,不營造小圈子和幫派文化,小心拍馬屁的人,并要保持透明。方國偉老師強調新管理者要注意不要沒有特長或特點、不要只當傳話筒、不要和成員搶功勞,并要隨著團隊的變大和業務的發展,隨之調整管理方式。

同時方老師指出了技術人員做管理后如何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并對CTO能力培養重點提出了“TECH”理論,即T-Trends對技術趨勢的理解和把握;E-Empathy超強的同理心,感知業務和客戶的訴求;C-Curiosity理性的好奇心并具有新場景創新能力;H-Holistic通才,具備企業家精神、理解商業本質、組織建設能力等。

讓團隊持續發展是CTO的必備技能

滿幫集團CTO王東從發展的驅動點、整體思考、技術、管理、文化的挑戰和實踐等部分為大家帶來了《技術團隊如何做到持續發展》的主題分享。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滿幫集團CTO 王東

發展首先是定方向,定方向就是結合本企業情況對“資源和價值”進行思考、取舍、堅持的過程,判斷當下需要創造什么、價值是什么,并且堅持;王東提出了業務驅動、技術驅動、組織驅動、文化驅動四個命題,分享了取舍上的一些挑戰和實踐。

接著,他從技術架構和技術平臺、業務架構和業務平臺、新團隊整合三個方面對“技術上‘不管就亂 ,一管就死’”進行了經驗分享。同時,提出微觀管理的三板斧,即認知、方法、度量;并且對業務對接、技術規劃、技術管理、團隊建設等技術管理4件事進行了詳盡闡述。

關于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王東提到先要倡導不要什么,然后他分別就務實求真的團隊文化、注重效能和質量的工程文化進行了對比分析。

此外,華為云特聘管理顧問陳德勝老師從華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探索歷程和演進方向為大家帶來的《解析華為從戰略到執行的機制與動能》的主題分享火爆整場。

走進華為松山湖

體驗技術x文化驅動下的組織創新

33位CTO在經歷了快節奏的課堂學習同時,課間之余,也共同來到了坐落于松山湖著名風景區的華為松山湖溪村基地參觀放松。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據了解,溪流背坡村占地1900畝,以12個歐洲經典建筑為藍本,借鑒經典歐式風格打造12大組團:牛津區(學)、溫德米爾區(湖)、盧森堡區(堡)、布魯日區(橋)、弗里堡區(綠)、勃艮第區(香)、維羅納區(演)、巴黎區(藝)、格拉納達區 (融)、博洛尼亞區(韻)、海德爾堡區(哲)、克倫諾夫區(城)。在園區內,乘坐著復古紅色的小火車,大家愜意地欣賞著松山湖的美景,并愉快的交流聊天。

在第一天的學習結束后,主辦方還特意為導師與CTO學員們設置了晚場交流活動。在美食和音樂相伴的環境下,CTO們開啟了趣味問答環節,33位CTO就線上管理、職業生涯規劃、跨部門協作三大話題展開了深度的交流。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美的集團IoT副總裁兼CTO向江旭主持,Keep CTO彭躍輝、人民網科技 CTO魏佳斌、華為云計算領域總經理方璞、大搜車 CTO張帆參與到了CTO社交之夜的精彩對話,他們從CTO的進階之路以及對軟件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方向進行了熱烈討論,將晚宴交流的氣氛推向到了頂點。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

賦能個人成長、

為企業創新提供新思路

本期領航班繼續開展了人際互動、Idea分享、創建隊旗、學員課堂隨想筆記、小組PK等活動形式,相比于前兩期,本期活動形式更多樣化,CTO們充分發揮了個人的領導力、決策力,為小組加分。

獲得優秀小組的成員不僅可以獲得領航員獎品,而且還可以榮獲2021華為云MVP的榮譽稱號,享受華為云MVP&云享專家的權益,賦能CTO們建立更高質量圈層,打造更具影響力的生態圈。

探索CTO的進化之路 |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第三期圓滿落幕

華為云聯創營CTO領航班攜手微上信息技術研究院,旨在幫助企業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積極探索,加速技術驅動和工程文化管理。通過探訪華為松山湖基地,學習華為先進的技術創新、工程文化實踐,汲取全球領先技術組織標桿案例研究,為各行各業造就一批具有未來視野、技術戰略的首席技術官,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技術、新實踐、新思路。

作為華為云聯合與華為無線X Labs實驗室共同打造的華為云聯創營,以云、AI等創新技術為技術底座,旨在與技術創新型企業一起進行創新解決方案聯合打造、創新應用聯合開發,并通過技術協同、資源互補和品牌聯動,實現雙方共贏、推動產業進步。

據了解,從2020年開始,華為云聯創營就與200多個合作伙伴展開深入交流,并孵化出了32個解決方案。今年,將繼續圍繞著這些解決方案,做更進一步的深化落地,加速伙伴的商業成功,并將圍繞相關領域,對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充和創新。

未來,基于“智者·同行·創想”理念的華為云聯創營將繼續探索,不斷通過聯接能力、聯接圈層、聯接價值、聯接品牌,全面助力伙伴客戶創新發展,一步步將華為云聯創營打造為商業場景孵化的搖籃和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