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IM2MakerOpr 4年前 (2021-10-19)

由CHC醫療咨詢攜手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共同舉辦的“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于2021年10月13日在常州落下帷幕。

由CHC醫療咨詢攜手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共同舉辦的“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于2021年10月13日在常州落下帷幕。來自政府部門,學術單位,創新企業以及資本界等近300位嘉賓蒞臨峰會。大咖嘉賓們齊聚一堂,對國內外當今骨科的熱點和重點問題進行深度探索和思考,旨在共同助力中國骨科行業的蓬勃發展。臺上臺下互動踴躍,現場氣氛熱烈。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峰會簽到現場」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會議現場實況」

開幕致辭

大會主席,山藍資本管理合伙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外科植入物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聶洪鑫博士和常州市武進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政府副區長李德森先生共同發表開幕致辭,本次峰會正式拉開序幕。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聶洪鑫,大會主席,山藍資本管理合伙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外科植入物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

作為行業深度參與者,聶洪鑫博士在開幕致辭中提到,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今年骨科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裂變和影響。不管從企業家還是一、二級市場投資的角度,都進入了非常關鍵的階段。希望大家借助此次峰會,從不同角度為骨科行業的發展研討帶來全新方向。在接下來的報告中,聶博士從骨科產業未來發展動向、法律法規的發布和調整、企業的科技創新、骨科投資的思考四個方向進行分享。她認為,深入了解骨科領域發展的核心要素是至關重要的,且很多收益來源于認知的變現,趨勢也需要被等待。因此,很多優秀的企業其實是“熬”出來的。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李德森,常州市武進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政府副區長

李德森區長表示,常州武進區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殷實的產業基礎和良好的創業氛圍。高端醫療產業為園區重點打造方向,并大力布局于創新器械、醫保治療、智慧醫療等。致力于長三角一流的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生態,建設長三角乃至全球知名的國際醫療創新區。而“健康中國2030”的美好愿望也定會如期實現。

運動醫學前沿技術及中國臨床應用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趙金忠,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

趙金忠教授在「運動醫學前沿技術及中國臨床應用」的報告中提到:運動學發展主要得益于兩大塊:1、是國家戰略,運動醫學覆蓋的范圍非常廣,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有目共睹;2、運動醫學的臨床技術創新在國內和國際上同樣領先。另外,從臨床醫生的角度來看,再生運動醫學亦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同時希望能通過再生醫學,使患者能夠最快得到結構修復、功能恢復。

智能骨科與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現狀與未來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王彬彬,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董事CEO

王彬彬女士以「智能骨科與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現狀與未來」為主題,闡述了她的觀點:她認為科技的發展催生了整個骨科行業的發展,對于骨科機器人而言,雖然已邁入智能輔助時代,但仍是業界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通過5G新的通信技術與骨科機器人技術結合,進行賦能,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最后,她分享了天智航作為骨科機器人的領軍企業對于整個行業的理解和未來的關注方向。

集采背景下醫療器械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王在存,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醫療器械與服務行業首席分析師

近期最熱的話題莫過于“集采“。為此,王在存先生從集采背景下,分享醫療器械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1、政策變化下的機遇與挑戰;2、上市公司未來在集采背景下的戰略轉型。他認為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降幅,我們必須認清集采的核心之處。最后,他為大家詳細分析了國家層集采和地方型集采的區別和利弊。

工程化生物材料原位再生骨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洪友良,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

洪友良教授帶來報告「工程化生物材料原位再生骨」,他認為如何克服以及構建原位再生骨的環境是當下面臨的首要問題。生物材料作為骨科行業的重要一環,如何持續創新,如何應對材料局限,這對于突破國產替代困局來說都至關重要。

「中國骨科器械行業研究白皮書」發布儀式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經過專業的數據調查和行業研究,CHC醫療咨詢聯合頭豹(上海)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中國骨科器械行業研究白皮書」正式發布。書中深入分析了中國骨科器械的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孫榕,頭豹研究院醫療行業高級分析師

骨科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本土化創新,如何突破?

主持嘉賓:

陸美嬌,正海生物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

對話嘉賓:

姚建清,驕英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雅博尼西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 楊,立心科學創始人兼董事長

楊大寧,尚融生物總經理

洪友良,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

陸美嬌女士期待所有產品能更貼近臨床需求,圍繞國家政策并跟進轉化。同時,隨著市場同質化的越發嚴重,眾多集采品種大量出現,該如何實現突破式創新以及該如何把握創新關鍵點,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姚建清先生認為,不僅僅是生物材料,人工關節還有很多可以深耕的藍海領域。

孫楊先生則看到了市場對于再生醫學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這就需要依靠材料的創新,從而真正實現中國醫療器械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創新。

楊大寧先生認為,國內絕大多數的骨科企業都處在一個后端加工的過程中。無法在原料上取得較大突破和創新。他希望在未來,能夠實現在某個細分領域打破壟斷,讓中國創新型國際醫療器械走得更遠更好。

洪友良教授對于骨科原材料的研發到應用到認識深有體會,他覺得在原材料上,應該依據化學的方法,依托技術的發展,且源頭創新需要如何突破值得大家深思。

常州西太湖健康產業分享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牛 明,常州西太湖醫藥科技國際創新中心副主任

牛明主任為在場的嘉賓重點介紹了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以及在企業的發展道路上,園區做出的諸多探索和發展。主要為以下五個方面:1、常州的傲人數據;2、從質量出發,常州實現了更多、更快的高端產業布局;3、產業創新心態;4、特殊的平臺;5、園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和產業發展情況。

醫療器械產業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Richard Wang, Of Counsel, Intellectual Property,Beijing office of 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

從知識產權專利的角度出發,Richard Wang先生全面解析了醫療器械的整體產業情況,并針對國內醫療器械的訴訟趨勢進行詳細分析。最后,他呼吁大家都能重視起知識產權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

可吸收材料在骨科中的應用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竇源東,花沐醫療研發總監

竇源東先生從可吸收材料的概念普及到骨科耗材植入物的應用現狀,以及國外典型產品及背后的全新技術和方向進行了分享。同時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花沐醫療以創新為引擎,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可降解生物材料和多種系列植入產品。未來,花沐醫療會進入更多領域,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植入物代替傳統植入物。

后集采時代的產品創新和醫生培訓教育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張 宇,欣榮博爾特醫療CEO

張宇女士對于后集采時代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和感想。她認為提供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值得大家思考。在集采這個大環境下,要對于創新產品有所認知。而對于整個行業競爭來說,其實是回歸到本質,這也是它的頂層邏輯。

AI助力骨科精準醫療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張逸凌,長木谷董事長兼CEO

對于骨科手術而言,術前精準手術方案的制定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張逸凌先生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機器人將會成為長木谷未來5-10年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隨著人工智能化不斷被普及,AI+手術機器人已成為目前行業研究的重中之重。最后,他對人工智能AIKNEE系統進行了舉例說明和介紹。

數智化的進擊:5G時代骨科機器人的發展路徑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主持嘉賓:

王海蛟,高特佳投資執行合伙人

發言嘉賓:

黃志俊,柳葉刀機器人公司總經理

胡 磊,鑄正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善云,杰思拜爾創始人兼董事長

董 超,影為醫療聯合創始人兼CEO

賈 旭,君聯資本投資總監

黃志俊先生從他的感受分享道:由于港股發展不夠景氣,對企業的考量變得更加長遠。他認為用資本的力量去堆積、推動和快速造福是截然不同的且值得深思。

胡磊先生認為,在骨科領域,創業型的企業如何抓住機遇是比較關鍵的。而由于機器人術前定位型和術中超越型的要求不不相同,我們需要的是剛柔并進。在未來,微創的錄入會成為一個較為明顯的趨勢。

胡善云先生表示,5G是行業的機遇。而從產品發展來看,國內外的手術機器人仍存在很多差距。因此在未來,特別是機器人的發展這塊,在人工智能和智能抉擇這一方面來說,我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董超先生認為,5G跟我們的數據密切相關。尤其是在醫療行業里,需要大家深入去探討。同時也必須結合市場和適應市場的需求。

“在骨科手術輔助系統的情況下,更多是環節的構成來協助醫生完成骨科手術,這個是內部的認知和定義。"賈旭先生表示道。而集采不僅是做減法,資本市場應依據產業發展的規律,來調整整體策略。

王海蛟先生總結道:在5G時代和醫保集采的大背景下,科創板的審核越來越嚴格,這對于國際的發展是機遇亦是挑戰。

運動醫學的發展新浪潮

【開幕式報道】第九屆中國骨科、生物材料及智能醫療產業投資峰會在常州召開

主持嘉賓:

易 琳,德福資本董事總經理

發言嘉賓:

白燕輝,帝斯曼生物醫學公司大中華區商務發展總監

張 梅,萬潔天元董事長

胡旭宇,濟峰資本合伙人

曾 勝,蘇生生物創始人兼CEO

白燕輝先生表示,作為一家植入物材料公司,如何能夠加速和幫助國內運動醫學企業取得跨越式發展,更快地去趕超國際一流公司,這是帝斯曼的使命。他給到行業參與者的建議是:1、要有創新,并且要考慮到全球的知識產權的布局;2、要對植入物有非常高的敬畏之心,避免急功近利,做一些不合規的事情;3、要有全球試點,具備全球視野。

張梅女士表示,運動醫學領域主要以進口品牌為主,國內企業市場份額低且相對比較年輕,國內企業要想突出重圍獲得一席之地,應重視產學研用的結合,將企業、科研機構與臨床相結合,在研發方面有足夠的投入,并且在銷售端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做好品牌宣傳和市場教育。

胡旭宇先生比較看好運動醫學的行業發展,他認為運動醫學的專利布局在于技術能力能否和國際跨國企業去競爭,以及整個商業化過程中,布局能不能跟上,這個是比較核心之處。

曾勝先生強調了創新與不忘初心,他表示,大家都知道創新是對的事情,但它很難,即便如此還是要迎難而上,從底層從材料科學到產品設計去追逐和趕超。除了經濟目標,如何用更好的產品去解決臨床需求,造福更多的人,這一初心理念更能激發企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材料和產品。

易琳女士作為投資人表示,期待行業內企業能夠越來越有競爭力,要不忘創新,做好基礎工作,也希望能夠借助資本,協助企業更好發展,走向全球。這也是作為醫療健康這種投資人特別想看到的情景。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