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范圍、罰款權力……因為分歧實在太多,歐盟科技監管已經陷入僵局

韓璐 4年前 (2021-10-12)

緩慢的進展,已經開始拖累這個原本激進的監管計劃。

監管范圍、罰款權力……因為分歧實在太多,歐洲科技監管已經陷入僵局

去年的時候,歐盟公布了一個十分激進的科技企業監管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歐盟將對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企業制定繁重的責任,從而清理這些平臺,并確保競爭的公平性。然而直到現在,這個計劃卻因為內部的多個分歧,以致于陷入了僵局。

其中,最大的分歧點在于“哪些企業該被納入監管范圍”,一派認為立法應該只針對那些規模最大的平臺,代表者是歐洲議會中強大的EPP集團,其對手則是歐洲議會中的第二大政治團體社會與民主(S&D),他們希望將其他類型的數字服務也包括在監管范圍內,比如視頻流媒體、音樂流媒體、移動支付云服務等。

具體來看,EPP集團一派的歐洲議會議員Andreas Schwab認為,“如果門檻太低,新的法律也會將一些傳統企業納入監管范圍,但這項法律針對的不應該是一般企業,而是專門針對關閉市場的數字守門人。

就目前來看,所謂的“數字守門人”也主要集中在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這類科技巨頭身上。畢竟在這一派看來,立法主要針對對象是那些市值超過800億歐元的企業。

監管范圍、罰款權力……因為分歧實在太多,歐洲科技監管已經陷入僵局

不過,“如果我們只監管5家企業,這樣做無法解決問題。”S&D一派代表Paul Tang表示。

他進一步補充,“如果只對谷歌和其他大型企業進行盡管,市場上立刻就會出現新的守門人。我們的立法也需要考慮未來。在互聯網規則的改革方面,我們已經等待了20多年,因此我們需要讓新規則在未來的20年里足夠強大。”

在這一派看來,監管對象企業的門檻應該降低至500億歐元,并且還是那些提供一種以上服務的平臺。

截至目前,兩派之間已經對弈許久,一位參與了辯論的消息人士表示:“這個僵局不會輕易找到解決辦法。每個人的立場都很強硬,沒有人愿意向前一步或是妥協。”

監管范圍、罰款權力……因為分歧實在太多,歐洲科技監管已經陷入僵局

而這一僵局帶來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進展的緩慢,讓大型科技公司得以擁有更多時間來占領經濟的關鍵領域。

如果我們等的太久,一些市場將無法再被修復。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歐洲的消費者和小公司,因此我們需要盡快完成這項工作。”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此外,雪上加霜的是,“監管范圍”只是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唯一的問題。

這之外,歐盟內部面向“科技監管”會存在許多分歧,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平臺可以有哪些權利、總部所在地之外的國家是否可以擁有更多權利來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罰款等等。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