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港口之外的芯片
海運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問題,慢慢開始在半導體行業中凸顯。
臨近年底,持續大半年的芯片短缺問題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甚至還在惡化之中。
據分析機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8月份芯片交付的等待時間相較7月份再次延長6天,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約21周。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缺芯”的原因主要在于供需的失衡,但很少有人會注意物流運輸在半導體供應鏈環節中的影響。
或許此時此刻,制造芯片所需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正“無助”地漂流在某個港口之外。
全球港口堵塞,半導體運輸受累
沿著加州的海岸線,所有的錨地都停滿了滿載集裝箱的貨輪,他們被迫漂流在圣佩德羅灣,等待著駛進洛杉磯港。
從去年開始,洛杉磯港就陷入了“大堵車”的狀態,貨物堆在港口卻無法運輸。
而在港口內,工人們正“慢悠悠”地卸貨,因為缺失必要的貨運卡車、司機以及其他基礎設施,洛杉磯港的卸貨效率十分低下。
雖然洛杉磯港的碼頭工人們從3月份就開始延長運營時間,但隨著堵塞狀態越來越嚴重,洛杉磯港的碼頭工人們甚至開始“躺平”,拒絕加班。
長期的堵塞最終產生了連鎖反應,全球港口都出現了堵塞的現象,15%的散裝貨船運力被消耗在等待中。
對于大型港口來說,處理突如其來的貨物并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于某些破舊落后的港口來說,想消化其他地方的貨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疫情的緣故,許多港口找不到合適的碼頭工人,也無法湊齊貨運卡車司機,如果再遇上一些罷工事件那更是“雪上加霜”。
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開始讓全球供應鏈開始陷入了混亂,嚴重影響了大宗商品的運輸。
尤其是對于芯片這種全球供應鏈產業來說尤為突出。
物流已成為“缺芯”的影響因素
在芯片封測重地的馬來西亞,因為港口擁堵和疫情封城,全國最大的港口巴生港在今年年初發生了嚴重的積貨事件,這導致大量封測階段所需要的零部件被物流所困。
對于封測這個環節,該階段的自動化環節已經很高,很少需要人工的介入,這時候物流就成為產能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
在疫情之后,馬來西亞政府頒布了嚴格的管控手段,其中針對物流運輸細則要求“貨車或經濟領域的車輛根據商務車輛準證所限定的人數”。
這項政策直接影響了供應鏈各環節的正常運轉,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全球芯片產能危機將繼續加劇。
相關數據顯示,東南亞約占全球封裝測試市場27%的份額,而僅馬來西亞一國就貢獻了13%,而封測又是半導體中最后的關鍵一環。
時至今日,巴生港的堵塞現狀依然沒有好轉,而且還因為近日新冠疫情復發,整個港口都陷入了“癱瘓”狀態。
如何保證原材料及芯片產品進出口通關速度及運輸時間,成了當前半導體公司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被海運拖累的還有半導體巨頭臺積電。
為了減少海運對于新建產線的影響提升工程良率,傳聞臺積電包下整艘貨輪和近5000個集裝箱搬運設備,運輸總花費至少30億元新臺幣。
雖然臺積電官方否認了這一消息,但在傳聞期間其合作伙伴陽明海運的股價走高,也從側面證實了臺積電已經拿下這項物流大單。
包下貨輪的臺積電將學習亞馬遜、宜家等巨頭的經驗,避開熱門港口,將設備運往其他地區,這樣才能保證10月份時美國5nm工廠的制造進度。
除了堵,成本越來越高了
除了堵塞以外,物流價格成了半導體企業頭疼的另一大問題。
據最新的數據,相較于疫情之前,海運和空運價格都翻了數倍,但對于企業來說卻是一筆不得不花的開銷。
由于陸地上也沒有足夠的卡車和司機,即使完成了卸貨,這些集裝箱只能停滯在港口里,沒法及時回到貿易循環當中,供應一方就會出現“缺箱少艙”的現象。為了維持運轉,一些廠商不得不購入更多的新集裝箱以及與其相配的船只。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集裝箱廠商就有意無意抬高集裝箱的價格,甚至一些生銹的箱子都被拿出來繼續“工作”。
伴隨集裝箱價格的上漲,海運的價格也開始飆升。“德魯里世界集裝箱指數“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從上海向洛杉磯運送一個4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運費為10377美元,約合人民幣近67000元,比去年同期上漲329%。
有人吐槽,裝滿一箱貨物的價格,甚至還不如這個集裝箱的價格貴。
雖然天價海運費主要在中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但事實上全球的海運價格都跟著一起上漲,而這些費用最后只會落進了集裝箱廠商和海運公司的口袋里。
如今為了保證供應,已經有廠商開始放棄了海運,全部改由空運,哪怕單次飛行價格幾千美金費用,較之前翻了三倍不止,也照飛不誤,成本壓力不言而喻。
據波羅的??者\指數 (BAI) 的最新數據顯示,亞洲到北美的空運即使運費已經漲到每公斤10美金以上,但空運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半導體的供應鏈,保證生產進度。
對于“缺芯”的各家企業才說,時間就是金錢。
有意思的是,因為國內“限電”的影響,美西航線海運費在國慶節前3天跌去將近3月漲幅,但其他航線的價格依然在上漲。
結語
面對日益嚴重的供應鏈問題,美國、歐洲、中國等眾多國家和地區已經紛紛嘗試解決供應鏈的問題,但疫情下的勞動力短缺、運輸延誤等短時間還是難以解決。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洛杉磯港的“堵車”現象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緩解,堵在港口外的貨船連起來超2000公里。
為了緩解供應鏈問題,只能指望美國碼頭工人們能努努力多加加班吧。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