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韓璐 4年前 (2021-09-27)

芯片又要漲價了?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往年都沒有被限電的半導體,今年卻沒能“逃過”。

就在今天,日月光昆山公司已經處于限電停產狀態,并已安排所有員工離開。

同時,一張限電停產通知也開始流傳。

通知中寫到,因能耗雙減政策,日月光昆山于9月26日接到當地政府緊急通知,經過與政府部門的積極協商,爭取到1天的時間將正在機臺作業的產品生產完成,限電時段調整為9月27日8點到30日的24點。

限電期間,工廠將無任何產出。

而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限電”影響的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并不只有日月光一家。

這些半導體相關企業被拉閘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

據中國半導體論壇公眾號消息,自22日以來,就已經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發出公告稱,為響應當地“能耗雙控”的要求,本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生產線臨時停產。

而早之前,就有臺媒報道稱,大陸限電沖擊了蘋果和特斯拉的多家重要供應商。

已知被拉閘限電的半導體相關企業包括:

鴻海系企業、乙盛精密工業,以及蘋果和特斯拉的一家重要構件供應商26日表示,配合該市停工工業用電的政策,昆山廠從9月26日至10月1日暫時停產;

iPhone聲學元件供應商康而富控股,公告蘇州工廠停工5日至30日中午,將調用庫存以支持客戶需求;

英特爾、輝達和高通的數家晶片封測服務商收到通知,要求江蘇省的廠房停工數日;

恩智浦、英飛凌和日月光的半導體封裝材料供應商長華科技對外公告,26日晚間至月底停工;

……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從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此次受到影響的多為封測和元器件供應。至于晶圓生產,目前還未知。

工廠限電后,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其實,早在限電開始的時候,業內就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擔心波及半導體相關產業。

而此次日月光等工廠的動作,則坐實了這個擔憂。

對于下游的半導體封測和模組廠來說,停電會導致工廠生產停工、交貨周期拉長、生產成本增加。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下半年向來就是消費電子傳統旺季,本就面臨缺貨問題。

依據市場分析機構最新公布的報告,今年8月份芯片交期已經達到約21周,比7月的交付周期延長了6天,更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長記錄。

照目前的情況,半導體相關工廠限電截至期限都集中在9月30日,如若只是幾天,那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是尚是有限的。

但問題也在這里,當前的限電通知僅針對9月份,至于10月1日之后的限電政策,目前還沒有相關消息,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

而就在消息曝出之后,網上也流傳出了不少朋友圈截圖,有人預估芯片將迎來新一波漲價潮,更是有人已經在搶貨的路上了: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半導體一直都是耗能大戶

一直以來,半導體都是耗能大戶,對于電力的連續性供應依賴度極高。

至于有多耗能,我們以臺積電為例。

2019年,臺積電全球廠區的耗電量達到143.3億度,而在臺灣省全年2400億度發電量中,僅臺積電廠區就占去了6%,更是比肩深圳一年的居民耗電量。

這么多電都用到哪里了?依據知乎網友@集成電路科普者的解答,主要有這么幾方面:

一是制冷和恒溫控制,整個超凈間的溫度全年基本都控制在22℃;

二是光刻機設備,堪稱整個生產線能耗最高的設備,一臺EUV光刻機每小時就需要消耗1000度電,一年下來耗電量接近1000萬度。而在臺積電,有著幾十臺EUV光刻機,還要幾百臺其它型號的光刻機,耗電量可想而知;

三是熱處理和離子設備,芯片生產的過程很多時候需要涉及到上千度的高溫,需要的耗能驚人;

……

半導體也被限電!涉及蘋果、特斯拉等供應鏈,已經有人在搶貨的路上

而一旦供電不連續,對半導體企業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就在2010年,東芝一座工廠就遭遇了瞬間電壓低下的供電事故,時長為0.07秒。

彼時,因為這0.07秒,東芝工廠多臺設備停止運行,直到2天后才得以重啟。由此帶來的連鎖影響是,2011年1月份東芝的NAND產能下降近20%,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

就在今年,臺積電部分工廠也曾遭遇突發停電。

比如4月份的南科Fab14 P7廠區突遭停電。雖然很快的,臺積電就靠柴油發電機復電并與臺電合作以全力恢復正常供電,但彼時業內就預估約有3萬片晶圓受影響,損失金額在1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3億元)以內。

雖然本次受到限電影響的多為封測和元器件供應,還未涉及晶圓制造,但損失已經是必然的。

與此同時,也為原本就已經很嚴重的“缺芯”帶來不小的變數。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