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召開三次峰會,“強制”企業填寫供應鏈調查問卷,美國政府面對“缺芯”很著急
要求企業填寫芯片供應鏈信息調查問卷這一做法,還是挺罕見的。
因為缺芯問題,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23日召開芯片峰會,希望尋求化解芯片短缺局面的方案。
此次線上會議中,包括英特爾、臺積電、蘋果、微軟、三星和福特等企業代表都參與其中。
據了解,這場會議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狄斯主持,議題包括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對芯片供應的影響,以及如何促進芯片生產行業和客戶之間的合作。
這已經是短短幾個月內由美國政府發起的第三次芯片峰會。今年4月,拜登會晤主要企業高管,表示將自主芯片產業;5月的第二次會議上,雷蒙多與30多位產業高層領導討論了芯片短缺的問題。
經過前兩次的商談,一些芯片廠商已經有所動作,比如英特爾和臺積電,都已近宣布計劃在美國設立新廠、提高芯片產量。同時,美國有關為芯片行業提供資金、協助擴建或設立新廠的立法案尚待國會表決。
但不管是設立新廠,亦或是擴建,都需要時間周期,而當前的“缺芯”問題確實迫在眉睫的。
調研機構AlixPartners的最新預測,由于芯片危機,今年全球汽車產量將減少770萬輛,是該公司先前預估減產數量390萬輛的近兩倍。盡管穩固供應鏈的相關行動持續進行,但在車廠耗盡庫存且其他產業無備用零件的狀況下,芯片供應狀況惡化。
同時,疫情的影響也正加劇。東南亞的重要供應中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而閉廠,現在從芯片下單到交貨,需要等21周。
種種問題累計,這或許也是為什么美國政府短時間內會第三次召開芯片峰會的原因。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第三次峰會舉辦的當天,雷蒙多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援引冷戰時代的一項國家安全法律,迫使半導體供應鏈的公司提供芯片庫存和銷售方面的信息,目的是緩解導致美國汽車停產、消費者電子短缺的瓶頸,找出可能存在的芯片囤積行為。
為此,美國商務部將要求企業在45天內填寫提供芯片供應鏈信息的調查問卷。同時雷蒙多也警告,如果企業不予理會,她可能會調用《國防安全法》或其他工具來強迫他們填寫。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