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型材料組合,更穩定且顯著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
總的來說,這種電池不僅具有高能量密度、壽命長的優點,且安全性能良好,這一研究對于實現出行方式的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普及,對動力電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目前,最常見的動力電池為鋰電池,比如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還有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于其他材料,鋰金屬電池能做到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它的穩定性是一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試驗了一種新型鋰金屬電池,不僅能極大的提高電池的穩定性,還擁有極高的能量密度。
日前,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烏爾姆亥姆霍茲電化學儲能研究所(HIU)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型鋰金屬電池,通過改良電池的陰極和電解液,可以極大的提高穩定性,并達到560Wh/kg的能量密度。
要知道,目前寧德時代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為215Wh/kg。
具體來說,這款電池的陰極采用富鎳陰極,相比通用的石墨負極,其能夠在單位質量中存儲更高能量。
不過,富鎳陰極在目前常用的有機電解質(LP30)中,穩定性有待提高。
于是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不易揮發、難燃的雙陰離子離子液體電解質——ILE來代替LP30。
研究人員介紹稱:“在ILE的幫助下,富鎳陰極上的結構修飾可以顯著減少。”
這是什么意思呢?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的存儲容量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減少。
在電解液LP30中,離子在陰極上破裂,在這些裂縫中,電解液發生反應,從而產生結構破壞。不僅如此,陽極上還會形成一層厚厚的苔蘚狀鋰層。而ILE電解質可以顯著減少這類反應,從而可以維持電池的存儲容量。
實驗表明,這種新型鋰電池的容量在使用1000次后仍能達到原先的88%。
總的來說,這種電池不僅具有高能量密度、壽命長的優點,且安全性能良好,這一研究對于實現出行方式的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