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行業未來丨第八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圓滿舉行
“第八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暨IVD及精準醫療產業與投資聯盟年會”在江蘇太倉寶龍福朋喜來登酒店完美落幕。
2021年7月15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CHC醫療咨詢、IVD及精準醫療產業與投資聯盟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暨IVD及精準醫療產業與投資聯盟年會”在江蘇太倉寶龍福朋喜來登酒店完美落幕。
大咖嘉賓齊聚太倉
本次活動得到了太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來自跨國企業,上市企業,創新企業,政府科研機構,以及投資界共計300多名嘉賓齊聚太倉,就本次論壇主題【診斷力與時代共振】展開討論?,F場氣氛熱烈,場面一度達到沸點。各位IVD從業人員通過本次論壇彼此交流,互相學習,對于IVD產業的未來寄予了更深的肯定和希望,共同助力并且推動IVD產業的蓬勃發展。
論壇現場座無虛席
會議在中共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先生及山藍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道志博士的致辭下正式拉開序幕。
汪香元,中共太倉市委書記
汪書記表示,對標上海、融入上海,是太倉現在所追求的目標,他希望可以和上海緊密連結在一起,全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相信憑借太倉優越的區位優勢以及各項人才利好政策,能夠攜手與更多優秀企業一起,共同壯大太倉生物醫藥產業的生態圈。并期待大家通過此次活動走進太倉,了解太倉,認識太倉,投資太倉,且收獲于太倉。
劉道志,大會主席,山藍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
劉道志博士介紹了IVD聯盟的發展歷程,一路走來已邁入第八個年頭!對于中國醫療產業而言,IVD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有目共睹,且不斷呈上升趨勢。作為資深創業者兼投資人,他認為醫療賽道是一個永遠興旺的賽道。因此,無論是政府、招商引資,還是個人,大家都愿意將資金注入。目前隨著長三角的一體化,太倉也必然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醫療產業發展機遇。
陸征,太倉市招商局局長
太倉市招商局局長陸征,從城市概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配套服務和優惠政策四個方面就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的情況做了簡短推介。生物醫藥作為太倉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布局于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藥服務外包這三大產業方向,且匯聚了一大批優秀企業。除了出臺各項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政策之外,對于人才的培育和引進,也是太倉非??粗氐囊稽c。最后,陸局誠摯地歡迎各位企業家,投資家到太倉實地考察、投資興業。
朱耀毅,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體外診斷分會理事長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體外診斷分會理事長朱耀毅以《疫情常態下的體外診斷發展》為主題,從截至6月底的整個行業最新的發展,以及疫情常態下的行業情況兩方面進行分析解讀,并以行業數據為考量,帶領大家做了簡短的回顧。最后,朱會長重點介紹了近期熱門的分子診斷,并提醒大家多多關注新的行業政策。
陳健忠,雅培核心診斷中國區副總裁
雅培核心診斷中國區副總裁陳健忠則以全球化的視角,為大家分享了他的演講主題《IVD全球趨勢》。首先介紹了雅培的核心業務構成,隨后圍繞快速產品研發、IVD行業分割、IVD全球成長、產業維度、產業同行以及數據等多方面,展開深入分享。最后強調,自動化必然成為IVD未來發展的潮流趨勢。
劉道志,山藍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
山藍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道志博士從資本角度出發,全面分析了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后疫情時代,體外診斷行業的投資機遇做解讀。他首先介紹了IVD產業的整體情況,并從投資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了行業的投資趨勢和可能的投資領域。他認為,趨勢性的東西更需要格外引起重視。
趙立見,華大基因CEO
華大基因CEO趙立見以【人類基因組計劃工作草圖發布21周年】事件為開端,開啟《中國基因組學技術的IVD之路》報告。他認為,僅僅是產品獲得IVD,并且從檢測周期和迭代來講,還不足以滿足所有臨床需求。如今華大基因已經建成了完全貫穿生命全周期的基因組醫學的整體解決方案。他認為這是未來基因組醫學的應用方向,同時,趙總也希望能跟更多同道進行深入得了解和合作。
方焯,藥明奧測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
最后,藥明奧測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方焯博士就《聚焦整合診斷,引領精準醫療》這一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首先分析了醫療診斷的演化過程,認為整合診斷應該是通往未來的路。整合診斷是以疾病和病患為中心,通過多組學的數據,結合算法模型來達到更為精準的診斷。藥明奧測希望通過整合診斷賦能生態圈,打造“診-療-藥-險”的閉環。通過與臨床專家合作,研發并轉化創新產品,并依托Mayo為中心的合作方進行全球推廣。In China for World,最終使產品和服務讓全球病患受益。
2021產業變局與未來
從左到右:吳昊,羅氏診斷亞太區戰略和商務發展總監;趙立見,華大基因CEO;方焯,藥明奧測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孫劍峰,科華生物生命醫學事業部總經理;劉泳暉,美國威爾遜•桑西尼•古奇•羅沙迪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伙人
吳昊:從技術層面分析,新的技術不斷迭代,層出不窮,IVD行業已然成為醫療投資機構必投的賽道;從上市角度來說,未來IVD的上市企業也必然會突破預期,發展勢頭猛烈。
趙立見:華大基因在疫情防控里表現出色,但也絕不能忘卻傳統業務。他認為未來投入于核心競爭領域方面的研發是十分必要的,也對未來的收獲充滿信心。
方焯:最近一兩年行業最大的挑戰可能是產品的同質化比較嚴重,藥明奧測所做的嘗試是盡可能貼近臨床,同時也希望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
孫劍峰:最大的變化在于,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了整個IVD產業的格局。很多中小企業異軍突起。他認為中國企業以及很多小型企業,集體是井噴的。偶然中有必然,長期的技術儲備是剛需。
劉泳暉:近幾年IVD行業崛起明顯,除了融資渠道以外,還發生了很多并購事件。明顯的趨勢是,很多一般的企業,也有具備了有專利背景的律師來專業做IVD領域的案子。這不僅僅是IVD企業的變化,也給整個資本圈,律所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上午的論壇高朋滿座,氣氛熱烈。盡管7月的太倉酷暑難耐,也抵不過現場各位IVD從業者和嘉賓們互相學習分享的炙熱心情。
會議現場火爆
簡短的午餐休息過后,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區黨委委員、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主任胡雪峰作為太倉生物港代表,為大家做了港區推介。
胡雪峰,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區黨委委員、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主任
胡主任以幾張照片為大家分享了太倉的由來和故事,以及太倉的文化人物。太倉生物港,作為一個專為IVD打造的專業園區,所有的政策都是為IVD量身定制并為IVD的生命周期進行打造。這是太倉生物港的產業定位。最后,胡主任呼吁大家都可以親自來港區參觀考察。
中國POCT產業市場挑戰及趨勢
從左至右:柳丹,鼎暉投資創新與成長基金合伙人;金鑫,北京美康基因董事長;王成超,杭州微策生物聯合創始人;高雁,合川醫療副總經理;劉曉嵐,中信證券醫療健康組執行總經理聯席負責人
柳丹:IVD,包括POCT為主的行業,未來一定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從中國走向海外市場,在全球引領出一股中國風。
金鑫:想要揚帆出海的中國POCT企業,首先要了解當地的環境和政策,做好萬全的準備,其次,要做好質量把關。
王成超:POCT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往自我檢測發展,但是,只有落實到千家萬戶乃至個人用戶,它的量級才能真正爆發。微策生物做POCT產品的使命,在于更簡單更快速并且能很好得控制成本。
高雁:近年來得關注點在微流控這塊。經過幾十年科學界以及工業界的沉淀和探索,目前是高速成長或爆發的很好時間節點?;谖⒘骺禺a品的需求持續高漲不斷,以微流控為基礎的POCT在全球范圍內的蓬勃發展,也必將是大勢所趨。
劉曉嵐:POCT發展到現階段,之后的發展在于幾個維度。1,更加創新的技術;2,提升市場滲透率;3,國內企業出口到海外市場需要通過診斷信息和治療信息相結合。
王海蛟,高特佳投資執行合伙人
高特佳投資執行合伙人王海蛟,全面解析了《臨床質譜檢測的投資趨勢》。他認為,臨床質譜檢測是比較新且小的行業,但相比傳統的檢測方法,質譜檢測在靈敏度、特異性、分析速度和多指標同時檢測方面,具備相對較好的優勢。他認為,短期內首先要把服務端打開,只有讓更多用戶接受臨床質譜檢測所提供的服務,這一領域才有可能走到上游。而未來三到五年內,他還是比較看好臨床質譜的檢測服務這一投資領域。
王珺,杭州杰毅生物CEO
杭州杰毅生物CEO王珺則從大數據推動病原宏基因組發展進行解讀,他認為NGS過去幾年發展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是由于想要解決感染問題,最主要的是要知道面對的是什么樣的病原體。他表示mNGS是所有NGS項目里最貼近IVD的,因為它擁有非常強烈的本地化運作需求。但mNGS的技術和數據維度挑戰都很大,盡管如此,未來杰毅還是想用自己的方法來改進這個行業。
IVD行業賽道布局:
高端免疫+分子診斷商業機遇化
從左至右:秦軍,聯眾泰克總經理;王小銳,微遠基因創始人兼COO;保偉,源古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國偉,泛因醫學 COO;王珺,杭州杰毅生物CEO
秦軍:化學發光市場到底怎么樣?我們在化學發光方面的經驗在于,首先我們做的是高難度的電化學發光,同時也需要國際化的合作,需要跟進口產品相匹配。而聯眾泰克也愿意花長時間去打磨一個產品。
王小銳:介于臨床需求和技術平臺之間,轉化醫學是非常重要的橋梁。同時也是NGS企業要做的事情和服務。而做醫療的方向自然而然就是:1,臨床需求; 2, 商業模式。
保偉:對于整個中國醫療改革的方向,不管是今天LDT的發展亦或是各類醫學中心和??频陌l展,都全面推動了POCT。而相對??频陌l展,現在唯一成功的兩個模式,一個是三明模式,二個是??漆t聯體發展。對于技術方面,也不能脫離中國本身的國情。
徐國偉:針對未來腫瘤領域的發展情況,單從腫瘤檢測這一領域做考量,應該更聚焦于利用新的,好的技術來提供更優質的臨床獲益產品,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王珺:未來應該是院內操作、本地化操作,那么如何幫助臨床,幫助醫院快速開展檢測服務?這是我們在做的事情,而隨著醫院在本地化的需求越發強烈,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的研發方向。
臨床質譜的商業化布局
從左至右:張振宇,夏爾巴投資投資總監;吳超,佰辰醫療聯合創始人;鄭毅,瑞萊譜醫療總經理;徐國賓,譜秀科技創始人;周立,豪思生物總經理助理
張振宇:對于投資人來說,IVD這個領域,一方面是看技術,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定位。還有更重要的就是看我們商業化的落地能力。
吳超:公司對于質譜這一塊非??春?,并且專注于質譜的臨床檢測。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讓質譜真正真正具有醫療屬性,另一方面是挖掘真實的臨床需求,我們認為這是質譜最核心的兩個問題。而質譜也一定是下一個非常大的藍海。
鄭毅:作為集硬件、封閉式配套試劑盒于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我們主要的產品序列涵蓋了大型臺式質譜儀,到小型的POCT的質譜,全線覆蓋。中國臨床質譜除了解決0到1,設備有無的問題,更需要質譜的臨床化,更好地服務于各大臨床醫院檢驗科,這也是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
徐國賓:我們的目標還是專注服務于國內的專家客戶,一方面做進口替代;另外一方面會做一些有IP屬性的,封閉試劑體系的專用設備,并且和上市公司合作,往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這兩方面發展。
周立:從我們的角度出發,對于閉環這個問題,以公司整體的產品和服務來說,在將來也已經布局要成為一個完全的閉環,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我們也一直在努力之中。而產品需要緊密地和臨床醫生以及檢驗科相配合,同時也會把關注點放在醫院本身。
企業家面對面:
腫瘤早篩的最后“一公里”
從左至右:顧勝寒,山藍資本投資總監;張江立,鹍遠基因聯合創始人兼CEO;鄒鴻志,康立明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沛,聚禾生物創始人;鐘晟,泰萊生物聯合創始人
顧勝寒:不管是企業還是臨床,對于腫瘤早篩行業的發展都抱有很大的信心。山藍資本會持續做腫瘤早篩領域的布局。所有的從業者共同把這個行業的發展推動下去,最終造福于患者,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張江立:首先是機遇,怎樣能夠找到合適的商業化落地渠道,讓早篩的技術能夠真正早日落地,造福大家是非常重要的。未來再把靈敏度調高一點,可能更符合中國國情。而對于癌癥篩查產品來說,在研發階段就應該做前瞻性的單盲測試。
鄒鴻志:我們最主要的機遇就是資本熱捧,其次是政策支持。國家對早篩這個行業特別支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慢病管理、腫瘤篩查等。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政策利好,而最大的挑戰是醫保問題,我們也希望能作為這個行業的開拓者之一。
劉沛:不同的定位對產品的性能、產品的設計、終端的定價都是有差別的。我們對于產品,傾向于走門診路線,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思維定位。這是商業模式的考量。另外對于新產品的市場推廣,首先要做規則和依據,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鐘晟:首先我們要定義好腫瘤早篩這個概念。先要有一個普篩,其次做精篩,最后是做早診,這是有分層的。而對于用戶來講,PPV要求更高一點,這也是作為泛腫瘤篩查的產品最難最有挑戰的地方,至于如何提高PPV,如何把真陽性預測的數值提高,這也是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
未來已來:
人工智能+IVD 1+1>2的裂變
從左至右:劉明宇,邦勤資本創始合伙人;劉纓,軟銀中國基金合伙人;曹建軍,仁東醫學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楊林,杭州迪英加科技創始人兼CEO;路濤,至本醫療合伙人、至本互聯網醫院總經理
劉明宇:未來體力和智力之間的事都會交給AI來做。所有的領域都要依靠技術創新層面去推動。最迫切的是在云端的傳感器方面。
劉纓:AI是個IT,并且是一個提高效率的手段,降低了成本,同時節約了人手。通過用軟件,以及各方面的手段,來實現其中的一個AI的應用。而AI在醫療臨床上能實際解決問題,這才是一種正確的使用方法。
曹建軍:AI除了能幫助我們提升效率,還能在海量的數據里面發現一些人工發現不了的關聯因素。而真正要讓AI產生意義,則必須滿足足夠大的數據需求。
楊林:對于AI來說,數據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確保標注數據的質量,才能獲得比較良好的系統。而從AI的高度來講,同樣需要達到一定的數據量級。利用AI技術,亦有益于我們的數據采集。最后需要選擇準確的切入點,這也是我對AI的整體看法。
路濤:首先從應用場景的角度,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基層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和精度,其次,需要解決一些在真正的臨床過程中原本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后,就是數據的可靠性問題。
IVD原材料創新
從左至右:段云,山藍資本執行董事;任輝;海貍生物董事長兼CEO;李莉,醫脈賽生物科技總經理;吳一飛,引加(上海)生物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劉明,百新意生物創始人及總經理、首席科學家
段云:2020年和2021年,IVD行業最大的變化就是新冠帶來的商業機會。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技術,并找準細分市場。
任輝:疫情對于關鍵原材料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1,上游的原材料體量普遍較小因此具有非常大規模的市場需求。2,量變引起了質變;而資本的加入也讓我們這個行業受益無窮;3,對于這個行業而言,主要是用于高通量和自動化。
李莉:雖說疫情是分子診斷行業自動化的開始,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壓力。那么如何提供最好、最優質的產品,以及怎么樣實現差異化,這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劉明:對于傳統做IVD的小企業而言,光靠一兩個品種是遠遠不行的。因此,在這方面的挑戰應該如何應對,才是至關重要的關鍵點。必須擁有一些不一樣的產品,來區別于其他IVD企業。
吳一飛:不管是從渠道還是戰略上,都需要提高產品原料。原料也是我們最主要的方向和板塊。我們需要聚焦,整合所有的前沿技術,不僅僅只是做出來而已,還要擁有穩定性和高質量。所以整合資源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本屆會議,嘉賓們就【診斷力與時代共振】的話題各抒己見;與各位IVD企業家、投資家,學術單位,政府機構面對面交流,頭腦風暴,直擊IVD產業的痛點和熱點。引發現場所有與會嘉賓的思考與共鳴。
同一個夢想,同一個目標。IVD行業未來可期!無可限量!我們期待更廣闊的藍海,我們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你們!"第九屆中國 IVD 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讓我們再聚首,展望新未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