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炒熱 “鴻蒙概念股”?
今天你也買“鴻蒙概念股”了嗎?
試問6月的股市,誰是最耀眼的明星?
自然是“鴻蒙概念股”。
距離鴻蒙OS 2.0發布僅僅過去半個月時間,A股33只鴻蒙概念股中已經有27只實現了股價增長,占概念股總數超八成。其中,漲幅超50%的個股就有7只。
然而在17日收盤之后,漲幅第一的潤和軟件被宣布“關進小黑屋”,漲幅第二的傳智教育被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剩下各家紛紛發布公告稱:“介入鴻蒙程度甚微”。
這場由鴻蒙出世所引發的市場風暴,終于要降溫了?
誰都想學習“鴻蒙編程”
沾了“鴻蒙概念股”的光,傳智教育在8個交易日內,收獲了7個漲停板。
這下子連深交所都坐不住了,宣布對傳智教育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解釋股價異常原因。
簡單來說,首先要解釋下旗下鴻蒙相關課程是否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其次說明公司目前是否存在同鴻蒙系統的相關業務。
對此,傳智教育回應稱:目前與鴻蒙系統相關的課程研發及講授尚處在初級階段,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收入,未來鴻蒙相關培訓課程上線及開班情況會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具體安排,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當我們想打開傳智教育的官網一探究竟時,僅能在首頁看到關于鴻蒙系統的一節2小時公開課。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瀏覽過程里,網頁充斥的宣傳廣告沒有提到鴻蒙課程,不過在線客服卻表示能夠提供鴻蒙的相關學習資料和視頻。
在端午節當天,傳智教育就曾發布公告提醒股民:目前二級市場對公司股票關注度較高,可能存在炒作風險。
然而節后15號開盤當天,傳智教育仍然開盤大漲,一度觸發漲停。接著兩天,傳智教育連續觸發漲停板,總市值高達154億元,資料顯示,申港深圳分公司等五家機構合計買入1.04億元。
至此,在短短十天內,傳智教育的股價暴漲97.78%,一個月里累計漲幅106%。
在躋身“鴻蒙概念股”之前,傳智教育的身份是A股首家教育IPO公司。這家公司被稱為“IT行業的賣鏟人”,旗下多款品牌覆蓋了從少兒到成人的IT教育。
然而從公司公布的2020年業績來看,疫情帶來的線上教育熱潮并沒給傳智教育帶來利潤上的突破,反倒營收下滑30.75%。
然而,鴻蒙的出現,讓傳智教育再次受到了市場熱捧。
從網上搜索的結果來看,開設鴻蒙課程的編程教育機構僅為少數,而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在捐獻其基礎架構后,鴻蒙開發者人數已超400萬,這背后蘊藏著一個巨大的市場。
除了培訓機構以外,各大高校也開始陸續開售鴻蒙相關課程。據悉,目前鴻蒙相關課程已走進包括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在內的超過15所高校。今年2月,武漢大學已率先開設全國高校第一個鴻蒙移動編程技術課程。
由此可見,關于鴻蒙的編程教育確實是當下的熱點之一。
在巨大的市場面前,傳智教育最先“吃螃蟹”推出相應課程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軟件生態,每家廠商都不想錯過
相比于“蹭熱度”的傳智教育,潤和軟件更稱得上名正言順的“鴻蒙概念股”。
憑借與華為長期的合作關系,潤和軟件從鴻蒙誕生之時就一直參與生態建設,并且是海思芯片及IoT戰略伙伴。
今年5月14日,潤和軟件在投資者關系活動會上再次強調了華為的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此外,潤和軟件還是OpenHarmony項目初始七家成員之一,另外6家單位分別為華為、京東、博泰、億咖通、中科院軟件所和中軟國際。
總得來說,憑借“華為合作伙伴”的身份,潤和軟件自然吸引了資本的關注。
在6月17日深交所透露的消息,潤和軟件超過9成自然人累計買入超過554億,其中中小投資者買入金額為320.17億元
在散戶買買買的刺激下,這只概念股在一個月時間里暴漲450%,最終觸發了深交所的監管。
相比于傳智教育,潤和軟件的爆紅更像是消費者對于鴻蒙概念的追捧。
除了潤和軟件之外,有不少和鴻蒙相關的軟件企業甚至硬件企業都在發布會后實現了股價的上揚。
有媒體統計,目前已累計超過73家第三方企業宣布加入華為鴻蒙開發陣列,包括華為官方公布的36家、自身披露是鴻蒙生態合作伙伴的上市公司22家,最后還有15家華為現有自主生態陣營的關聯合作伙伴,涉及軟件開發、家電、智能硬件等領域。
回顧七家單位在開源基金會下成立的OpenHarmony項目群工作委員會,在成立之后又邀請了信通院泰爾實驗室、好叭科技、華秋電子、軟通動力、思必拓科技等5家產業鏈伙伴加入項目組,涉及物聯網和應用開發企業。
對于停牌,潤和軟件表示2020年公司鴻蒙業務銷售收入僅155.22萬,毛利只有30.30萬,對當前營收和凈利潤的影響都非常少。其他概念股企業也想投資者表示:鴻蒙相關業務只是在探索,或是收入占比少。
在散戶沉浸在鴻蒙概念狂歡時,不少資本已經開始陸續減持這一類股票。
結語
一類是資本巨鱷的狂歡,一類是消費者對于鴻蒙OS的期待,兩股勢力共同造就了“鴻蒙概念股”的熱潮。
即使是熱度降溫,這類股票依然會受到資本的關注。
當然,這一切要取決于鴻蒙OS在未來的真正表現。
與廣大安卓、蘋果開發商相比,實際上真正參與鴻蒙系統開發企業并不多,僅僅使用鴻蒙系統并不是真正的“鴻蒙概念股”,企業應當參與到鴻蒙生態的創新突破。
就單論智能家居這個市場,目前國內份額最大的是小米;而華為尚且停留在“其它”這個份額里,這對于鴻蒙生態的發展而言,缺少了真正的應用場景。
總結來說,在整個鴻蒙生態里,核心是手機,其他依賴家電及其他智能電器進行擴展。當前主流手機是否支持配合,家電企業的產品智能程度如何提高,配套的軟件是否能基于鴻蒙系統,這些都需要鴻蒙合作伙伴協助應用開發。
目前來看,鴻蒙目前只走出了一小步,是否能成為蘋果安卓之外的第三陣營,引領萬物互聯的發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