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特賽蘭鄧正凱:從太空走向生活,微晶玻璃帶來未來新體驗
肖特賽蘭和它的制造商伙伴們,給我們帶來了未來居家的模樣。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當下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正發生著悄然的改變。
以廚房為例,油煙的困擾、傳統廚電的繁瑣,讓年輕人逐漸遠離。
而智能廚房的興起,讓廚電的外觀、性能及操作體驗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作為產業鏈上游企業,肖特賽蘭一直以來都在“未來廚房”的新概念上傾注心血,其研發的微晶玻璃已被廣泛運用于多家廚電品牌。
廚房,這一寄托著家人溫馨的空間,正隨著新技術的推新,變得越來越智能化。
圖 | 肖特賽蘭 鄧正凱
兼具科學與藝術的新材料
微晶玻璃,又稱玻璃陶瓷。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種新型材料兼具了兩者的優點,既有陶瓷的強度和耐受性,又有玻璃的美觀和透光性。
更重要的是,這種材料具備耐熱性和耐沖擊特點,其性能可以說是位居行業頂尖。為了確保質量,肖特賽蘭僅在原料玻璃生產過程中就有5000多個測量點。
最初,肖特集團將這種材料用于天文望遠鏡的鏡面基板,微晶玻璃零熱膨脹的特性使精密的光傳導成為可能。肖特賽蘭把這種探索太空的新型材料帶入千家萬戶,微晶玻璃搖身變成了家用廚房里的革命性產品。
在鄧正凱的講解里我們得知,肖特賽蘭在50年里已經出售了1.8億片面板。方太、帥康、Miji等國內外耳熟能詳的廚電品牌都采用了肖特賽蘭微晶玻璃面板。
這背后,高耐用性與安全性自然是廠家首先考慮的問題。
以傳統的燃氣灶為例,“是否會爆炸”、“質量是否安全”是消費者在購買時會考慮到的重話題。微晶玻璃從物理特性上就完美避開了這些問題。
由于微晶玻璃熱膨脹系數幾乎為零,能經受得高溫和700度溫度驟變,最終能抵消玻璃態物質的熱脹冷縮,形成零膨脹的奇特現象。為了搭配產品,肖特研發了新型鍍膜技術和其他工藝,比如可以媲美鉆石硬度的防刮擦涂層等。
透光面板的發明也讓肖特賽蘭為廚具增添了科技的樂趣。比如,灶具面板可以支持多色彩的顯示屏,透過LED光源在灶面展示出用戶想要的信息,例如溫度、加熱時間等。
在接入互聯網后,用戶可以搜索查看食譜,控制其他廚電,甚至融入社交屬性。在智能化、健康環保的趨勢下,年輕人更加愿意走進廚房,“智慧廚房”的產品理念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當下人們的烹飪習慣。
不止于廚房
除了賽蘭之外,整個肖特集團專注玻璃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已經130年,一直在挑戰玻璃性能的極限,旗下玻璃產品也被廣泛用于家用電器,醫藥,半導體,光學,汽車、能源等行業。
以消費者最關心的手機為例,隨著手機折疊時代的臨近,肖特高端玻璃產品在移動終端領域,還有更大的用武空間。最關鍵的是,肖特在手機蓋板玻璃的產品線已齊全,并都進入的量產階段。
例如,三星旗下第二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就采用了肖特旗下的柔性超薄玻璃(UTG),在康寧稱霸曲面玻璃的背景下,肖特集團也開始嶄露頭角。
隨著手機產業的變革,手機背板的材質也隨著潮流發生著改變,從最早工程塑料到金屬材料,再到當下最火熱的陶瓷以及玻璃材料。
那么兼具陶瓷與玻璃優點的微晶玻璃是否有機會成為未來應用于手機的材質呢?
鄧正凱表示:“一切皆有可能,創新需要“瘋狂”的點子和大膽的嘗試,50年前沒人認為太空材料微晶玻璃可以用于灶具。”
除了廚電和手機以外,微晶玻璃在其“老本行”——天文事業領域同樣表現出色
“在科學家收集太空的影像信息的時候,光線處理上輕微的變動都可能影響最后的觀測結果,微晶玻璃的零膨脹特性可保證出色的穩定性,讓它成為光學天文望遠鏡反射鏡基板的首選材質,”鄧正凱解釋道。
為了正好捕捉宇宙之光,LAMOST(郭守敬望遠鏡)和正在動工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旗下的歐洲極大望遠鏡(簡稱ELT)項目,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肖特的微晶玻璃鏡面基材。
圖 | ELT的光學系統及ZERODUR在其中的作用 來源:ESO,肖特備注
正是因為肖特集團對特種玻璃工藝的不斷突破,我們在是享受指尖的網絡沖浪,或是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時,都能感受新材料帶來的驚艷。
結語
在介紹產品時,鄧正凱提到了未來高科技廚房“FUSICS”的理念,包括功能、都市生活、可持續性、照明、互聯、社交這六個方面。
其實不單單是廚房,未來“智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體現出這些理念,肖特賽蘭和它的制造商伙伴們,給我們帶來了未來居家的模樣——溫馨且值得享受。
生活品質上的提高,讓我們更樂意體驗生活,這也是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提升。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