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韓璐 4年前 (2021-03-17)

一部售價6000元的5G手機,華為最高專利收費16.3元,不到高通零頭。

終于,華為要開始對5G專利收取費用了。

眾所周知,華為在5G市場上是“領頭羊”,但當其他競爭對手,諸如高通、愛立信等早已對5G專利收取費用的時候,華為卻一直“無所動”。

猶記得去年的一次采訪中,華為任正非曾回應專利收費問題,稱“我們太忙了,發展太快了,沒時間收取專利費,當我們不忙的時候,閑下來的時候,即使要專利費,也不會像高通一樣要那么多。”

而現在,華為“突然”宣布開始收費,為什么?

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一部5G手機,華為最高收費16.3元,不及高通零頭

截至2018年,市面上就有流傳華為將按照智能手機整機價格的4%接收5G專利費的消息,彼時華為出面否認了這一傳聞,同時也表示,4%的收費是過高的,不合理的。

此次發布華為官宣5G專利收費,收費標準是多少呢?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表示,對遵循5G標準的單臺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約合人民幣16.3元),并提供適用于手機最小的合理百分比費率。

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這個價格高嗎?一點都不高,甚至在已公布5G專利收費標準的4家中,華為是最低的。

例如高通(整機質量):

使用標準必要專利——單模5G手機收費2.275%,多模5G手機(3G/4G/5G)收費3.25%;

使用標準必要專利+非標準必要專利——單模5G手機收費4%,多模5G手機(3G/4G/5G)收費5%;

封頂價400美元。

愛立信的收費標準則相對簡單一點,區別高低端設備,單部分別收費5美元、2.5美元(約合人民幣32.5元、16.3元)。至于諾基亞,則每部設備收費不超過3歐元(約合人民幣23.2元)。

以一臺售價6000元的高端5G設備為例,高通最低收費136.5元,愛立信收費32.5元,諾基亞不超過23.2元,而華為,則最高收費16.3元,不足高通收費的零頭。

10萬專利的背后:10年累計投入超6000億元,5G專利、市場第一

說完收費之后,想必大家還想知道華為到底有多少專利。

依據其發布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截至2020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余族(超10萬件),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如此多專利的背后,是華為的研發投入之大。

《白皮書》中寫到,2020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有10.5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3.4%。僅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人民幣1317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15.3%。截止2019年,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

從華為專利墻來看,這些專利覆蓋了5G、計算、智能汽車、拍照、未來技術、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光技術等多個方面。其中在5G版塊,我們能夠看到華為自2002年到2018年所申請的部分專利。

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依據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專利競賽的領跑者》報告,在其統計的22家公司中,華為以15.39%的專利申請占比拿下第一,高通則以11.24%的占比排名第二。

與此同時在市場層面,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統計結果顯示,在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在通信設備市場的表現依舊一騎絕塵,遠超第二名的諾基亞。

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該機構也估算,預計在2020年,雖然海外市場受影響,但是華為的市場份額依舊是上升趨勢,由2019年的28%上升至31%。與此同時,Dell'Oro Group也預測,在2021年,華為在通信設備市場也將繼續一路高歌。

此時專利收費,難道華為“閑下來”了?

看完前面我們可以發現,關于華為5G專利收費的問題,業內早在2018年就開始關注,而直到去年,通過任正非的采訪,我們也得知當時華為方面似乎也還沒有相應計劃。

但是現在,華為方面突然宣布5G專利收費,難道真如同任正非當初所言,華為現在“閑下來”了?

并不是。

為什么華為現在開始收取5G專利費?這背后的一個原因在于當前以美國為首的打壓。

絕對,華為已經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有重組了,這期間,從鼓吹其他國家“封禁”華為,到技術封鎖,美國政府對于華為的打壓可謂步步逼近,尤其是在芯片,5G市場。

就在上周,又有消息傳來,稱拜登政府增加了對華為供應商的新限制,或將進一步限制企業向華為供應可用于5G設備的產品。在新限制下,甚至是企業拿到許可證后已經達成的合約,也有可能無法繼續進行。

在無法交由各代工廠生產的替代下,華為只能從高通等第三方進行采購,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華為能夠與高通完成芯片采購交易,也無法采購5G芯片。

今年的1月份統計中,在“大本營”中國市場,華為手機銷量占比已經跌至第三。

華為靠專利“曲線”救5G

圖| 數據研究機構BCI統計2021年Q1中國手機品牌重組量

這一大幅度下,在5G博弈戰中,此時華為宣布宣布5G專利費重新會是一個籌碼,也可以看成是華為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全球5G競爭。

他以諾基亞為例,該手機巨頭已經基本告別智能機歷史舞臺,但擁有眾多通信專利授權,依然在全球通信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地位。角色。

此外還有一點,雖然收費標準不高,但是對于現下的華為而言,借由5G專利收費,也將能夠彌補因技術封鎖而造成的業務損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