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半導體領域合作,主動降噪解決方案提供商「安聲科技」獲6000萬元B輪融資
公司已經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合作創辦智能聲學實驗室
注:此文轉自36氪
日前,國內主動降噪解決方案提供商安聲科技已于2020年10月完成6000萬元B輪融資,領投方為蘭璞資本,東方富海和盛世投資為跟投方。據悉,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和業務拓展,以及降噪軟件算法和芯片硬件架構的深度融合和技術優化。
安聲科技成立于2016年,聚焦三維空間主動降噪技術,為終端制造商客戶提供聲品質提升方案。
安聲科技核心技術積累在于其自主研發的聲全息技術,聲全息技術可實現三維空間內主動降噪,其原理在于計算出空間內噪聲場的分布后控制生成降噪場,通過聲波疊加抵消達到主動降噪的效果。
聲全息技術應用的關鍵點一方面在于其可覆蓋的頻率范圍,另一方面在于其計算效率,計算效率足夠高才可以保障降噪的實時性。安聲科技基于公司和美國普渡大學聯合研發的高階多級子聲場仿真理論模型,通過自研的聲全息算法將降噪的頻率范圍拓展至近3000Hz,其計算效率可達常規聲全息技術廠商的1000倍。
公司創始人兼CEO劉益帆表示,從整個聲音行業按技術上下游可劃分為:傳感器層、信號層、智能層、應用層。最上游是傳感器層代表公司如瑞聲、歌爾聲學等,之后是音頻信號層面的軟硬件公司,下游包括智能識別層如科大訊飛等,行業末端是在數據和服務在各個場景中的應用。
劉益帆認為整個行業在信號層和識別層之間還缺少一個屬性層,因為傳感器在自然界捕獲了一部分信息(比如聲音的強度和頻率等)的同時也丟失了另一部分信息(比如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之間的傳播關系)。所以目前行業的智能聲學技術大多在電信號層進行處理時,其算法可利用的信息量極其有限,之后的智能層可用于訓練的聲音信息也有缺失,導致行業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
安聲科技的聲全息技術屬于屬性層,位于信息層之后,該技術可以通過特定計算還原出一部分被傳感器和信號層丟失的信息,從而形成全維度的聲場信息,提高智能聲學算法和數據的精確性和可用性,進而可提升智能層的精準度,最終幫助下游市場開發出更多的智能應用場景。
由于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對技術的實時性要求很高,安聲的算法優勢如果要進一步提升性能表現,僅軟件層面優化還不足夠,需要在芯片層面進行芯片架構的優化以及和芯片架構的深度融合。因此,安聲科技已經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合作創辦智能聲學實驗室,實驗室主要面向聲學領域實現芯片智能化應用。
此外,安聲科技也與部分芯片公司展開合作,從芯片架構層面為聲學軟件算法進行針對性的適配。隨著國產化芯片投產進程的加快,安聲科技也將積極與國產芯片公司合作,共同為下游客戶提供完整的軟硬件一體化聲學解決方案。
業務進展方面,安聲科技目前已經切入家電、汽車、智能硬件等行業,產品以模組形式交付到終端企業客戶,目前客戶包括海爾、小米生態鏈、一汽、奧迪等頭部企業。安聲科技曾在2019年獲6000萬元A+輪融資,由三峽鑫泰和國家航空產業基金聯合投資,在2018年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投資方為北極光創投與祥峰投資,2016,2017年也獲得業內知名機構的千萬級別早期投資。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