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Apple TV明年發布;臺積電230億元美國建廠計劃獲批
馬斯克:庫克曾拒絕就600億美元收購特斯拉進行談判;谷歌云宣布新設三個云區域,目的為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1、摩根士丹利:蘋果造車計劃曝光,利空特斯拉
據報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表示,蘋果自主造車的計劃將成為“特斯拉新的利空因素”。繼周一下跌6.5%之后,特斯拉股價周二又下跌5.5%。喬納斯給予特斯拉股票買入評級,目標價為540美元,較目前交易價格大約低15%。
此前有報道稱,蘋果將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并準備在2024年之前使用自主設計的電池生產一款乘用車。喬納斯表示,蘋果進入汽車市場還有可能對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等老牌車企構成挑戰,如果“蘋果真要施加影響力”,這些公司就會面臨艱巨挑戰。
2、中手游回應字節跳動收購傳聞:不屬實
針對此前“字節跳動擬收購中手游股份”傳言,中手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本公司今日的股份買賣價格及成交量均出現不尋常波動。本公司亦已留意到有關字節跳動計劃收購本公司控股權的市場傳聞。雖然本集團與字節跳動在日常業務過程中維持密切合作,本公司確認有關計劃收購的市場傳聞不屬實。
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字節跳動計劃部分或全部收購Fairview Ridge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 27.6%的CMGE股份,由CMGE董事長Xiao Jian和副董事長亨德里克(Sin Hendrick)控制。
3、全新Apple TV明年發布,主打游戲
《彭博社》Mark Gurman 在專欄中再次確認,蘋果將于明年發布全新 Apple TV。新款 Apple TV會采用全新遙控器,支持“查找”功能,并搭載更快的處理器。
同時,新款 Apple TV 的重點是游戲,蘋果可能會推出 Apple TV 專用游戲手柄,只是目前還不清楚外觀設計。今年早些時候,有人爆料稱全新 Apple TV 將搭載 A12 或 A14 芯片衍生的芯片,性能更強。容量方面,新款 Apple TV 會提供 64GB 和 128GB 兩種選擇。
4、谷歌云宣布新設三個云區域,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谷歌云宣布,將在德國,沙特阿拉伯和智利開啟三個新的云區域。啟動后,每個區域將具有三個區域,以防止服務中斷。這些地區還將包括谷歌云產品套件,同時還將為國內用戶和跨國企業的全球連接區域網絡提供更低延遲的服務。
從全球來看,谷歌云目前在17個國家/地區擁有24個區域和73個可用區域,以支持低延遲服務和應用程序。據谷歌云稱,多樣化的數據中心和云區域也為每個國家/地區提供了獨特的特征。
5、馬斯克:庫克曾拒絕就600億美元收購特斯拉進行談判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表示,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曾在幾年前拒絕參加討論收購特斯拉的會議。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一條推文中表示,在公司研發Model 3的“最黑暗”時刻,他曾主動聯系過蘋果,商討雙方之間的潛在交易。
馬斯克表示,他當時的計劃是,以特斯拉當前市值十分之一的價格尋求被蘋果收購,也就是說他希望以600億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出售給蘋果。
6、臺積電230億元美國建廠計劃獲批:2024年量產5nm
臺積電投資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赴美建廠的計劃今日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正式批準。此前在11日,臺積電董事會內部通過了這一項目。臺積電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300mm晶圓廠,2021年動工,2023年裝機試產,2024年上半年規模投產,直接部署目前最新的5nm工藝,規劃月產能2萬片晶圓。
今年5月,臺積電宣布,在美國聯邦政府、亞利桑那州政府的共同理解、承諾支持之下,有意于美國建設并運營一座先進晶圓廠,將直接創造1600個高科技就業崗位。
7、英偉達與三星達成合作協議,加強芯片制造戰略關系
有半導體行業內部人士透露,英偉達和三星簽下了一份新的制造協議,該協議內容與RTX 30系列GPU有關,三星很可能會倚重位于韓國華城的晶圓制造廠來額外增加產量,因為目前市場上的需求量很大。
據TechPowerUp報道,這筆交易的價值約為 "數千億韓元",三星將把8nm工藝制造的英偉達芯片的產量提高一倍。英偉達之所以加深與三星的合作,是因為需要 "快速交付芯片"。
8、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規范社區團購,6家平臺參加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
會議充分肯定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嚴肅指出當前社區團購存在的低價傾銷及由此引起的擠壓就業等突出問題,會議希望互聯網平臺企業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主動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在增創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體現更多作為、更多擔當。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