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見科技辛博:抓住債券賽道痛點問題,以技術再造破局之路
辛博表示:金融行業是個很廣闊的范疇,各種細分賽道很多。在債券數據智能的賽道上,他們處于領跑的位置。
一直以來,債券市場都是我國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債券市場無論在體系或是配套工具上都處在相對落后的階段。金融服務提供商的技術短缺,讓一些創業公司有了入局的機會。
識見科技CEO辛博和他的團隊依靠技術上的優勢,成功進入了債券賽道并推出債券大師等相關產品。
“我們有一位合伙人來自金融體系,希望在金融這個方向上做數字分析或數據價值挖掘的工作。在進行市場調研后,我們發現債券領域目前相對藍海,有很多可以提升優化的場景。”
圖 | 識見科技CEO 辛博
打造專業數據工具,解決行業剛需問題
在債券大師上線之前,債券從業者的數據來源主要依靠某些綜合的數據庫平臺,盡管該類平臺包含金融行業諸多維度的數據,但對于債券特有的維度信息,針對性不強,且用戶學習成本較高,用戶交互亟需改進。在數據庫及數據分析方面,債券領域沒有特別好的專業工具。
在我國,債券市場起步較晚,債券的交易和監管由多家交易所和監管機構負責。按照規定,個人是無法直接購買債券,只能由機構從業者操作。事實上,各級政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都在申請發債。這些分散的信息讓從業者十分苦惱,他們迫切需要一款專業的數據平臺。
在今年10月份,識見科技上線一款名為債券大師的產品,這是一款網頁端的SaaS,用戶在購買賬號后,可以享受完整的債券管理和數據分析功能。作為一款數據分析工具,該產品成功地彌補了債券領域相關產品的空缺。
在談及產品未來發展時,辛博表示,如果能將產品優化成模型,幫助用戶完成決策,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但從債券這一領域來說,特別是對于B端客戶來講,他們在業務層次更為專業,只是缺少專業工具的輔助,所以他們更希望該產品能提供技術支持和全盤的數據呈現和挖掘,而不是直接用于決策。
債券從業者可以在債券大師上查詢到所有他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目前這種多個平臺渠道,全網搜索。
辛博表示,未來公司主要會在標準化上發力,針對C端用戶尤其是一些債基理財用戶,識見科技也會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篩選一些適合的板塊,單獨作為小產品推出。
“從債券整個生態來講,我們希望公司的產品能形成一個債券從業者溝通分享甚至交易撮合的場所,這樣才能體現網絡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生態。”通過債券大師這樣一個紐帶,可以增加用戶專業性,粘性和信任感,同時能帶動債券行業健康發展。
對于安全性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任何進入金融賽道的企業都不會忽視,債券大師提供處理的數據來源于市場上的公開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公司能將各個平臺渠道的相關數據加工整合,已滿足用戶的需求。
目前識見科技在保障客戶安全性方面有兩個措施:如果客戶只是在企業內部使用,那么可以配合云廠商搭建私有云或是直接做本地化部署;而如果客戶有定制化的產品,可能包含客戶私有的數據,識見科技和客戶內部IT部門合作,將具體功能板塊搭建在內部系統中,保證客戶的數據安全。
抓住行業痛點,保證占有率
金融行業對于識見科技這樣一家初創公司來講,選擇債券數據分析這樣一個有廣大需求卻并未被人注意到的領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盡管金融科技賽道上玩家很多,但金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從行業來看,痛點和機遇還是很多。如果只是做To B端的話,只要保證渠道暢通,并且能解決用戶的問題,就可以保證一定的占有率。”
金融從業人員及金融機構相對來講接受新技術的意愿比較強,技術改進帶來的效率提升和價值也比較容易量化。
對于中國債券行業未來的發展,辛博表示:首先會發展到一個趨于統一的狀態,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出現太多割裂數據的分散情況。到那時候,單純對數據的獲取以及整理已經不再有太多的價值。彼時數據分析能力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
圖 | 債券業務中垂直數據和智能分析需求
當企業積累了比較完整的債券數據時,就有實力去進行數據分析的工作。
“這是我們在這階段一直想做的核心的事情,當然前期還是完善數據整理的能力。債券行業不像互聯網那樣開放,它受到國家監控也更加嚴格,數據的合規和準確率要求更高。”
不同于芯片這類硬件產品可以等產品成熟再進行推廣,類似債券大師這一類軟件產品需要一邊研發不斷完善,一邊需要開拓市場,這樣才能吸引到客戶并且解決自身的問題,最終讓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更加成熟。
強化技術實力
當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各家公司在底層技術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接近。如何突破壁壘打造自身差異化競爭實力,就成為每個團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出身的辛博在回答這個問題上深有體會。他向鎂客網表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各家企業從技術層面已經很難呈現差異化,當底層技術與思想達到共識的情況下,企業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在垂直場景的積累與沉淀上。”
從采訪中來看,辛博的創業經歷能給許多團隊帶來啟發: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任何一家創業公司勝出的點無非就是用最適用的技術解決最剛需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之后盡快地在自己的場景下獲取到用戶,這樣就能將資源上的劣勢轉化成優勢,既而形成用戶優勢。
“最終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基于科技的閉環創業模式。”
結語
目前,識見科技已經成為了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的第二期校友企業。微軟創新賦能暨生態加速計劃-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是微軟創新賦能暨生態加速計劃在全球落地的首個項目,創新中心集園區產業及政策優勢、微軟全球創新生態資源和蒲公英孵化器專業運營投資經驗于一體,聚焦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統一招募和遴選,第二期將加速15-20個優質項目,扶持20個項目轉型升級,并協助大企業共建創新生態。
最后辛博還向鎂客網談到,目前很多B端機構客戶已經很少團隊的“背景光環”等因素,在談及投資時,更多考慮到如何務實地解決問題。
“直白來講,客戶會考慮性價比的問題,并且考慮到政策等因素,最后都會選擇落地能力強的企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