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韓璐 5年前 (2020-12-01)

作為“國內半導體IP第一股”,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如何看待當下的賽道。

近日,第四屆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研討會暨領軍企業家商業思潮巡回周(第二十一期)在南京江北新區盛大舉行。60余位產學研界專家發表主題報告,包括近300位企業家在內的500余位業界人士參與交流。

活動現場,鎂客網對芯原股份(以下簡稱“芯原”)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進行了采訪。芯原于今年8月正式登陸科創板,被業界稱作“中國半導體IP第一股”。

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圖 | 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

無晶圓廠制造(fabless)之后,下一步走向輕設計

在采訪過程中,戴偉民將芯片形容為房屋,而IP就是廚房、客廳等各類組成部分。

“目前的設計分兩種,一種是企業自己設計,一種是交給第三方設計服務公司定制。”戴偉民表示。為了解釋得更為生動明了,他以做衣服為例,前者的模式是設計、打樣、裁剪制造(制造外包給晶圓廠)全部由自己來做,然后放到百貨公司,也就是“提供產品”,后者只需要自己選取面料、樣式,然后將裁剪、定制等工作交給裁縫,裁縫的工作即為“提供定制服務”。

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提供產品’需要提前準備庫存,‘提供定制服務’則不需要有備貨和營銷的投入,只需要專注于產品設計就行,無需擔心‘賣’的問題,沒有市場風險。”

可以看到,在Intel等老牌芯片廠商那里,他們的產品模式就是第一種,而在許多后起之秀這里,多是采取的第二種模式,尤其制造環節,最為明顯。

“30年前,臺積電不做設計,而是建廠制造芯片,幫助芯片設計廠商解決了固定成本的問題,達到輕資產的目的,成就了如今的高通、英偉達等美國芯片設計公司。”戴偉民說到。

只不過現在,“只降低固定成本還不夠,還要降低運營成本。所以,制造要外包、IP和設計也呈現外包趨勢。芯原賦能芯片設計廠商降低了運營成本,實現‘輕設計’。”

戴偉民在這里強調,不需要“什么都自己做”。在這方面,芯原主要做兩件事,一個是提供IP,一個是提供芯片設計和生產管理服務,同時也秉持著“開放”的心態與第三方IP提供方緊密合作。

在沒有了固定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壓力后,芯片設計公司可以更多地去專注在市場研究、芯片定義、產品營銷等領域,全面將優勢發揮出來,正所謂術業有助攻,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換一種方式做CPU IP,物聯網壟斷沒那么容易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Pnest的數據,在2019年全球半導體IP市場中,芯原排全球第七名,中國第一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芯原IP的全球銷售規模排在第七,但用戴偉民的話來說,就IP種類方面,芯原可以排在全球第一、第二,可以說是非常齊全。與此同時,在先進工藝方面,芯原也已經開始了5nm項目的研發。

當然,或許也有人發現,在CPU IP這一塊,芯原是“缺失”的。針對這一點,戴偉民也予以承認,只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放棄。

雖然芯原目前沒有自己在做CPU IP,但芯原致力于搭建平臺,以扶持新興科創企業,助力產業生態建設的完善和全面。戴偉民表示:“從推動生態建設的角度出發,我們投資了一家RISC-V企業。”

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當前在CPU這一塊,芯原主要看重RISC-V架構。早在2018年,芯原就和上海半導體行業協會攜手,牽頭成立了中國RISC-V產業聯盟,出任聯盟首任理事長單位。發展至今,該聯盟的成員已經擴增至120多家企業。

眾所周知,因為美國對華芯片禁令、英偉達宣布收購Arm等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國內對一些架構替代方案愈加關注,尤其是RISC-V架構。

就落地而言,相較于已經被X86架構壟斷的PC、服務器市場,以及被ARM霸占的移動處理器市場,RISC-V架構當前絕佳的落地場景集中在物聯網領域。

提及RISC-V架構在物聯網的生態搭建,戴偉民指出,物聯網是非常碎片化的,再出現“Arm壟斷手機市場”的現象是很難的。也因此,只要不是妄圖利用RISC-V架構進攻手機等市場,生態的搭建也不會很難。

與此同時,戴偉民也強調了需要關注RISC-V的“專利”問題。“RISC-V開放的是指令集,就像提供了一本字典,本身沒有專利問題;但當我們用字典里的文字來寫文章,微架構就可能涉及專利問題。”

IP業務增收來源:以汽車為首的物聯網產業

10月底,IDC發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新報告,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3.536億部。相較于PC等,智能手機在出貨量上可謂是一騎絕塵,這中間也蘊藏著一個龐大的半導體IP市場。

對話芯原股份:用“輕設計”降低芯片設計運營成本,下一個IP增收來源是物聯網

此前,IPnest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IP廠商的營收排名里面提到,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內,IP業務的增長主要依靠智能手機,但是,智能手機行業最近給元器件供應商帶來了下行壓力,導致利潤下降,反過來影響到了上游的IP供應商

對于這一點,戴偉民也肯定,當前半導體IP業務最大的增長來源依舊是智能手機,畢竟這一市場的體量很大。但是,“當下IP收入不僅僅來自于手機,還有物聯網,包括工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等等,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芯片、傳感器。”

以自身業務為例,戴偉民也表示,在現有合作客戶中,目前需求最多的領域集中在物聯網,“下一步物聯網的爆發就在中國,這是一個內需。”

從行業來看,半導體IP未來的一個潛在收入來源是在物聯網領域,如果具體到某一個硬件,戴偉民則提名“汽車”,“手機是很重要的個人終端,下一個重要的個人終端是汽車。”

隨著智能需求的驅動,汽車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工業產品,而是變得更為智能化。汽車如何實現智能化?各類傳感器、屏幕等都是必需的,這也意味著汽車在視覺、語音、邏輯等方面產生了識別和計算需求??梢哉f,智能汽車就如同手中的智能手機,只不過,它在體積上更大一些。

就行業規模增長而言,智能手機雖然體量大,但是增長空間有限。相比之下,隨著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出現,兼之各個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推動,增長空間極其可觀,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芯片需求只增不減。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