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小波點 5年前 (2020-11-10)

我們是否能像電影中一樣,穿越黑洞,探索宇宙?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文學家宣布,他們宣布首次探測到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研究顯示,這個黑洞是約在70億年前,由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經過激烈碰撞后合并,形成的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發現收個中等質量黑洞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中等質量黑洞介于恒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質量為太陽的100倍到1000倍。此次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它由質量足夠大的恒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后,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黑洞的引力很大,連光都無法逃脫。

人類發現收個中等質量黑洞

其實黑洞并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借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并且黑洞吸積盤和噴流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各類電磁波,而這類電磁波被地球的望遠鏡捕獲到,人類也就間接描繪出了黑洞的輪廓。

負責黑洞拍攝項目者謝普德·多爾曼表示,他們并不滿足于只是拍攝黑洞照片,未來將力爭能夠讓人們看到黑洞的視頻。

人類發現收個中等質量黑洞

說到黑洞,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星際穿越》,男主角為了人類尋求更合適的居住環境,義無反顧沖入那一團漆黑,最終掉落至接近奇點的五維空間,實現時空旅行。我們是否能像電影中一樣,穿越黑洞,探索宇宙?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