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著情懷的小霸王,一錯再錯

jh 5年前 (2020-11-09)

1987年,小霸王從教育類電子產品起家,1995年,銷售額翻升10億,2020年面臨破產危機……

小霸王破產了。

一代人記憶中的“國民游戲機”小霸王,在堅持一年后還是被申請了破產重組,目前其主體小霸王文化已經牽涉多達98起司法案件。

這個靠著情懷存活的品牌,幾年前還希望成為“500億VR產業的新霸主”。

指望著情懷的小霸王,一錯再錯

從“風頭正盛”到“貼牌小霸王”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小霸王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似乎僅存在過童年里,而到了2000年后,小霸王再也沒推出一款爆款產品。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2000年的游戲機禁令。

指望著情懷的小霸王,一錯再錯

除此之外,彼時風頭正盛的小霸王還面臨更多危機,一方面傳奇人物段永平出走,人才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小霸王對于未來的轉型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并虧損數億元。迷失了方向的小霸王在這之后從“壟斷國內學習機市場、年銷億元”墮落成“貼牌小霸王”。

2004年,為了適應公司的發展,小霸王將主體公司分成五家具有獨立法人的有限公司,分別經營著娛樂電子產品、教育電子產品、數碼音響、家用電器、衛廚電器。這些分公司靠著母公司的招牌各自為戰,不斷拓展業務,而母公司就依靠著“品牌授權”不溫不火地活著。

盡管小霸王的品牌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卻始終做不出成功的產品。

由于貼牌的緣故,這些授權的產品質量得不到把控,糟糕的產品質量也讓小霸王的口碑不斷惡化,連小霸王自家游戲機的銷量都受到波及不斷下滑,甚至在質量上還比不過山寨版的小霸王。

在靠著山寨嘗到甜頭后,小霸王似乎并沒有將精力放在產品技術上,反倒在貼牌的路上一去不復返。在市面競爭越來越大、人們選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注定失敗。

成也游戲機,敗也游戲機

作為一款產品,小霸王游戲機無疑是成功的;但“山寨“卻成了小霸王永遠無法抹去的標簽。在市場上找不著北的小霸王將最后的希望壓在自己崛起的老本行——主機業務。

2016年,掌舵小霸王的陳建仁將5家分公司整合為中山市小霸王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并且通過自己的益華控股向小霸王注資5億元,進行股改。在上市啟動大會上,陳建仁曾經表示:“力爭在三年內實現在A股主板上市,市值目標則是500億元。”

在那個時間段,游戲機禁令逐漸放開,給了小霸王進軍主機領域的機會。當時的小霸王甚至碰到了VR風口,獲得了中山市政府2.5億元簽約和200畝土地建設VR產業園。

2018年上海ChinaJoy上,小霸王帶著最新的“小霸王Z+新游戲電腦“正式亮相。AMD定制ZEN架構APU、8GB內存,再配上搭配的VR配件,以及小霸王的招牌,這款配置驚艷的產品迅速引來了各方媒體爭相報道。

指望著情懷的小霸王,一錯再錯

但賣完情懷后,冷靜下來的玩家開始不為這款產品買賬,首先就是這種主機定位并不明確,宣傳上是游戲主機,實際上就是一個主機外表的電腦機箱,并且在玩家的測評中,這款主機的表現并不出色。盡管在硬件層面,小霸王已經超越了三巨頭的頂配游戲主機,但高硬件并沒有帶來高優化,甚至自帶的Windows 10系統沒有針對游戲進行優化,所以體驗感遠遠不如三巨頭的主機。

其次4998元的定價遠遠超出了小霸王的定位。在此前,小霸王的策略一直都是“低價多銷”,而這次的價格比三巨頭頂配主機還貴,不僅吸引不到普通玩家,甚至對發燒級別的玩家都很難有吸引力,這樣的小霸王游戲機怎么能像20多年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呢?

自產品發布后,市面上再也沒有這款主機的消息。

2019年5月13日,有消息傳出小霸王負責游戲項目的上海團隊解散,項目更換團隊重新研發。實際上這款主機的研發已經走到了盡頭。小霸王董事長方鴻祺也對媒體證實了“小霸王開發能力不足”的猜想:“上海游戲團隊由于能力上的問題,未能夠及時做出游戲平臺及游戲開發工具,當然也存在費用開銷太大的問題。”

一位游戲人士認為:“小霸王的硬件不是問題,定價和策略還可以再調整,遲遲沒發售的原因或是因為小霸王的主機系統沒成型。”而主機生態,恰恰這款主機唯一需要自研的地方。

要在這個索尼、任天堂與微軟三分天下的時代從游戲機市場里吃一口蛋糕,說是比登天還難那也不過分。小霸王的愿望似乎很美好,但“畫的大餅”對于這么一家普通的電腦品牌來說,真的太大了。

指望著情懷的小霸王,一錯再錯

在幻想破滅之后,靠著情懷的小霸王Z項目徹底淪為一場失敗的營銷。

結語

情懷可以當賣點,但如果指望著情懷長久發展,注定只能失敗,小霸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游戲機、到電器、再到數碼產品,小霸王靠著低價、貼牌搶占了市場,但再也沒法復制30年前的壯舉。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卻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作為一家游戲公司,甚至做著與游戲不搭界的業務,吃了二十多年的時代紅利發展到今天,最后的結果就是所有的人都拋棄了小霸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