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腦機接口遭懟,38年研究經驗專家: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在專家看來,馬斯克關于腦機接口意念控制、永生等功能的講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
“可以說,像科幻電影和小說里提到的,通過腦機接口完全實現意念控制,是不可能的,這沒有科學依據。我很遺憾,馬斯克給出這樣錯誤的說法。”
這句話是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的連線采訪中,Miguel Nicolelis教授對馬斯克腦機接口計劃的評價。他直言,馬斯克關于腦機接口的意念控制、記憶上傳甚至永生之類的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對腦機接口領域的科學發展毫無益處,“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把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計劃批判的如此厲害,Nicolelis教授究竟是什么人?
據了解,Nicolelis是腦機接口權威專家、神經科學家、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他和團隊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已經有38年時間,曾在2014年于巴西的綠茵場上,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幫助一位T4級癱瘓青年Juliano Pinto開出了世界杯的第一球。
在Nicolelis教授看來,腦機接口還是一個“嬰兒”,“如果腦機接口技術距離科幻般的成熟應用有1000步,目前可能還只是走了250步。”
至于此次被他批判的馬斯克,可謂是腦機接口賽道的“紅人”。就在今年8月,馬斯克召開發布會展示腦機接口公司的技術動態,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了腦機接口新設備,這是一枚只有硬件大小的硬件設備,可以通過手術植入大腦頭骨,功效類似于一臺安裝在大腦上的Fitbit,充滿電可以用一整天,甚至可以在人們睡覺的時候進行無線充電。
馬斯克稱,腦機接口技術將會在5年內讓人們不必使用語言,而是直接通過大腦交流,實現這正傳說中的心靈感應。在他的設想中,即便人死亡了,也可以將將記憶等存在“云”中,達到一種“數字永生”的狀態。
從馬斯克的展望來看,腦機接口所帶來的驚喜遠遠不止是讓癱瘓人士重新動起來,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生命”。
然而,馬斯克腦機接口展圖的“質疑者”并不只有Nicolelis教授一個人,就在WE大會開始的前不久,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陶虎研究員也在一場大講壇上公開表示,Neuralink宣稱的“無線充電”可能是一個“噱頭”,原因就是無線充電過程中的發熱現象,對于大腦這樣一個對溫度極其敏感的部位是一個很難繞過的困難。
在Nicolelis教授看來,Neuralink的研究思路就是一個死胡同,“侵入式解決方案僅僅適用別無選擇的患者,大部分人還是應該選擇非侵入式。”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