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一場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的“狂歡”

韓璐 5年前 (2020-10-23)

科大訊飛表白百萬開發者。

今天,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大會如期而至。

在現場,我們從科大訊飛董事長、CEO劉慶峰的演講中,探析到科大訊飛已經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計劃。

與此同時,我們也了解到最新版的《1024計劃》、最新產品,還有科大訊飛技術構造的。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劉慶峰:AI成功核心唯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在演講中,劉慶峰首先對科大訊飛開發者平臺在過去10年間的成長,包括從早期只有語音合成和識別兩個通用能力發展到如今的334種更為復雜的AI能力;從最早不到10萬的應用終端數,到如今的超過20億;開發者團隊也從最早的十幾個增加至如今的逾150萬個等等。

我們也可以看到,發展至今,AI的落地應用越來越多,正如劉慶峰在現場所講,人工智能正在解決人們的剛需。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圖 | 科大訊飛董事長、CEO劉慶峰

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的價值是否兌現,可以看三點——是否有真實可見的實際應用案例、是否由能規?;茝V的對應產品、是否有可用統計數據證明的應用成效。

而對于AI的未來,劉慶峰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接下來AI的發展存在四大機遇,分別是場景牽引、數據支撐、技術驅動、資本助推。同時他也強調,這四個機遇中,不僅有利好的加速,也有著危險的倒逼。

如果總結當前AI創企或大企業在AI業務的成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生態。對于這一點,劉慶峰也在現場明確表示,唯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他也指出,AI生態目前正經歷著三個變化:移動互聯紅利到期,萬物互聯紅利開啟;人口紅利到期,工程師紅利開啟;從為產品賦能到為企業轉型升級賦能。

《1024計劃》4.0:先導計劃、城市計劃、公益計劃

自首屆1024開發者大會舉辦以來,《1024計劃》的宣布就成為了一個固定節目。

想必大家也已經發現,今年的《1024計劃》變了樣子,以往是生態計劃、教引計劃、公益計劃,而在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總裁胡國平此次發布的4.0版本中,《1024計劃》已經全新升級為“AI賦能計劃”——先導計劃、城市計劃和公益計劃。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 先導計劃

具體來看,該計劃聚焦AI人才問題,面向行業推出“AI人才成長體系”,通過線上提供覆蓋語音、圖像等核心底層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課程體系,包括專家錄屏、實戰案例等,共分為初、中、高三大學習階段。

當然,理論學習之外,科大訊飛還會提供一個練手的機會——科大訊飛開發者競賽平臺。目前,這一競賽已經舉辦到了第三屆,在本屆賽事中,共吸引了9118支參賽隊伍。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開發者競賽在賽題設置上相當多元化,覆蓋了語音圖像、文本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傳統課題,還增加了嬰兒啼哭、溫度預測等前瞻性課題。

此外,除了培養AI人才,科大訊飛同時也面向大學生創業推出扶搖計劃,提供技術支持,資本對接、業務協同、風控管理、法律支持、項目路演等相關服務;面向創業團隊推出鯤池計劃,基于訊飛體系,以及自身在各個賽道的優勢,為早期階段的相關的創業團隊,提供各領域的專業知識,幫助創業團隊實現產品突破和商業化落地。

· 城市計劃

城市計劃更強調“線下”,賦能線下,主要有三個工作,分別是城市賦能、本地化服務和高校賦能。

其中,城市賦能過程中,科大訊飛將組織開放平臺和研究院的核心團隊去往各個城市、走進當地企業,依據當地的產業狀況和AI需求,形成一個針對城市的專屬AI賦能方案;

本地化服務中,除了針對特定城市中有重大需求保障的客戶提供本地服務保障,科大訊飛也將融入當地的產業聯盟,從而建立廣泛的常態化連接,為以后服務本地企業打造一個長期有效的渠道;

至于高校賦能,全新打造AI開發者社區、AI實訓營。截至目前,科大訊飛已經與5所高校建立了AI社團,另有16所高校正在溝通中。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圖 | 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總裁胡國平

· 公益計劃

該計劃是《1024計劃》中唯一沒有變化的。

這一計劃目前主要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支持國家脫貧攻堅,另一個是關愛聽障、視障人士。

圍繞第一個重點,科大訊飛聯合新華社共同策劃了“聽,中國反貧困斗爭的聲音”專項活動,建設線上小程序互動,并改造出公益大篷車,搭載訊飛智醫助理和教育學習機、普通話學習平臺等豐富的AI產品,以“追尋扶貧者的聲音”為名,從安徽金寨大灣村(始發)奔赴云南怒江自治州、重慶城口雞鳴鄉湖等脫貧攻堅主戰場的3個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巡展,沿路收集千萬扶貧者的感動瞬間和脫貧者的澎湃心聲。

圍繞聽障、視障人士,就在大會現場,訊飛開放平臺正式發布第一個無障礙版AI開放平臺,幫助視障開發者接用AI能力實現無障礙生活。

截至目前,訊飛開放平臺已經服務了超過1000多個開發團隊,創建22459個無障礙應用,每天為視聽障人群超過5000萬次服務,累計服務1087萬視聽障人群。

發布AI云,五大版塊構建AI科技樹

“企業數字化升級的終局是智能化,AI+大數據已經成為拓寬新局面的決定性因素。”科大訊飛集團副總裁于繼棟在現場表示。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而為了更好地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科大訊飛在現場帶來了全新生態新品——訊飛AI云。

根據現場介紹,訊飛AI云由磐石平臺和擎天平臺構成,前者針對AI服務對云主機集群進行了103項專業優化,降本提效的同時進行多種認證和加密,從而保證臟專屬云用戶接入安全;后者定位“授人以漁”,從數據標注、模型訓練、引擎托管、服務編排等維度,滿足更多用戶不同業務場景組合下的AI需求。

隨著訊飛AI云的發布,我們可以預想到,在未來,訊飛開放平臺除了提供諸多AI基礎服務之外,還將能夠針對用戶更多個性化的需求提供高效服務。

與此同時,科大訊飛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聰也在大會現場提出“AI科技樹”構造理念,并從5大板塊掀開了科大訊飛技術全景的一角。

具體來看,此次介紹的5大板塊分別是:

· 語音識別

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通過結合自學習更新的能力,可以對領域關鍵詞、應用場景、口音、領域風格等個性化需求進行建模,真實、復雜場景下的語音交互也更自然。

這一技術上,科大訊飛還針對說話背景復雜多樣、多人說話語音混疊、文字內容外的特殊聲音現象等問題,給出了全場景音頻解析的整體方案。

此外,針對包含語音的有效內容,使用基于富信息的語音降噪和分離方案,綜合利用聲音、文本、說話人等信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多模態的唇形、視線以及麥克風陣列的空間位置等信息來進行聯合建模,多次在國際語音識別與分離大賽中奪冠。

· 語音合成

過去,語音合成的效果主要用合成自然度MOS分來評估,但是未來的AI應用,不光追求技術可實現,還要更加人性化、更具有表現力、展示維度多模態。

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目前已經能夠做到從語音到聲音的全場景音頻合成?;谧匀徽Z言理解技術,科大訊飛能夠從文本當中分析到合適的情感焦點,以及與角色相關的信息。與此同時,他們也將單一的情感合成升級為微情緒合成,這意味著機器人能夠對一些局部的情感做到精準預測和控制,從而讓整個人機交互過程顯得更加具備趣味性和人情味。

· OCR識別

科大訊飛在OCR識別領域,做的可謂是細致入微。目前訊飛的OCR框架已經進化到了第四代篇章級的Encoder+Decoder,可以完成高精度二維復雜版面的端到端識別,相關能力調用量已經超過10億次。

· 多語種

目前,科大訊飛現在已經將語音合成、圖文識別等AI能力成功遷移到了多個語種,文檔拍照識別已經支持56種語言,并且平均正確率超過了85%,機器翻譯更是擴展到了168種語言。

· 行業認知

當前,科大訊飛基于在各個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構建了一個行業認知中臺,來降低問題定義的難度。

有了這個認知中臺,就可以基本達到一個資深行業人士80%左右的認知能力,讓場景定義的效率提升50%以上,而且認知中臺可以完全私有化部署,數據安全無需擔憂。目前,基于認知中臺的訊飛智醫機器人已經拿到了執業醫師資格證,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拿到醫師執照的機器人。

《1024計劃》變“新”樣、點亮AI科技樹,科大訊飛與百萬開發者共建生態

在演講的最后,劉聰表示:“除了上述的幾個方向,伴隨著科技樹枝葉的持續點亮,訊飛科技樹的全景已經展現在大家的眼前。我想從原始的一顆種子發展到參天大樹,科技樹的每一片枝葉、每一個技術背后都蘊含了大量的付出和努力。”他也說到,未來科大訊飛會用科學的方法,合理有序的侯建科技樹,從而保證科技樹的根基穩固,以及多個技術職業之間的高效協同。

最后

時至今日,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大會已經辦過四屆,而距離訊飛開放平臺推出也已經走過10年光陰。

前面也說到,這10年間,“(訊飛開放平臺)從早期的只有語音合成和識別兩個能力,到現在300多個AI能力。從最早的十幾個團隊,到現在超過150萬團隊。”與此同時,平臺也已對外開放了334項AI能力及方案,鏈接超200萬生態合作伙伴,累計支持超過29.9億+終端。

在會后對開發者的采訪中,我們知悉了科大訊飛開發者競賽等項目對于他們的幫助,而反過來,開發者們的聚攏,也為科大訊飛的生態建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正如劉慶峰所說,唯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