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位 2.0 版服務平臺發布:1.2 米精度、車道級導航、普通人可用

韓小平 5年前 (2020-10-16)

中國耗時26年、投入超過120億美元的北斗系統更精準了。

近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在本次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2.0版,平臺遵循國際3GPP標準,與5G網絡融合,實現高精度定位目標,能夠實現秒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而1.2米的高精度意味著車道級定位得以實現。

什么是車道級定位服務?中國信通院研究員劉旭解釋說:“就是駕駛員在定位時,在手機上用百度導航、高德導航等,沒有辦法區分出主路和輔路,沒有辦法區分出左轉道、直行道、右轉道,利用這個之后,就可以做到車道級的定位,在導航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分不清主路輔路而錯過一個關鍵的岔路口。”

據劉旭介紹,目前95%以上的安卓手機只要做一個軟件升級就可以用到北斗系統。而最近發布的iPhone12系列手機也明確表明支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功能。

相比北斗定位1.0版,2.0版本在快的基礎上更準了。北斗定位2.0版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升級,將廣播星歷和PPP輔助數據一并下發給智能終端,芯片和數據應用層面將有更多參數,得以實現高精度定位。

對于大眾都關心的——與GPS的對比問題,劉旭表示,北斗定位2.0版的又快又準將給用戶提供與GPS不同的使用體驗,引導用戶、廠商主動把北斗用起來,以構建更好的“北斗生態”。

劉旭說:“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具備很高的戰略價值,是把北斗高精度服務做到工藝化、普遍化的殺手锏,引導廠商,包括引導用戶主動來了解、主動來應用北斗,讓老百姓能用上、用好北斗,增強大眾認同感的一個關鍵的技術所在。”

2020年6月3日最后一顆北斗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耗時26年、投入超過120億美元、由59顆衛星組成的自研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也意味著中國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徹底結束了依賴GPS的歷史。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