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鷹機器人張昱:將傳統技術融入3D打印,推進制造業智能數字化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3D打印扮演了一種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角色之一。
3D打印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凡是關注過科技領域,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
其實這項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時至今日依然處在探索發展的階段,大多數從事3D打印的企業都以桌面級和民用級的小物件為主,上升到工業級的企業寥寥無幾。
伴隨著新基建的浪潮,國內3D打印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而作為業內為數不多從事工業級3D打印的企業,酷鷹機器人在制造超大型3D打印產品上頗有心得,并向鎂客網分享了3D打印方面的經驗。
圖 | 酷鷹機器人CEO 張昱
從傳統行業轉型超大型3D打印
在進入3D打印領域前,酷鷹機器人CEO張昱和他的團隊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系統、軟件開發與機械制造相關的工作,在深耕行業十多年之后,積累了許多大型工業設備開發及應用上的工作經驗,這也給后來進入工業級3D打印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一次與上海建工合作3D打印橋的項目里,張昱對3D打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如果能把團隊在工業級技術和大型設備上積累的技術經驗運用在3D打印領域,這不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次機遇。
由于團隊出身的原因,酷鷹機器人創始團隊在大型工業設備及應用上面有著一些先天優勢,可以將一些不太成熟的3D打印原理和方法,運用工業級的技術和設備,做成一個可以在工業上應用的全新技術,這也讓酷鷹將目光放在了國內很少有人涉足的超大型3D打印解決方案領域。
為什么國內很少有團隊去做超大型3D打???張昱向鎂客網解釋了原因。
首先,3D打印技術本身是有個發展過程的,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3D技術出現,到開始在桌面級進行應用,再到逐步走向工業級應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工業級應用其實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才真正有所發展。
其次,工業級3D打印的投入十分龐大,從設備、工藝到材料的研發,都需要很大的資金。一家企業如果想把桌面級或民用級應用升級成工業化、規?;?,這需要企業與行業客戶形成很好的合作,而國內很少有團隊能擁有一套完整的工業級設備及應用,這也是酷鷹機器人的優勢之一。
與桌面級和民用級的應用不同,工業級應用的3D打印不能允許一個團隊重復地進行試錯,這對于設備的穩定性、性能,打印的精度,以及技術團隊對材料的掌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起步晚、門檻高,在人才儲備方面,目前國內3D打印行業,包括相配套的行業領域,以及國內的材料研發,都處在人才缺乏的狀態。如何滿足超大型3D打印的人才需求,這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圖 | 酷鷹機器人主要產品
實際上,3D打印本身作為一個前沿技術,從原理到產業化,從工業化的節奏來看,目前這個節點才算剛剛開始,也是各個方向或技術進入工業級應用的一個契機。這其中張昱表示,超大型3D打印會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創業方向。
材料是3D打印的血肉
如果說技術原理和生產設備給予了3D產品大腦和骨骼,那么材料就是血肉。正確選擇材料,這與產品的質量有直接關系。
此前業內大多以塑料材料為主,而金屬材料等新興材料被部分群體認為是未來下一個趨勢。針對這一點,張昱也給出了他的一些看法。
“不管是3D打印還是傳統的工業制造,每種材料都可以在不同領域發揮不同的作用。在特定的場景下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材料,并不能說某種材料一定是最好。只要對材料進行恰當的調整,就可以在不同的應用方面發揮不同的優勢。”
就3D打印來講,最早普遍使用工程塑料,也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屬3D打印也慢慢成熟發展起來。實際上,這兩種材料在成型原理和成型工藝上是完全不同的,金屬材料是對傳統材料的一種補充和配合,而非競爭關系。
材料方面,酷鷹機器人采用與原材料廠商合作研發的模式,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打印要求,對原材料進行測試和研發,從而驗證得出最適合的材料。
張昱表示,酷鷹機器人未來將專注于高分子復合材料的3D打印,并且將技術和工藝沉淀在這一領域。對于一家創業公司來說,能專注一個領域也是希望做到最好。
發展至今,酷鷹機器人的業務已經發展到四類,分別是復合材料模具3D打印制造、醫療支具輔具的3D打印制造、汽車原型的3D打印制造以及建筑景觀3D打印制造。
在創立最初兩年,公司把主要方向放在建筑景觀和汽車原型制造,并且有了一定的營收,形成了穩定的市場規模和合作客戶。“隨著市場的改變,酷鷹機器人計劃將下一步的業務重心放在復合材料模具制造和醫療康復輔助制造上,目前已經推出了一些先導型的應用。”
圖 |建筑景觀3D打印制造
與此同時,張昱也說到,現在資本對于智能制造包括3D打印在內的關注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將給酷鷹機器人帶來很大的資金支持,“公司在去年拿到了紫竹小苗的天使輪融資,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新一輪融資。”
同時,酷鷹機器人也是科沃斯蒲公英“X加速計劃”的一員,該計劃由科沃斯蒲公英加速器發起,致力于通過“精準的圈子、實戰的內容、高效的合作”,為行業內的企業及創始人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加速服務,助力創始人系統提升,建立未來企業家全局思維,協助對接更精準的細分賽道投資人和行業伙伴,提升企業融資和增長效率。截止目前共舉辦五期,校友企業共116家,總估值超440億,總融資超55億萬。
用新技術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3D打印作為一種全新的制造方式,有它獨天得厚的優勢。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無形之中改變了許多行業。在制造業,由于工人無法集中到工廠上班,許多流水線的生產工作變得離散化,這時候3D打印就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當傳統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轉化成離散生產方式,配合3D打印這樣的新技術就可以形成一種合力,并提升效率,這也是3D打印在工業應用上的一種趨勢。”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3D打印更是扮演了一種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角色之一。無論是3D打印還是其他形式的智能制造,其目的都是希望將傳統制造業轉向更加自動化、數字化,實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產方式。新基建給行業帶來了一種指向,讓中國傳統的制造業更快地升級轉型。
“給工業生產真正帶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智能化和數字化程度的提高,這是酷鷹最大的優勢,也是我們在工業化方向上的一些經驗。”張昱在談及市場時,給出他的想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