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影子”變化避障,MIT新系統比雷達檢測更快
實驗中,系統感應比雷達檢測整整快了半秒多。
雖然產業里大動作不斷,但是因為實際應用場景的復雜性過高,自動駕駛距離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還有諸多需要邁過去的技術門檻,其中敏銳感知周邊事物變化就是自動駕駛公司首先要去解決的問題。
最近,MIT在這方面又取得了顯著進展。
據了解,MIT工程師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ShadowCam的系統,這套系統可以根據地面人、物投射在地面的陰影變化來判斷是否有移動的“目標”靠近,如果未來應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它可以幫助汽車敏銳地避開沖撞過來的車、人或者不明物體。
在實驗中,MIT研究團隊測試和對比了安裝該系統與安裝雷達的機器人在避障上的表現,他們發現在機器人感應到周圍駛近的車輛并停下來的過程中,新系統比雷達檢測整整快了半秒多。
半秒對于一般情況來說,這一優勢并不明顯,但是在自動駕駛高速場景中,它可能會幫助避免車禍的發生或者減輕損失。
對于如何將之應用在實際場景中,研究人員Daniela Rus介紹說,“我們的解決方案可以用在車輛的預警系統中。如果周圍有其他移動物體或人,它可以向中控臺發出警告,提醒有人來臨,讓車輛減速并調整路徑做好準備,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目前,MIT研發的這一系統僅僅在室內低速情況下做了測試。在室內,機器人的速度要低得多,光照條件也更加一致,這使得系統更容易檢測和分析陰影。研究團隊表示,未來他們將不斷優化系統,提升系統的敏感性和對靜止與動態陰影的分辨力。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