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54位創新者典范,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創業青年榜單正式發布
深圳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者匯聚地,活力迸發,魅力四射。
圖片來自“億歐網”
2019年10月17日-18日,由億歐公司、EqualOcean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四方網盈、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設協會聯合主辦的BATi 2019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于深圳寶安區前海華僑城JW萬豪酒店正式舉行。包括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如是資本創始合伙人管清友,以及長江學者、北大國發院副院長余淼杰兩位知名經濟學家在內的70余位學者、投資人、企業家等出席峰會現場,分別圍繞中美貿易摩擦、制造業升級等宏觀經濟問題,以及5G生態、硬件創新、工業數字化、AI企服、科技出海等熱點領域展開討論,探討新時期商業發展理念、企業運行模式等話題。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投票以及專家評選,在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主論壇現場,由億歐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廣外)聯合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壯麗70年·大灣區優秀創業青年榜單正式發布,對外公布了最終評選出的54名上榜創新者,并舉行現場授予證書儀式。
54位上榜優秀創業青年,“五四”位新時期創新典范
長期以來,青年學者以及留學歸國人才都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今年8月開始,億歐便面向大灣區的優秀青年創業者,發起評選活動,在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征集報名,長達兩個月的大眾評分、以及專家評選之后,此次發布的榜單正式從106位競選者當中評選出54位優秀創業青年。
本次榜單分別選取1980年-1984年、1985年-1989年、1990年-1994年這三個年齡區間的青年創業者,分為鯤鵬組、雄鷹組、百靈組三大組,依次選出27名、17名、10名青年創業者,總計54人(諧音五四青年)。他們分別是:
圖 | 鯤鵬組27人
圖 | 雄鷹組17人
圖 | 百靈組10人
本次榜單評選的主席團專家主要由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彬,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珠江學者、粵商研究中心主任申明浩、暨南大學粵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鐘韻、西安交通大學特邀教授張曉新、科技部創賽評委劉恩國五人組成,他們在各自所在的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有廣泛的行業權威性以及影響力。
除了主席團專家們自身的行業公信力以影響力之外,所有評選過程還嚴格按照本次榜單評選標準,從參與評選創業者的綜合素質、影響力、個人成長速度、行業貢獻以及社會責任等5個維度對參選企業家做出評選。并且最終根據大眾評審平均分占比35%,網絡票數表現分占比15%,專家評審平均分占比40%,媒體口碑評分占比10%,最終計算加和得出綜合排名。(注:各組上榜者綜合得分情況從左往右依次按行展開)
此外,峰會現場,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彬,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珠江學者、粵商研究中心主任申明浩兩位嘉賓還對54位上榜青年創業者所在機構中特地趕來現場接受證書的10位代表,進行現場授證書儀式。
創新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其對于推動社會進步、科技發展乃至于經濟生產等工作的開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沿,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創新。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內憂外患,百廢待興,以錢學森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待遇,回國從零做起,以一腔熱血和拼勁奠定我國科技以及工業發展之根基,老一輩奮斗者的行動是為創新。
而今,全球經濟增長日益放緩,大國之間科技產業競爭態勢更趨激烈,科創興國強國成為了新時代的號召。這一過程中,身處風口浪間的科創企業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時代弄潮兒,而創新精神,也成為了他們引領航向不竭拓新的必備基因,科創人士成為了新時代的創新者典范。
此次億歐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廣外)聯合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壯麗70年·大灣區優秀創業青年榜單的正式發布,對于傳承老一輩科學家拼搏進取、不怕困難的精神,弘揚中國夢,鼓勵灣區優秀創業青年,激勵他們發揮更大的創造力和價值有著重大意義。
要素配齊,深圳正成為全球創新者匯聚地
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來,深圳向來便是一座由改革家亦或拓荒者共同組建的創新之城。新時期,伴隨著科創熱潮已經成為推動國名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深圳也正憑借著粵港澳大灣區一帶深厚的產業集群優勢,不斷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創新人士匯聚于此,醞釀新一輪的變革風暴。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指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球化以及科技創新正演變成為下一階段深圳科技產業發展的主題詞。
響應新時代高質量的科技創新發展號召,粵港澳大灣區一代多座城市及其轄區內相關政府均出臺了相應的規劃以及指導文件,分別就人才引進、國際專利布局、創新創業潛力激發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人才引進工作方面,“杰出人才培育引進計劃”、“孔雀計劃”以及博士后“人才戰略儲備庫”等政策的出臺為深圳地區高層次人才引進提供了充分的獎勵補貼與優惠政策,深圳正在憑借粵港澳大灣區一帶深厚的產業集群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產業人士入駐。人才,為深圳市創新力的凝聚提供了“源頭活水”的保障。
在國際化專利布局方面,目前深圳一個城市所獲得的國際專利,已超過了法國和英國。數據顯示,在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前十強企業中,深圳企業連續3年占據6個席位,專利申請量占前十強企業申請總量的80%左右。華為、中興、富士康、比亞迪、騰訊、大族激光等一批創新型企業已經建立了自主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了深圳地區企業在運用知識產權提高核心競爭力方面的優勢,在國際化創新大潮中嶄露頭角。
此外,在創新創業潛力激發層面,深圳市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對創新創業者、初創企業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尤其是在貸款、稅收等方面對初創企業實行大幅優惠政策。例如,為了扶持高科技企業上市,深圳將增值稅中屬于地方的部分返還了一半。系列工作為充分激活深圳地區創新創業潛力奠定了基礎。
作為硬件和制造業創新的全球樞紐,深圳正釋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驅動力,引領珠江三角洲經濟產業發展。在各方創新要素已經配齊的情況之下,深圳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者匯聚地,活力迸發,魅力四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