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財經2019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銀行與科技如何開啟“合作共贏”新局面

IM2MakerOpr 6年前 (2019-08-27)

8月22日,2019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暨2019零壹財經新金融夏季峰會在貴陽舉辦。

8月22日,2019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暨2019零壹財經新金融夏季峰會在貴陽舉辦。本次齊聚100+銀行嘉賓與頂級金融科技公司高管,眾多大咖在會上展開激烈討論,共同挖掘銀行與科技未來合作的“共贏點”。

會議伊始,零壹財經創始人柏亮在致辭中表示,零售金融的發展,從多面呈現出非常多的特點,目前有三個特點非常突出“開放、智能、下沉”。開放是商業模式承載的,人工智能是技術的王者,而用戶下沉到“小鎮青年”。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楊再平、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拍拍貸創始人張俊、新網銀行首席運營官劉波、平安銀行零售業務支持部總經理崔文靜等先后發表了主題演講。

中央財經大學郭田勇:金融機構做好零售金融業務需雙線推進

郭田勇認為,“從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來看,創新領域變得越來越強,但仍然還處在參差不齊的狀態。真正搞零售、有手段、有抓手的做業務,現階段各家機構的水平還是參差不齊。”

“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做好零售業業務,還是要雙線推進?;ヂ摼W金融、金融科技非常重要,但我們還是要有業務網點的下沉,包括我們通過社區金融等方式,進一步讓金融服務更加貼近基層客戶,提高客戶黏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楊再平:得新零售者得天下

楊再平在主題為“得新零售者得天下”的演講中指出,發展零售銀行需要突破二八定律、開展多樣性金融和做到普惠金融。他認為,得零售者得天下,新零售應該體現在八個維度:1.智能零售;2.細微零售;3.貼心零售;4.定制零售;5.便利零售;6.快捷零售;7.安全零售;8.美好零售。

不過雖然零售重要,但一定要不斷地創新,采用新的技術。光有技術還不行,還要有一些金融解決方案,金融工作者的智慧、金融工作者跟客戶的貼心、了解,才能夠得天下。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從趨勢中看零售金融的發展必然性

曾剛從一個不同的視角,思考中國零售業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聚焦的范圍擴大到整個國家或者經濟轉型的過程,從趨勢中看零售金融的發展必然性,以及它未來可能出現的方向。

他表示,在金融科技與零售金融的業務模式上,在中國真正有能力做開放平臺、能賦能其它機構的屈指可數。如果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參與這個業務過程,相當于其它機構在給我們全流程賦能。從獲客、到風控、到征信、到資金層面,都可以獲得其它機構更專業的合作,當然這個專業需要整合,不是大家簡單地拼湊、連接。

從總的發展方向看,零售金融是未來必然趨勢,包括多層次分工、多層次聚合連接。在這個趨勢中怎么阻止新的風險,與現有政策相契合,也是未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拍拍貸創始人張?。簩π庞每瞻椎挠脩籼峁┓盏膬纱笸袋c及解決方案

張俊表示,拍拍貸更多是做傳統金融企業的補充、那些長期得不到金融機構服務的下沉人群。在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痛點:

一是這些下沉人群沒有任何的信用記錄,通過央行的征信系統查不到他們的信用歷史,基本上就是信用空白。他們跟金融機構唯一打過交道的就是用儲蓄卡,存錢、取錢,沒有信貸的發生。二是怎么樣通過不見面的方式來了解這些客戶?

面向銀行,拍拍貸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包括金融機構客戶獲客、定價等,都有相應的一整套方案:通過對用戶更清楚的了解,自動調整廣告投放策略,或者在風險環節希望引入更多數據變量的維度,提升風控的準確度和效率,以及貸后提升催收效率等環節,都有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平安銀行崔文靜:科技塑銀行,金融新零售

崔文靜表示,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遷,是基于對技術的應用,更基于對市場、對客戶的把握,才有大的零售業的發展。平安銀行從眾多實踐中,提煉出了未來新金融應該有的三大核心特征:以科技驅動;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和以線上線上融合。

對于想要深入了解新零售時代下客戶的金融新需求,需要打造出以客戶為中心的“三化”金融新零售模式,包含綜合化服務、場景化服務以及個性化服務。她表示,接下來平安銀行會從開放銀行、AI銀行兩個視角打造零售業務的發展。

最后崔文靜強調,開放銀行和智能化銀行是相輔相成的,做智能化銀行不能做封閉式發展,要做開放發展。能力的開放、平臺的開放,才能最后形成生態的開放。

智融集團副總裁亞單:如何破局科技賦能零售金融的下半場

亞單提到,金融科技下半場有三個趨勢:第一,用戶中心取代產品邏輯。過去做一款金融產品,我們想的是交易結構、利潤、風控、邏輯,然后才是金融產品的收益?,F在不同了,更多關注的是用戶的需求。

第二在新的趨勢下面,金融機構和科技機構之間合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科技機構建立深入合作;第三是數據技術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他提到,下半場真正能夠留下來的機構,一定擁有重要的技術壁壘,這個技術壁壘會影響整個業務生命周期。從獲客端是否有技術對用戶進行篩選,在風控中是否有技術對用戶進行評估,貸后流程中是否有更好的技術區分適配于不同用戶的貸后服務能力,這都是我們需要去拓展和突破的。

融360|簡普科技(NYSE:JT)副總裁王明成:面對機遇與挑戰,開放銀行的生態下的營銷與風控

王明成表示,開放銀行目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和潮流,目前產業生態面臨四大巨變:需求之變,渠道之變,競爭之變以及科技之變。同時,開放銀行也面臨很大的挑戰。開放銀行新形勢下,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營銷渠道的劇變;二是營銷和風控的隔離;三是復雜大數據處理。

對于這一系列挑戰,專業一站式風控服務平臺——天機風控一直在探索最佳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天機風控大腦能夠幫助銀行、消金等金融機構打破營銷和風控之間的隔離,實現真正的業務閉環。

新網銀行劉波:反欺詐是線上信貸的重中之重

劉波在演講開始介紹到,新網銀行的初心是想找一條所有銀行都可以效仿的路,打造一個沒有自己獨有生態的弱生態環境。新網銀行打造了一款全在線、全實時、全客群開放的銀行。

劉波指出,在線業務反欺詐是重中之重。反欺詐最難防的是黑產,需要通過使用定位、人臉的背景等相關專利技術進行識別。在調動銀行征信后,做反欺詐和信用風險兩項評估,在貸不貸、貸多少、貸多貴(利率)中最難評估的反欺詐風險。

京東數科金融數字化應用業務總經理程雁賓:零售銀行創新有5個關鍵點

程雁賓認為,零售銀行創新的關鍵點在于五個方面:場景接入、客戶體驗、風控、客戶運營、IT技術?;ヂ摼W公司最擅長客戶運營,但不見得很懂金融,所以將不懂的業務類型貢獻出來,做好技術方向、場景和業務方向,配合金融機構做好金融業務,這是京東數科給自己定的位置。

四份重磅報告發布

零壹財經也在會上重磅推出《智能、開放、下沉-中國零售金融趨勢2019》、《2009-2018年金融科技專利趨勢報告》、《中國數字金融反欺詐報告(2019)》、《全面智能:零壹金融科技兵器譜報告2019》四份報告。

《智能、開放、下沉-中國零售金融趨勢2019》從零售金融的商業模式、技術形態和用戶基礎等方面出發,分別梳理出開放、智能和下沉三個主要特征。開放不僅適用于銀行,尤其是強監管情況下的金融行業,持牌金融機構,尤其是用戶比較多、業務范圍比較廣、商業模式比較多元的金融機構。

《2009-2018年金融科技專利趨勢報告》則收集2009-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的數據,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在他那有登記的專利,我們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據零壹智庫統計,截止2018年,金融科技專利一共有9358條。

《中國數字金融反欺詐報告(2019)》基于樂信提供的監測的用戶畫像,總結四個特點:1、年輕男性更容易受騙;2、欺詐金額小但欺詐發頻率高;3、中東部地區受欺詐嚴重;4、欺詐時間主要是下午。

《全面智能:零壹金融科技兵器譜報告2019》是對過去幾個月金融科技行業觀察的總結,并做出三個趨勢判斷:1、產業數字化浪潮: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2、產業數字化進程圖譜:金融走在產業前沿。3、金融數字化浪潮:金融科技的機會。

大咖討論:“合作共贏”金融科技與銀行的共生策略

會議最后的環節為“合作共贏”金融科技與銀行的共生策略主題的圓桌論壇。貴州省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會長胡甲慶為該環節的主持嘉賓,億聯銀行行長助力兼CIO鄒幫山、廣元市貴商村鎮銀行董事長劉鉅野、睿智科技CRO蔣冬梅、行列秩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常智超、微神馬總裁助力兼未來事業部負責人馬天生參與圓桌討論。

鄒幫山認為,應該從如何支撐銀行的規模、質量包括銀行的安全及效率方面去提升金融科技的應用。未來幾年發展好的銀行,或者在信息科技建設方面較好的銀行都是在基礎數據治理版塊做得比較扎實的銀行。

劉鉅野表示,當前貴商村鎮銀行擁有地域限制,越界即被罰,目前對金融科技、零售金融作出較大突破的都是規模較大或者發展狀態較好的銀行,村鎮銀行遲遲未進入狀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問題:生存問題,思路及觀點問題;成本問題;監管問題。好的科技公司是要把企業、銀行本身的特點和優勢發掘出來。

蔣冬梅表示,對于剛剛步入零售領域或者準備加入零售領域的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很大的一個痛點是風控能力不足以支撐業務快速起步去發展。風控能力薄弱源于專業風險人才缺失、風控系統不健全、外部數據整合困難。她介紹了睿智科技的產品服務,一是高覆蓋率并經上百家金融機構驗證效果卓越、絕不涉及客戶隱私的大數據評分,幫助金融機構精準識別客戶、量化風險;

二是與FICO合作的全球范圍內最受認可的決策引擎,支持從貸前客戶準入、初始授信、精準定價、額度維護、催收策略等全流程風險策略的設計、策略部署、策略執行、策略迭代等,幫助金融機構實現風險決策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攜大數據評分和決策引擎,睿智科技有一支非常專業的團隊可以助力中小銀行搭建從獲客、審批、授信、數據挖掘、建模、到貸后清收的全流程風險體系,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

常智超表示,見過不少的案例也服務過金融公司之后,覺得服務的好壞決定公司的好壞。“我們感覺在執行層面遇到的能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我們碰到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就是銀行機構、資方對風險的抵觸情緒。”

常智超舉了與銀行零售端客戶合作中遇到的案例,在設計交易結構時,對方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有沒有征信、擔保及風險。這類情況下暫時還可以作業,但其他銀行或機構科技不斷累積的情況下,利潤會非常薄。

馬天生表示,劉鉅野所提到的4個問題是其面對客戶時經常講的問題,村鎮銀行受監管的制約,未來在線下或者當地的零售業務、銷售業務制約會越來越嚴重。微神馬通過用微商城的模式,幫助村鎮銀行和農商銀行在當地建立本土化的生態場景,把客戶和商戶連接起來。這個動作幫助銀行建立和本地商戶、客戶、企業連接的觸手,幫助以上三者直接拿到用戶數據,分析用戶。

胡甲慶總結,將來金融公司和銀行合作模式還是在專業分工基礎上,各自發揮作業優勢,且這種優勢是為生態而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大生態、微生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